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eldec, Finlandia,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and Apex等廠牌) 可能縮編這件事,先是在Gramophone 被披露。古典部的運作,預計會收至旗下的Rhino部門。
重組後的華納,可能對古典部只有流行樂部門收益的2% 這件事極為在意。據Wes Phillips 的內部消息指出,尤其在與AOL合併之後,重新編組裁員時,把一些唱片公司背景的人裡頭, 了解在乎音樂或古典樂的人也從決策部門裁掉。
另外一個消息來源也指出,這十年來,華納古典其實曾推出了許多佳作,包括Ligeti 系列,和Pierre-Laurent Aimard 的Beethoven 協奏曲全集等等,這些製作都需要大廠牌的奧援,獨立廠牌是很難做得到的。
Wes 還引用Lebrecht 所談過的:「古典樂曾經是這些企業的主要資源。The Beatles 如果沒有Abbey Road 在交響樂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可能無法製造出他們獨特的精緻流行之聲。其他的後起之秀也從Bach, Beethoven, and Brahms的嚴峻規律和數學般邏輯裏,受到諸多的洗禮。」
如果在華納古典收攤後,只會剩下 EMI, Sony-BMG, and Deutsche Grammophon/Decca 三大廠牌,而營業額可能超過這三大的 Naxos 只被認為是獨立廠牌。Wes Phillips 認為,傳統大型唱片行(old deep-catalog brick-and-mortar retail store)這個通路的崩解,對古典樂的殺傷力,遠超過流行樂或爵士樂。他以 iTunes or Amazon 為例,要找到某些古典曲目的特定版本,在meta-data 上隨意搜尋,可說是像玩俄羅斯輪盤一樣碰運氣,難上加難。
最後,他補上一個難解的弔詭。現在「消費」古典音樂的場所,好像多是在音樂廳之類的表演地; 但是,如果觀眾本來就不從唱片上聽古典樂,又怎麼會有意願上音樂廳 ? 他預言古典唱片市場的萎縮甚至消失不見。
愛樂的你/妳,又是怎麼看待這個雞生蛋, 蛋生雞的問題呢? 從台灣實體唱片行在財團的併購下,質與量的猝減,這個可怕的distopia 會不會真正來到呢?
(圖為質量均優的Ligeti Project 第一集的cd 封面。)
2006年8月28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感覺上古典音樂除了大師逐漸淍零外,連聽眾人口都在下降當中。
回覆刪除功利取向的社會或許無法容忍較慢的復古腳步,
近年我發現連DG發的唱片都變少了,
而且為了中國市場,郎朗、李雲迪都成了主角。
且不論他們到底彈的怎麼樣,
但為了銷售量而這麼作,我感到相當的悲哀。
也可能唱片的減少是名家不願錄音,
從我研究所畢業(1999)時Zimerman的蕭邦鋼琴協奏曲到今年,
Zimerman一共才只有一張現代音樂以及Rachmaninov 1.2號,
以及巴爾托克、布拉姆斯鋼琴協奏曲共四張,平均一年半才有一張。
以前我很愛買的皮耶絲,不知多久沒錄音了等等,
我也懷疑假以時日,這個惡性循環會造成古典音樂消失…
Pollini 兄所言甚是, 這種「中國市場保障名額」,讓郎朗、李雲迪都成了主角。
回覆刪除我沒有看輕亞裔演奏家的意味, 只是Yo-Yo Ma 的過度sentimentalization, 真的比不上Fournier, Starker, Piatigorsky這一級的前輩。
在大廠budget緊縮,主管換人後, 一個Mutter 或跨界的俊男美少女可能就擠掉Pires, Dumay, Schiff的合約或唱片預算。
君不見, 連美國五大樂團都沒有特定廠牌的支撐, 又有多少像 Mullova, Roge 這些人都跑到小廠, 能見度也逐漸消失?
Yo-Yo Ma 早就改走 contemporary 路線, 所以根本不應拿他跟前輩相比.
回覆刪除事實上, Yo-Yo Ma 亦因為轉型成功, 才能在 Sony 留有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