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不是我說的,是小提琴家Huberman 說的。
現實上,在past, present, future 三個區塊取得平衡的人,應該不是很多,常常突顯了其他區塊的缺憾或不足。有人往事丟不掉,有人當下過不去,有人未來沒有夢。有人好提當年勇,好誇現時威風,好炫燿遠景的一片大好。不平衡,固然是尼采提的 "all too human" 的一件事。
黑膠碟、雷射碟、電腦硬碟,好像是音樂訊源當中的前世、今生、與來世 。Huberman的話好像亦可套用在這裡,我從黑膠中學習類比的溫厚味道,享受當下最資源豐富齊全的數位唱碟,未來準備用電腦訊源無線無味無實體地,播放無盡的musical bits。
我的音樂輪迴裏,今生還是比例最重的。我喜歡CD相較於黑膠的便利,不用費心打理,也偏好它比電腦中虛無飄渺的bits多了一點實存感。 不必過調整,也不用仰賴已過度依存的電腦,這很對我的盤。
我想,十年後,當音樂多數過度成為download或copy下來的數位訊號時,會不會如近幾年的黑膠一樣,也有個懷舊的「實體 CD 復興」?
未來尚未來,別管啥無限傳輸了,先買我線再說!用過之後你會發現,當代音響器材的設計提升之路還有一大段要走,直接跳關到電腦、無線等等是很荒謬的一件事,而這也間接證明,現在在搞數位領域的人們,幾乎大部分都忽略了,從當下要前進到未來的基礎,是建立在過去的經驗上。
回覆刪除事實上, 上面的文是有點簡化的, 過去, 也可能產生未來的無窮因子, 現在, 也有可能是隨時消失被覆蓋過的過去。
回覆刪除拿你的線來試試吧, Lapi。在無線諸法皆空之前, 我想要享受最後精工打造的奢華。
lapi,
回覆刪除電腦化, 換的只是數位訊號線前面的東西, DAC 以後一切照常啦.
Mingus,
以後要 CD 復興可能有些難, 如果那些 CD 年久不能聽了, 還復興什麼 ? 以後可能會是用電腦聽音樂, 然後, 也留著可觸摸的 LP , 品味那老 LP 的味道.
CD的cover art 與版本的差異, CD only 罕見音樂等, 都會讓這媒介有復興的機會。自我推想, 多數CD應該會比我活久一點...
回覆刪除年久不能聽, 對我們這些collectors 倒是有些恐怖, 碟狂的我會用harddrive 和cd-R 繼續借屍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