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8日 星期五
Mingus的音響亂壇(之三):Controversy is good
以前南方音響黃先生問我如何描述自己這個blog,我說「以音樂為主 ,類型年代國別不拘,偏愛非主流中的主流,主流中的非主流」。在自己的地盤,我可以單純談一張唱片,也可以暢所欲言地聊「目睹之怪現象」。
我不喜歡主流以majority的態勢壓制非主流,也不能接受非主流自認主流一定低俗,只有minority 高尚藝術。唯有流動於相異的positions 來觀照,音樂的階級性與種種「真理」才有可能被鬆動。音響與音樂,是一個充滿迷思的圈子。所以,有良性爭議是好的、健康的。也歡迎看倌們來撼動我的迷思與偏見。
今天來聊,聽音樂的「場所」(space) 及「位置」(listening position)。
聽音樂最好不就是在音響空間,或書房或臥房的「皇帝位」(sweet spot) 嗎?
多年前,幫一位波蘭藉老師搬家的時候,她的書可以輕易填滿一個客廳。但她聽音樂的時候,只有年事已高的一台Aiwa 破床頭音響。「你不覺得, 聽音樂最好聽的地方, 是在另一個房間?」她悠悠不經意地迸出這句珍貴的「靈言」。長年以來,她一直把音樂的播放刻意留在客廳,自己窩在隔壁的書房,恣意享用各式各樣的音樂饗宴。
在之後的日子裡, 我不斷思索這句話。
另外一個空間或位置,似乎開啟了一個潘朵拉的盒子。
我試著這樣去聽音樂的時候,第一、聲音的直接與粗燥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妙熟成的融合。第二、弔詭的是,音樂的情報量雖變少了,但音樂最直入人心的地方,湧現不絕。Less is more。這好像跟Gould 所說的「和著吸塵器的噪音聽音樂, 可聽到最靈光一現的地方」這件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不,我的意思不是一定得「另一個房間」不可,也不代表不喜歡在皇帝位上聽音樂,但是你可以不斷嘗試不同場所與位置的可能。
我不能忘記在廁所裏,隔了好遠所聽到的Mitropolous 的馬勒第八,朋友家中最爛位置聽到的黑膠Charlie Parker, 或是 一次在傾盆大雨中的捷運站內,在MP3上聽到美空雲雀的「川流不息」的靈魂震撼。也不能忘記在南方小鎮,透過失真極為嚴重的PR系統,夾帶花生殼味道與閒雜人等杯盤雜音下,honky tonky 的鄉村音樂。
旅行中,單車上,點點又點點,不斷迎面襲來音樂風景為布幕的的你/妳,有什麼樣的音樂在你的腦子? 不同空間,又重激起怎樣的感受?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是啊, 音樂的感動, 有時是單獨而純粹存在, 有時, 跟生活, 心境相呼應.
回覆刪除以前在校園, 曾在陰雨綿綿中獨自撐傘走在無人校園裡, John Lennon 那首 imagine 從耳機傳來, 感動至今難忘.
難忘的是那時音樂 ? 那時心情 ? 那時人生 ? 再也分不出什麼跟什麼.
音樂會和空間產生共鳴形成另一種聲音,也許還會比音箱發出的更悅耳也不一定.我事情多通常無法乖乖地坐在皇帝位上,只得到處遊走到處聽.
回覆刪除不過現在聽LP反而有些困擾,要不時注意曲目是否要結束了.
To 大羅:
回覆刪除聽 John Lennon 的 Imagine 最特殊的場合, 是老婆大腹便便的時候, 本來是要聽同一張cd的"Women", 或"Beautiful boy"的。
但轉到Imagine的那一瞬間, 兩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To JR:
這也是當時聽LP時最困擾的一件事, 總會精神緊張, 怕那唱針一到盡頭就要跟唱片過不去嘰嘎作響。還有幾次聽到睡著, 讓它吱吱輾轉到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