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31日 星期四
未發片之漫長等待
1. 第一張是等了半年以上的Harmonia Mundi 廠的CPE Bach 協奏曲Wq 43,是我非常喜歡的Andreas Staier 繼兩張舒曼之後的最新錄音。在DHM 時期,Staier 曾經灌過4 張CPE Bach,睽違了十多年,這次他力邀發行CPE Bach 的教父Telemann 《食卓音樂》剛不久的樂團 Freiburger Barockorchester,來協助伴奏的部份,攜手演出CPE 在漢堡時期的一套六首圓熟之作。
同樣是CPE的新片,網上聽過Mork 在Virgin 那張cello concerti 新片的節選,一點都沒讓我提起想買的興趣。
2. 第二張是Brilliant 廠 Soler 鍵盤樂全集的第四彈,特別想收的原因是,曲目開始進入1760年之後的作品,作曲家擺脫了Scarlatti 單樂章奏鳴曲形式,與Haydn 與 Boccherini 四樂章主義看齊。
樂器使用上,Pieter-Jan Belder 自此專輯起,不用大鍵琴,改採符合樂曲表現需要的古鋼琴(forte-piano)。Soler 的鍵盤樂,從管風琴、大鍵琴乃至現代鋼琴都聽過,尚無法想像古鋼琴會吐出怎樣的馨香花朵。
3. 再來是同廠的 Michael Borgstede 彈的Forqueray 鍵盤樂,副標題應該可叫做「老爸不是人」。
做父親的 Antoine Forqueray 居然因為嫉妒同為作曲家兒子 Jean- Baptiste (1699-1782) 的才氣,羅織罪名將年紀輕輕的兒子送入大牢,且曾經將他放逐到境外多年,直到1726年才被除罪赦免,重見天日。這些曲子是兒子Jean- Baptiste改編自viol 作品的鍵盤作,他自己是gamba 琴高手,與同時代宮廷內的Marais 齊名,二度婚的妻子Dubois又是出色的大鍵琴家,毫不忌諱內舉避親,同套曲目兩種版本同時發行。
咦,「慶功版、特別精裝版」一片多發這一招商業技倆,華語唱片也很會。
4. 最後一張"Venezia",顧名思義聚焦於威尼斯音樂的藝術,收集了當時17世紀後期、後Vivaldi 時期當地樂壇三巨頭,Rosenmüller, Legenzi, Stradella 的小提琴加上聲部合奏的「奏鳴曲」。
特別吊人胃口的,是最近特別在追的Rosenmueller 的七首小而美的奏鳴曲。加上之前只收過Capriccio 廠唱片的 Legrenzi,還有好一陣子不見蹤跡的Kraemer與Rare Fruits Council 樂團,非常想知曉與Capriccio 義大利團的差異在哪。雖然法廠Ambronay 實在洛陽紙貴,手上幾張在錄音與製作都讓人大呼值得。
2011年3月26日 星期六
與oud 琴思考的下午
音樂有多種用途,其中一項,是讓人可以在其中思考,而非被聲浪(waves of sound) 所淹沒。當音樂越單純與質樸,其提供的「背景」與氛圍 (ambiance)就越適合思考。
我宅故我樂的情境下,大部分的音樂,讓你躲避自己,躲避行動。(或許,大部分人必須無奈地、甚至大量地娛樂自己,才能繼續面對世界的冷酷與現實。)
換句話說,大編制的(管弦)音樂席捲包覆你,你是被爽的、被捲走的(being swept away)。You're overwhelmed and underwhelmed at the same time。在單純的、冥思的音樂裏,你才有擠出自己空間「容身之處」的自主機會。
從下圖那張西班牙Al-Andalus 的中東樂器管弦樂團 Ensemble Al-Ala de Marrakech,換到上圖這張(被現代的埃及與蘇丹兩國所分割)努比亞文化區 oud 琴彈奏與吟唱的專輯之時,好像可以浮出水面,呼吸到屬於自己的空氣。
我可以脫離被壓制的被動局面,從振動的泡泡氧氣裏,得到迴異的養分。
下一步該如何走、明天該如何繼續、該如何調整自己的呼吸,我沒有清楚的答案。
無論聽到的 oud 或是lute,小提琴或是土耳其風 keman,是人聲 vocal cord 的喉震,是tam tam 作響、錯綜規律的 tar 鼓,讓事物的輪廓漸明,問題點更浮凸清晰,讓我無處可藏。
唯有面對。
2011年3月24日 星期四
柔音提琴?摩爾人的提琴?
Viola d'amore,通常翻成柔音中提琴。在一些音樂學研究說法裏,其實是自「摩爾人的提琴」(Viola da More,亦即 viol of the Moor) 演變而來。而此樂器是在摩爾人(黑皮膚的回教徒)入侵西班牙數百年間,隨之傳入歐洲,viola d'amore 響孔(soundhole) 的形狀,經常是伊斯蘭教的「火焰之劍」(亦即阿拉) 圖形。
聽Berlin Classics 這張Vivaldi viola d'amore 協奏曲 Academia Montis Regalis版,深覺柔音中提琴的異族污染說,非常有說服力。其中,特別是 RV 392與540的裝飾奏部份,揮灑著中東的異國情調。
只可惜,舊樣式的傳統演奏(如 I Musici 的演奏),絲毫感覺不到這樣的波斯異國風味。Academia Montis Regalis版,在RV 540 的雙協奏曲裏,lute竟帶著烏德琴的感覺,連伴奏樂團都儼然化身為土耳其的宮廷樂團。
至於此樂器特有的共振弦(sympathetic strings) 與呢喃鼻音,類似的中東樂器在數量與種類不少,尤其是 kamancheh (Kamancha) 、gheychak 等家族的擦弦樂器(請參見上圖,可惜一時找不到有共振弦樂器的圖)。這更進一步支持了viola d'amore 中東起源論的說法。
其實,16世紀起,斯堪地那維亞的民俗 fiddle 樂器 hardangerfele ,也有此般的共振弦設計,有興趣的人,可進一步比較挪威二十世紀作曲家Tveitt 的hardanger fiddle 兩首協奏曲,第二號第三樂章特別是,讓人想跟隨著切分節拍起舞。
最後,viola d'amore 這種樂器琴首上非常常見的蒙眼頭像,背後的意義為何?請勿用玫瑰色、半閉著眼的迷茫眼光來看。那不是少女,與Vivaldi 的孤女們也無關,其實那是愛神邱比特,畢竟叫做 viola d'amore(「愛神」的小提琴),取「愛神是盲目的」意義之 visual pun。義大利文的「愛的提琴」,也由於兩條共振之弦,像愛人的共同顫動,帶著情色之暗示,並不特別地神秘或浪漫。
聽一段 kamancha 琴的演奏吧,不及西方提琴的雅緻,卻充滿奔放不羈的靈魂。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Play and sing and dance to live
約莫一年前開始,我走出 Ali “Farka” Touré 吉他取向藍調的圈圈,陸續多聽了其他西非(尤其是 Mali) 的音樂。慢慢接觸到所謂Griot 這個世襲「遊唱詩人」族群的音樂,其中有深切、有粗曠、有和諧、有衝撞。有些甚至過度地 rough and abrasive,無法跟大多數人推薦。
不像音樂廳裏的 suits and ties formality、總帶著些孤芳自賞態勢的古典樂,某些世界音樂,不膜拜音樂本身,向你demand 的,是一種與其他生命結合共舞的「介入、參與」態度。至少,繞著地球轉,上下交征音樂史,嚐百草採民風,並非我真正的關懷 (儘管表面上看來如此)。
我在此間找到的是:關起門來個人主義的心靈修養可休矣,該開始的是對世界的擁抱。
Youtube 上這段紀錄介紹 Griot 音樂的影片,配上Ablaye Cissoko 像大地搖籃曲的kora 琴,算是最「細緻」的一類,也迫切質問你的「生為何物」的問題。
We have to play and sing and dance to live。一個卑微又無比尊貴的請求。
https://youtu.be/H8awXnnpPvo
不像音樂廳裏的 suits and ties formality、總帶著些孤芳自賞態勢的古典樂,某些世界音樂,不膜拜音樂本身,向你demand 的,是一種與其他生命結合共舞的「介入、參與」態度。至少,繞著地球轉,上下交征音樂史,嚐百草採民風,並非我真正的關懷 (儘管表面上看來如此)。
我在此間找到的是:關起門來個人主義的心靈修養可休矣,該開始的是對世界的擁抱。
Youtube 上這段紀錄介紹 Griot 音樂的影片,配上Ablaye Cissoko 像大地搖籃曲的kora 琴,算是最「細緻」的一類,也迫切質問你的「生為何物」的問題。
We have to play and sing and dance to live。一個卑微又無比尊貴的請求。
https://youtu.be/H8awXnnpPvo
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
人溺己「溺」
藝術,並無法救贖(或者真正撫慰?) 廣大及深切的苦難。藝術,也不該成為一種撫慰自憐的工具。
這是藝術家自己在幾次大戰以及人類的大災難當中所發現的:你的風花雪月之表現(expression),與「精神」真有那麼直接的連結? 面對一些臨界事件,藝術的表達是否碰壁遇到其極限?藝術,是否是一種自我沈溺,對藝術的凝神崇拜,對別人的「他人化」,對世界的默然漠然的方便法門?
事實上,與許多事相較,藝術常常顯得無病呻吟,無關緊要(irrelevant),甚至是種自我中心過剩的沈溺,讓你對其他事視而不見。面臨某些個人、家庭、世界的重大事件時,你對音響、色彩、精品、物質享受,一定要如何如何的種種挑剔比較、錙銖必較,變得相當諷刺。
用音樂、藝術為唯一中心,讓自己 feel good 甚至麻木於周遭的一切,有些時刻,讓我直覺「毛毛的」。
許久之前,曾經表達過這樣的看法: 「音樂無法解決人生真實的命題, 最多只是soundtrack of our life, 在我們以肉身為泥般脆弱時, 音樂頂多只是ㄧ片「原聲帶」, 兀自強硬的存在。」
音響網站的關懷是: Sharp震災報告,日本原廠安然無恙
某些購物網站的廣告告示是: ◤海嘯來襲日貨即將調漲◢ GF2女友二號雙鏡殺↘25580‧SONY 3D全景機↘人氣首推!
幾則新聞標題:
一周後 在台日生魚片可能斷貨
怕斷貨先買!日本商品銷量多10倍
日零件短缺 iphone, ipad 恐怕斷貨
享樂無罪。只是當別人在載浮載沉之際,人卻一直只沈溺地想到商機,或是只關心自己所享受的物件是否要斷貨、漲價,我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該是暫放下己「溺」,打開禁閉自己的門窗(或許就是佔滿了你世界的藝術與音樂?),開始行動的時候了。
這是藝術家自己在幾次大戰以及人類的大災難當中所發現的:你的風花雪月之表現(expression),與「精神」真有那麼直接的連結? 面對一些臨界事件,藝術的表達是否碰壁遇到其極限?藝術,是否是一種自我沈溺,對藝術的凝神崇拜,對別人的「他人化」,對世界的默然漠然的方便法門?
事實上,與許多事相較,藝術常常顯得無病呻吟,無關緊要(irrelevant),甚至是種自我中心過剩的沈溺,讓你對其他事視而不見。面臨某些個人、家庭、世界的重大事件時,你對音響、色彩、精品、物質享受,一定要如何如何的種種挑剔比較、錙銖必較,變得相當諷刺。
用音樂、藝術為唯一中心,讓自己 feel good 甚至麻木於周遭的一切,有些時刻,讓我直覺「毛毛的」。
許久之前,曾經表達過這樣的看法: 「音樂無法解決人生真實的命題, 最多只是soundtrack of our life, 在我們以肉身為泥般脆弱時, 音樂頂多只是ㄧ片「原聲帶」, 兀自強硬的存在。」
音響網站的關懷是: Sharp震災報告,日本原廠安然無恙
某些購物網站的廣告告示是: ◤海嘯來襲日貨即將調漲◢ GF2女友二號雙鏡殺↘25580‧SONY 3D全景機↘人氣首推!
幾則新聞標題:
一周後 在台日生魚片可能斷貨
怕斷貨先買!日本商品銷量多10倍
日零件短缺 iphone, ipad 恐怕斷貨
享樂無罪。只是當別人在載浮載沉之際,人卻一直只沈溺地想到商機,或是只關心自己所享受的物件是否要斷貨、漲價,我不知道該如何看待這件事。
該是暫放下己「溺」,打開禁閉自己的門窗(或許就是佔滿了你世界的藝術與音樂?),開始行動的時候了。
2011年3月14日 星期一
哀矜竊喜
許多台灣媒體在日本東北關東地震報導中的表現,用「哀矜竊喜」這四個字來形容,再恰當不過了。
對他們來說,這樣的災難,提供了他們剪接一部部《2012》、《明天過後》,製造加料效果,日夜狂播的母帶。配樂,也都是慷慨激昂的「軍樂」、或煽情狗血、誇張廉價的肥皂劇音符,還配上主播名嘴口水亂呸、末日迷信的神鬼齊航。
受災當地的日本媒體,沒有怪力亂神,沒有不必要的呼搶感傷,沒有多餘的配樂,沒有眼花撩亂的跑馬燈字幕、子母畫面或刺目美編,大多只單純聚焦在處理災害相關、絕對重要公共告示的救災救命情報。
在台灣,外地一有了災難,媒體就像是嗜血的血蛭蜂擁而上,效仿CNN一般,立即送上甚至不懂當地語言文化的品牌記者,如影隨形地「挺進戰地」。少則只會問受害者一些白痴問題,大指大秀大賣災難景觀,像禿鷹般見血盤旋不去;多則佔用寶貴資源,甚至干擾分秒必爭、救命救苦的救援行動。
人命關天之際,你們卻在這節骨眼上跑去觀光,消費別人的苦難?不是台灣的選情之夜,你們卻領先日本爭競灌票,狂跑傷亡人數?
媒體如此,訓練出的是一群漸漸「麻木不仁」或「過度燥動」的公民。
同理心,二次傷害,人與生命的尊嚴,這些字眼都敵不過獨家或「收視率」重要。不分本地或外地,無論太平盛世或災害意外之時,台灣媒體通常都是如此的搧風點火,趁火打劫,大肆叫賣他人的傷害與血淚。
「公眾媒體」(媒體通常根本不是公眾的),可以是在最緊急時機裏,提供最迫切的協助,並且積極提供安定人心的力量。也可以是在天災之餘,製造恐慌與人禍的可怕機器。
我希望祈念台灣永遠不要有災難發生。萬萬一如此,想像光是小道消息亂飛、你爭我奪的插隊、搶水搶糧、交通爭道失序、無法即時疏散等等,就可以搞出另一大堆人命。沒有互信的盲燥,「不相信別人會尊重珍惜我的生存空間」之叢林法則,將會佔據這片土地。
被瘋狂踐踏消費的,也不只是人禍製造出的,盲目恐慌下更多的自相殘殺搶掠與傷亡,還有同等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愛、互信與尊嚴。
對他們來說,這樣的災難,提供了他們剪接一部部《2012》、《明天過後》,製造加料效果,日夜狂播的母帶。配樂,也都是慷慨激昂的「軍樂」、或煽情狗血、誇張廉價的肥皂劇音符,還配上主播名嘴口水亂呸、末日迷信的神鬼齊航。
受災當地的日本媒體,沒有怪力亂神,沒有不必要的呼搶感傷,沒有多餘的配樂,沒有眼花撩亂的跑馬燈字幕、子母畫面或刺目美編,大多只單純聚焦在處理災害相關、絕對重要公共告示的救災救命情報。
在台灣,外地一有了災難,媒體就像是嗜血的血蛭蜂擁而上,效仿CNN一般,立即送上甚至不懂當地語言文化的品牌記者,如影隨形地「挺進戰地」。少則只會問受害者一些白痴問題,大指大秀大賣災難景觀,像禿鷹般見血盤旋不去;多則佔用寶貴資源,甚至干擾分秒必爭、救命救苦的救援行動。
人命關天之際,你們卻在這節骨眼上跑去觀光,消費別人的苦難?不是台灣的選情之夜,你們卻領先日本爭競灌票,狂跑傷亡人數?
媒體如此,訓練出的是一群漸漸「麻木不仁」或「過度燥動」的公民。
同理心,二次傷害,人與生命的尊嚴,這些字眼都敵不過獨家或「收視率」重要。不分本地或外地,無論太平盛世或災害意外之時,台灣媒體通常都是如此的搧風點火,趁火打劫,大肆叫賣他人的傷害與血淚。
「公眾媒體」(媒體通常根本不是公眾的),可以是在最緊急時機裏,提供最迫切的協助,並且積極提供安定人心的力量。也可以是在天災之餘,製造恐慌與人禍的可怕機器。
我希望祈念台灣永遠不要有災難發生。萬萬一如此,想像光是小道消息亂飛、你爭我奪的插隊、搶水搶糧、交通爭道失序、無法即時疏散等等,就可以搞出另一大堆人命。沒有互信的盲燥,「不相信別人會尊重珍惜我的生存空間」之叢林法則,將會佔據這片土地。
被瘋狂踐踏消費的,也不只是人禍製造出的,盲目恐慌下更多的自相殘殺搶掠與傷亡,還有同等重要的,人與人之間的愛、互信與尊嚴。
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有言之歌
壓低或壓抑音樂中的聲樂 (與歌詞),代表的是一種為消費大眾「簡化」音樂的欲望與趨勢。
這也是為何許多唱片「無言的指環」、「無言的歌劇」、「無言的舒伯特」之意圖,將歌詞去掉,將人聲器樂化,擋掉對西方聲樂 vocal style 的反感,化解外國語或詩意在「意義」理解所造成的隔閡,也藉以擴充曲目與新市場。Mazzel 可以精簡指環的長度、去除其文學性,Maisky 可以誇張 show off 大提琴的喃喃的歌唱性。
Carus 廠這張新片的巧思咬到我的一個弱點,走的是反向的路徑:將純器樂的無言之歌,添加上歌詞,賦予新的生命。
唱片封面也反應了這樣的創意與美學轉譯,將Mendelssohn原標題的 "Lieder ohne Worte"(無言之歌) 反灰作為襯底,白色字體的 "Leider mit Worten" (有言之歌)轉成前景,反轉來個無中生有。
德國作曲家 Bernd Stegmann 將此歌唱性極為豐富的這一套曲子,精選18首,改成多部合唱與管風琴的編制,各自配上聖樂冥想的歌詞,有時還配上兩種歌詞。原曲中單純一點的,就只給單一聲部的人聲,較繁複一些的,便配上四到六部的人聲,編織出對話的鑲布。
那篇《無言之歌》鋼琴版個人名單之文拖了半年,尚未完成之際,殺出了之前介紹過的小提琴版,與現在這樣更為「變形」的處理。
無言世界,異聲不絕於耳,曲子中讓人想填詞的欲望,不時呼之欲出的「歌」,得以化虛落實,成得肉身,擴大了此組曲子其變奏體的多彩可能。人聲如海浪般一波一波的力道,使人仰首動容。
聽了此般嘗試,也好想為此鍾愛的曲子,畫蛇添足填上詩歌,「有歌勝無歌」哪。
2011年3月6日 星期日
Szymanowski 的唱片推薦
有人問我關於 Szymanowski 的唱片推薦。於是,慢慢構出了下列的核心曲目名單:
1. 管弦樂部份:推行Szymanowski 不遺餘力的Rattle 那一套EMI 錄音盒裝,是廉價、容易取得、也算保險的選項。我個人的私心,會投一票給Naxos 的Antoni Wit 與華沙愛樂的較新錄音,包括1到4 號交響曲、concert overture,第一、二號小提琴協奏曲共三張,還有聖母悼歌與Harnasie (Ballet-Pantomime) Op. 55、Mandragora 等兩張管弦附上聲樂的作品。不管是錄音的渲染力或是投入的洗練情感,都是相當能魅惑人心的演出。
2. 兩首弦樂四重奏:最全面的執行、最土生土長、熱血的首選,是此曲目的最新錄音,Hyperion 廠的波蘭年輕團體 Royal String Quartet。
Naxos 的Goldner Quartet 版,是完成度甚高的"second best",對於濃烈的 texture 的溫潤處理,至少比起Chandos 過於冷調、冷血的Schoenberg Quartet 版好上許多。
3. 鋼琴獨奏:Horszowski 可惜沒留下許多Mazurka,BBC 雜誌附贈CD選曲版最好要聽過,可惜已經絕版,希望BBC Legends 能早日重發。
Martin Jones 的Nimbus 全集版,較為中規中矩,其抒情且連結浪漫派的表現,以及對曲子的conviction 是可聽的重點,不喜歡錄音場地回音稍大的感覺的人請避免。另一位Martin,Martin Roscoe 在Naxos 的錄音總共四集,越後面的越進佳境,帶出的是Szymanowski 的現代性,是另一個安心的選擇。
介紹過的波蘭女鋼琴家Ewa Kupiec 的前奏曲(Hanssler) 冷麗帶著暗勁,若找得到,請勿錯過。Richter 的Masques 選曲兩首 (BBC Legends)的專注感 , 非常怪異。BIS 廠的Pontinen 好處在於,對曲子的透視感以及一句句精雕細琢 (到有些神經質地步) 的phrasing,錄音的通透感稱職地配合著演奏的基調。波
蘭女鋼琴家Joanna Domańska 的 three masques 在Olympia 廠錄音,authentic, dramatic and powerful;同片中的 Mazurkas op. 50 收全了20 首,稍疏離的情韻與舞曲節拍的掌握,是個人最有感覺的版本。
4. 小提琴曲目:第一、二號協奏曲,上述 Wit 的錄音之管弦樂部份十分優秀,但以獨奏者詮釋而言,David Oistrakh 的女弟子Mordkovitch的版本,在全面性與神秘感的捕捉上更為突出,Chandos 廠的透明與動態幫此錄音加分不少,推薦給音響老饕。
更私房的推薦,會是Accord 廠的Kord 與Danczowska 版,著魔般 enchanted and atmospheric 的演奏只應天上有。
給小提琴與鋼琴作品 ,EMI 的 Hoelscher/Beroff 版、或 Ondine 的Koskinen/Lagerspetz 版雖都不賴。
前述小協的私房首選 Kaja Danczowska,與Zimerman 在 DG 廠的《神話》錄音,端正扎實,結構的佈置均稱,有其經典地位,讓人惋惜為何DG 沒有好好經營這位女小提琴家,只留下曇花一現的這一片。較為官能神妙的演繹出現在Hyperion 廠的 Ibragimova 與 Tiberghien,或是波蘭小廠Dux 的Plawner/Malicki 這兩個組合。
事實上,幾乎所有Dux 廠的Szymanowski,都相當值得注目,尤其是鋼琴曲方面 Joanna Domańska 的新錄音,有興趣的人可以在各大網購目錄上搜尋。價位不算便宜,建議有特價活動時再行購入。
訂閱:
文章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