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一年前開始,我走出 Ali “Farka” Touré 吉他取向藍調的圈圈,陸續多聽了其他西非(尤其是 Mali) 的音樂。慢慢接觸到所謂Griot 這個世襲「遊唱詩人」族群的音樂,其中有深切、有粗曠、有和諧、有衝撞。有些甚至過度地 rough and abrasive,無法跟大多數人推薦。
不像音樂廳裏的 suits and ties formality、總帶著些孤芳自賞態勢的古典樂,某些世界音樂,不膜拜音樂本身,向你demand 的,是一種與其他生命結合共舞的「介入、參與」態度。至少,繞著地球轉,上下交征音樂史,嚐百草採民風,並非我真正的關懷 (儘管表面上看來如此)。
我在此間找到的是:關起門來個人主義的心靈修養可休矣,該開始的是對世界的擁抱。
Youtube 上這段紀錄介紹 Griot 音樂的影片,配上Ablaye Cissoko 像大地搖籃曲的kora 琴,算是最「細緻」的一類,也迫切質問你的「生為何物」的問題。
We have to play and sing and dance to live。一個卑微又無比尊貴的請求。
https://youtu.be/H8awXnnpPvo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像許多在東德體制活躍的音樂家一樣,Kurt Sanderling (1912--), 是一位被主流樂界所低估的德國猶太裔指揮家。 他的音樂事業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階段是自1936 年起為躲避納粹迫害,流亡至俄國,...
-
感謝各位朋友的關切與留言,新腦已經到位,但身子卻累壞了,得了重感冒。而且是,全家一同淪陷。 喉嚨痛的當下,還有點感謝敲鍵盤不用「出聲」,可以少挨些疼痛。 醫生囑咐我最好不要超過11 點睡。待我稍作休養生息,再來與大家五四三。
-
本來想把副標題定為「從陳綺貞談起」。話說前幾天前,在餐廳吃飯時,PR系統傳來陳綺貞的歌,心中不覺升起一股厭惡感。之前就對她的歌聲與音樂十分感冒,只是一直說不上來是什麼理由。 我無意得罪她的粉絲,只是要藉此機會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