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前面所說過的,德國大部分的音樂家紀念館,設立於出生地。Leipzig,不單是Schumann 棄法律就音樂、拜入 Friedrich Wieck 門下的城市。Leipzig 的 Schumann Haus 的特別意義在於,Schumann 夫婦在此地居住之時間點:新婚的前四年,可能是兩人最為親密幸福的四年。其間所創作的多數曲子充滿著陽光與活力:第一號交響曲,著名的 a minor 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包括《詩人之戀》在內的140 首左右的藝術歌曲、弦樂四重奏、鋼琴五重奏,以及神劇《培利與仙子》等。也是在此處,Schumann 為《新音樂雜誌》(Neue Zeitschrift für Musik) 構思出產了許多重要的樂評。
比起 Mendelssohn Haus 規模小了許多的這個紀念館,翻修落成於1999 年,占據此建築的二樓。樓下與樓上的一部分,現在已經是一間藝術導向,以克拉拉命名的微型小學(Die Freie Grundschule "Clara Schumann") 。在館內走動,不時可聞庭院外兒童的嘻笑聲,館內一部分也貼著小孩們的繪畫創作。事實上,這裡是幽靜的住宅區。對我而言,更洋溢著「而無車馬喧」寧靜的感覺,也是此行中最沒有觀光客味道的一個音樂紀念館。
他談到經費的不足,與整修時所費的心力。他邊指著牆壁上的一角,要我仔細觀看刻意留下的、舊紋樣與新紋樣的交疊之處。實看幾乎看不出痕跡的新舊交織,可以了解修繕時為了找到顏色一致的顏料,與重現古樣式patterns 的背後,花費了多少的苦心。
我決定在館內不拍照片,以免破壞了難得的平和。如同 Mendelssohn Haus,二樓中間是小型音樂演奏的沙龍,取名為 Schumann-Saal ,置放了一台Clara 彈過、由她叔父所監製的Wieck 鋼琴。居住此地這段期間內,藉著Leipzig 音樂活動的興盛,Schumann 夫婦在此沙龍裡舉辦過無數的音樂會,Liszt, Mendelssohn, Berlioz, Wagner 都曾是此處的座上貴賓,甚至也接待過童話作家 Hans Christian Andersen。
館員還對預算不足,沒辦法收到已經是天價的一些手稿、當代物件史料的事,深感惋惜。總之,Leipzig 的銀行、有心企業、善心人士等也還在盡力收集中。Schumann 書房的整治工作,也趕在明年冥誕 200周年之前看到成果。( 書房與新的展項,已於今年 9 月 12日, 亦即 Schumann 夫婦的結婚紀念日開放。)
臨走之前,買了一張 Clara、一張Schumann 年輕時期的明信片 (而不是最常見的兩人琴瑟和諧的合照),還加上1996年於舊市政廳 (Alten Rathaus, Leipzig) 舉行、為了舒曼紀念館募款獨奏會CD ( Elfrun Gabriel 彈奏Schumann 與Chopin )。
逛過了兩個紀念館的此時,我已經累壞了,走出館外看到一家 super bargain mart (名字可惜忘了),我買了超便宜的1 歐元礦泉水(不要懷疑, 罐裝水通常要價3 歐元左右)與一點水果,便坐將下來,補充些水分與養分,順便觀察德國家庭如何悠閒度過周末午後。
充足電力之後,我繼續往 Grassi 樂器博物館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