2007年6月28日 星期四

Boulez 的馬勒最終章


終於要問世的Boulez 的馬勒系列最終章,與「新」夥伴Staatskapelle Berlin 合作的第八號交響曲,即將於十月份發片。此首曲子,已有Sinopoli, Bernstein, Mitropoulos, Solti 等名盤典範,就等這一套2cd 收入後,就可了無缺憾了。如果還有唯一的奢求的話,只有Abbado的最新現場了。

這個系列,隨緣的我尚未完全蒐齊,有耐心的人應可樂觀期待Boulez Mahler box set的出現。以最近的「復活」的成績來看,這塊最後puzzle piece,應該在錄音的發燒度與音樂的完成度,都能讓樂迷滿意才是。

捨棄柏林或維也納愛樂,不知是否有預算上的考量。以他和Barenboim的情誼,以及共用這個樂團多年的默契,並不盡然是折衷式的決定。其實 DVD 版2005年三月的「復活」(Euroarts 2054418) ,就是與這個歷史悠久的老樂團合作的現場錄影。

Staatskapelle Berlin 這個ensemble 整齊俐落的「險棋」,說不定更能避免「千人」好大的pompousness,以及捕捉到近期Boulez 結合通透結構與人味美學的特長。

2007年6月26日 星期二

Waylon Jennings 與鄉村樂的高峰

如果光看本部落格的entries 數量來判定,可能會誤以為Mingus專注於古典音樂,其他藍調、鄉村、世界音樂,都只是配菜。現實裏,我對country, blues 等類的musical diet 的需求量,其實也算大,只是相較之下較難落為文字罷了。

除去Faith Hill, Garth Brook 或LeAnn Rimes偏pop不算,國內聽鄉村的人應算美國音樂fans的少數,年齡層似乎也偏高。要不然就多在Kenny Rogers, Dolly Parton, Willie Nelson, Johnny Cash 等老鄉村歌手名單之內打轉。

如果希望一塊入門磚,要找質感高一點的,南方味道更濃的,該從何聽起呢? 我會推薦這張中價位 2 LP on one CD 的好碟。

1974年此時間點的Waylon Jennings,終於脫離RCA Nashville 這隻制式「灌香腸」的巨獸擺佈,一年中發了這兩張黑膠專輯:"Lonesome, On'ry & Mean" 與 "Honky Tonk Heroes"。Jennings的首度獨立之聲,是他的音樂巔峰的見證,自己彈的吉他多了些,樂手默契與solo的質更為精粹,編曲也以可以漂泊玩出自己流浪散漫特色為主。

相對於這時的遊唱rebel 的自信與強勢,80年代之後,Waylon 的創作力與搭配的樂手就參差不齊了。Johnny Cash 雖有點類似outlaw的形象,但70中期Jennings 有如Dylan 般不完美的聲音穿透力特質,襯上更土味質樸的編曲,更徹底整現 honky tonk 的反英雄形象,也更適合 white trash 這個階層的流離困窘。

"Honky Tonk Heroes"這張專輯,Billy Joe Shaver 包辦了多數的歌曲創作,讓這張專輯的清澈新意有難得的自然天成。樂器solo 與相互amplify 的味道,甚至呼應了種族界線另一端的藍調。

最好的藍調與鄉村音樂,都超越了單純的「悲情」場域,忠直反映了underprevileged 的人們的無奈天問,與生命自身的強韌。

下圖為兩張專輯original cover art ,也是我對這張合輯唯一不滿的地方,與音樂相稱的封面,應該更完整地大幅呈現。



2007年6月22日 星期五

Learn from the past, enjoy the present, work for the future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小提琴家Huberman 說的。


現實上,在past, present, future 三個區塊取得平衡的人,應該不是很多,常常突顯了其他區塊的缺憾或不足。有人往事丟不掉,有人當下過不去,有人未來沒有夢。有人好提當年勇,好誇現時威風,好炫燿遠景的一片大好。不平衡,固然是尼采提的 "all too human" 的一件事。

黑膠碟、雷射碟、電腦硬碟,好像是音樂訊源當中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Huberman的話好像亦可套用在這裡,我從黑膠中學習類比的溫厚味道,享受當下最資源豐富齊全的數位唱碟,未來準備用電腦訊源無線無味無實體地,播放無盡的musical bits。

我的音樂輪迴裏,今生還是比例最重的。我喜歡CD相較於黑膠的便利,不用費心打理,也偏好它比電腦中虛無飄渺的bits多了一點實存感。 不必過調整,也不用仰賴已過度依存的電腦,這很對我的盤。

我想,十年後,當音樂多數過度成為download或copy下來的數位訊號時,會不會如近幾年的黑膠一樣,也有個懷舊的「實體 CD 復興」?

2007年6月20日 星期三

Mingus的音響亂壇(之四):dosage

Dosage 是什麼,劑量,用藥量是也。聽音樂音響,視情況而定,注意服用劑量。量有限制,素材的特質才得以顯現。

布丁、巧克力之類的甜點,沒有人一下吃下十幾份。有所節制,美味才不會貶值,也才對得起作東西的師父。

話說某日下午,聽著黑人鄉村歌手 Charlie Pride 的精選輯。經過多首之後,不單是食不知味,而是已有反胃的感覺。這位平日催起南方鄉愁的deep baritone 歌手,為何引起相反的情緒?

不禁懷念起,早期單面只有四五首歌的黑膠唱片, 了解到那或許才是恰到好處的dosage。超過某個限度,"overdose" 後,你的感官與靈魂,就會起毒性反應。再好的良藥或美味,都變成你身體的負擔。

下次,可做做「細嚼慢嚥」的實驗,把 Chopin 或 Rachmaninov 的前奏曲(Muddy Water的Chess 精選亦可)取出,用隨機播放功能,入神聽個三四首,暫且停住。比起聽到後頭,全都變成 tasteless的背景音樂,是不是更可以專心品嚐到曲子個別的濃郁滋味? 會比一次把Argerich, Arrau, Pollini 全曲版,輪流來個囫圇吞棗式的版本比較來得深刻。

我的意思,不是要把這個原則無限上綱。聽大部頭的馬勒或梅湘,或是在Grand Ole Opry 現場聽鄉村歌手大車拼,你大概不希望音樂有停下來的時候。

輕薄短小,不盡然是負面的壞事。Again, less is more sometimes。

2007年6月19日 星期二

Sofronitsky 靈光再現

1951年的Moscow Conservatoire 錄音,幾乎是瀕臨「無法接受邊緣」的水準,高頻也一塌糊塗, 再差一點,僅有的靈光就要完全散失了。

衝著Schumann的作品17幻想曲(Fantasie)冒險買下。單就此曲而言,受蹩腳的錄音影響不小,只足夠讓我們從一道小窗口隙縫窺得無韻腳的詩的一部分。比Scriabin更迷離的Schumann特質,很難找到拗仿者。不喜歡這「化骨綿掌」的人一定大有人在。這樣的恍惚與「任性」,與Ashkenazy的同曲中的sobriety 恰好是兩個極端的對照組。

Rachmaninov的兩首「音樂瞬間」,分別捕捉到屬於夜晚的淨空及不安的預感。Scriabin 的四號奏鳴曲,是這場音樂會的一大高潮,尤其是慢板的左右手各自敞開的世界的交錯與撞擊,已經很難再聽到如此「神、韻」並重的Scriabin了。Chopin的op. 41-1 Mazurka 時而靜思, 時而火花四射。

之前談過的音量藝術,可從難搞的本片開始演練,如何盡可能重現Sofronitsky的靈光,要靠點工夫與細心了。

要讓難入耳的聲音變的可以接受,挽救這場獨奏會的精髓,需要你不少的耐心。

仔細想想, Mingus還真是惡魔, 勸敗不打緊, 還要人把這麼「不美聲」的東西硬生生吞下去。

2007年6月18日 星期一

McLean 的新舊聖經


多年前因緣際會去造訪康州 Hartford 音樂學院時,雖然已聽過Jackie McLean的鼎鼎大名,當時僅是把他當作Charlie Parker 及John Coltrane的代替mirror image,沒能多參觀他老人家所主持的Jazz 音樂系。

最近剛出的Blue Note RVG系列,屬這張最為期待,畢竟是自稱新舊聖經的大作。前陣子收了不少日版的Blue Note McLean,也獨缺這一門話題的名演。

話題之重心之一,在於自由爵士的 alto sax 悍將Ornette Coleman ,在這張專輯裏,居然「權充」起trumpeter的角色。不和 McLean 搶alto 的鋒頭的結果如何? 想看至尊對決好戲的人,或許要失望。以音樂所畫出的濃粗不一線條而言,Coleman 表面低調卻蠻鑽的trumpet, 刺激了Mclean的表現力。當「襯底」的樂手,是自己手上管子的高手時,感受出招的壓力,讓敏銳的 musical consciousness想休息一刻都難。

全片只有三軌,後兩首為Coleman的創作。McLean作曲的第一首" Lifeline"以組曲的形式,嘗試了人的生死間年齡各階段的各個range, 為這專輯中最抽象也最具眾聲喧嘩特質的代表作。"Old Gospel "的「舊」福音味道強烈,rhythm section 也帶出了南方因子活靈活現的搖曳頓足,有引人隨之起舞的衝動。

"Strange as it seems" ,就像標題所指出的一樣古怪, McLean是長句詠嘆的感覺,Coleman 則是連珠炮式地顫音不斷,之後Mclean solo 進入深層藍調的迴旋 meandering,Coleman 再將樂句極度分解,節奏也不按牌理地斷裂。

巧的是,聽到這裡,外頭傳來端午廟會遊行的嗩吶加入。就像某些現代樂曲中,兩個小ensemble,以自由形式互相競奏堆砌的音牆,各自「不謀而合」的和諧 。

2007年6月10日 星期日

Klemperer 與他的"Civil" partner




Klemperer 的Mozart 法國號協奏曲? 說實在的, 本來是有許多保留的。怕它過慢, 哲思厚重, 又死氣沉沉。

況且, Dennis Brain 與Karajan 的「巨大陰影」還是太深, 不覺得EMI 想用來代替的Klemperer/Civil的 Stereo版能佔到什麼便宜。

實際聆聽的時候, 第一, 沒有想像的慢, 尤其在快板該流動的段落, 朝氣篷勃。Rondo的地方結尾前還會突然加速, 翩翩起舞。第二, 慢板雖然傾向於沉思式(meditative) 的味道, 但不至於混濁晦暗。 好的Stereo錄音的優勢, 配上Klemperer一清二楚的聲部處理與得宜的rubato, 彰顯了整個管弦樂的色彩與波濤中的樂念起伏, 再加上Testament 極為挑剔的轉錄, 讓我們直接看到Mozart 在這些聽似平淡的曲子, 所鋪陳的細膩肌理。

最獨特的一點在於, 雖然Mozart 四首法國號協奏曲時期的間隔不算久(1783-87), Klemperer 讓越後面的作品越顯世故完熟, 樂念越發豐富精煉, 具有Mozart 最好的交響曲同等的藝術完整度。這是不曾在其他版本中所出現過的特異功能。

最後, Klemperer 應該很難找到 Alan Civil 這麼志同道合的夥伴了, 好像有一起呼吸著的幻覺。Brain 的天生麗質, 天衣無縫固然是一種典範, Civil 則加上了同樣自然的sophistication與"civility"。如果Brain 所歌頌的是 song of innocence, Civil 的話就是song of experience。 這兩個版本, 可說是Mozart 法國號協奏曲全集現代樂器版的雙璧。

補曲裡的仲夏夜之夢的「夜曲」, 簡直就是Goethe 與Kant 的哲學與詩的森林, 難怪卡佬一直想挖角 Civil 過去柏林愛樂。Brain與Civil 不愧為愛樂管絃樂團黃金之聲的最佳基石。

2007年6月9日 星期六

Ashkenazy 封琴有感

ashprok















之前曾經試著,替在台灣樂迷之間不怎麼受青睞的Barenboim 與Brendel 力挽狂瀾,今天要平反的是Ashkenazy。前兩位鋼琴家的現場獨奏,有幸得以聽過幾場,但還沒機會聽Ashkenazy 之前,已在最新一期的Musik上,得知他或許會就此封琴的消息。只能期望,他至少不要放棄未來studio 的錄音計畫。

常會聽到有人興奮地宣告收了多少Richter的錄音,卻沒有聽過有人誇耀自己拼命收集Ashkenazy。

多數樂迷至少有他的Rachmaninov 協奏曲,與一些Chopin 點綴著唱片架。但面對版本的首選,通常不會第一個想到他。或許是他「音樂公務員」的中規中矩形象,也可能是他的低調健康,少了點可神話的 charisma。更重要的是,在所謂俄國學派當中,他負擔著曲目過廣的原罪,不特別超技(Gavrilov, Pletnev ),也不夠怪綺 (Bunin, Sokolov), 找不到一個強烈的市場定位(niche)。

我要說的,或許直接且 provocative。個人認為,他在60 年代末、三十歲之前的鋼琴錄音,都有收藏的價值。

他的琴音魅力不在於官能美,驚心動魄的敲鍵,或是德奧大師的「言以載道」。取而代之的是,細膩整體的建築感,在一個專注的軌道上,誠懇不濫情的豐沛情緒光譜。趁著前陣子的特價,收了不少Decca Legends或Double Decca的Askenazy 錄音。以下是我個人覺得最值得收入的 discography:

Prokofiev: Sonata no. 7 & 8 ect.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2&3
Tchaikovsky & Schumann: Piano concertos
Schumann: Piano Works (2cds)
Chopin: Etudes ( 蘇聯時期, 曾有韓國版和Melodiya/BMG國際版)

如果有疑慮的話,可以去聽聽Prokofiev 那一片所附的"Romeo and Juliet before Parting",或Liszt的即興曲。仔細聽,你一定會被那有如最好的Rachmaninov詮釋中所具有的,dignified nostalgia與誠實感動,久久不能自抑。

Youtube上有他的interview,可看到他對訪談這件事本身的不自在,但其中解說Schumann交響協奏曲中屬於「交響樂」與「鋼琴式」風格的交雜,以及Schumann 對奏鳴曲式的焦慮、對短篇幻想形式的擅長,可以看出他的音樂神經的直覺敏銳。

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Mingus的音響亂壇(之三):Controversy is good

















以前南方音響黃先生問我如何描述自己這個blog,我說「以音樂為主 ,類型年代國別不拘,偏愛非主流中的主流,主流中的非主流」。在自己的地盤,我可以單純談一張唱片,也可以暢所欲言地聊「目睹之怪現象」。

我不喜歡主流以majority的態勢壓制非主流,也不能接受非主流自認主流一定低俗,只有minority 高尚藝術。唯有流動於相異的positions 來觀照,音樂的階級性與種種「真理」才有可能被鬆動。音響與音樂,是一個充滿迷思的圈子。所以,有良性爭議是好的、健康的。也歡迎看倌們來撼動我的迷思與偏見。

今天來聊,聽音樂的「場所」(space) 及「位置」(listening position)。

聽音樂最好不就是在音響空間,或書房或臥房的「皇帝位」(sweet spot) 嗎?

多年前,幫一位波蘭藉老師搬家的時候,她的書可以輕易填滿一個客廳。但她聽音樂的時候,只有年事已高的一台Aiwa 破床頭音響。「你不覺得, 聽音樂最好聽的地方, 是在另一個房間?」她悠悠不經意地迸出這句珍貴的「靈言」。長年以來,她一直把音樂的播放刻意留在客廳,自己窩在隔壁的書房,恣意享用各式各樣的音樂饗宴。

在之後的日子裡, 我不斷思索這句話。

另外一個空間或位置,似乎開啟了一個潘朵拉的盒子。

我試著這樣去聽音樂的時候,第一、聲音的直接與粗燥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妙熟成的融合。第二、弔詭的是,音樂的情報量雖變少了,但音樂最直入人心的地方,湧現不絕。Less is more。這好像跟Gould 所說的「和著吸塵器的噪音聽音樂, 可聽到最靈光一現的地方」這件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我的意思不是一定得「另一個房間」不可,也不代表不喜歡在皇帝位上聽音樂,但是你可以不斷嘗試不同場所與位置的可能。

我不能忘記在廁所裏,隔了好遠所聽到的Mitropolous 的馬勒第八,朋友家中最爛位置聽到的黑膠Charlie Parker, 或是 一次在傾盆大雨中的捷運站內,在MP3上聽到美空雲雀的「川流不息」的靈魂震撼。也不能忘記在南方小鎮,透過失真極為嚴重的PR系統,夾帶花生殼味道與閒雜人等杯盤雜音下,honky tonky 的鄉村音樂。

旅行中,單車上,點點又點點,不斷迎面襲來音樂風景為布幕的的你/妳,有什麼樣的音樂在你的腦子? 不同空間,又重激起怎樣的感受?

2007年6月6日 星期三

Mingus的音響亂壇(之二):甜蜜的負荷

















本來想把副標題定為「從陳綺貞談起」。話說前幾天前,在餐廳吃飯時,PR系統傳來陳綺貞的歌,心中不覺升起一股厭惡感。之前就對她的歌聲與音樂十分感冒,只是一直說不上來是什麼理由。

我無意得罪她的粉絲,只是要藉此機會來談談台灣音響界的另一個迷思:「甜」。

當天上了電車,思緒沉澱下來後,突然了解到為何她的歌聲和style 會那麼讓我不舒服 (get on my nerve)。對,就在那個「甜」字,讓許多男人的莫名的迷戀。ㄧ直不能領會她那種「都會小中產的清新與拘謹魅力」, 對我而言,她唱所有的歌的味道都只是那個調調,只會讓人覺得「膩」。這也是我對於許多大陸女歌手的發燒片,敬而遠之的原因。

音響亦如是。在台灣,以男性為主的音響社群,好像特別過度強調一個弔詭式的組合: 陰性的「甜」與陽性的「厚」。

我並不認為這兩個標準一定不好或不對。只是,這不應該是一個永恆不變的「音響真理」,我們應有其他alternatives 的思考空間。這個經過大量渲染與傳播的迷思的惡果在於,過度的強調這兩個「原則」, 使得真正的音樂再現失去平衡,且扭曲變形。

「甜」,是很討好的東西,但它可能嚴重compromise 中高頻的細節及諸多色彩。「厚」,是很能刺激腎上腺流動的東西,但矯枉過正的話,「虛胖」會影響速度感,也模糊了中低音域的層次,以及個別樂器音色差異與表現。

音樂本身充滿種種可能,不單僅僅是愉悅與刺激的。它有時應當刺耳,有時官能,有時撼動你的痛苦,有時逼迫你正視最核心的問題。

許多男人的弱點或許在於,他們從音樂音響當中想得到的,不是音樂本身,而是瑕想式的溫香軟玉,一種被取悅、撒嬌的「大腿枕」感覺。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