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德國之旅,遊山玩水與實際的體驗是絕對的重點。但是我想讀者們應該也會想聽一些唱片的故事,或許會幫助有需要的人,按圖索驥順道蒐些唱片。
基本上,現今的德國是沒太多唱片行可以逛的。大型的,就只有主要賣3C的連鎖店Saturn,而且有些店的唱片部門規模很小,要碰碰運氣。二手唱片店更是鳳毛麟角,即使有,古典的架上也沒太多的存貨,多的反而是英語系的流行樂與搖滾。個人覺得,可用兩個角度來解讀此現象:第一、德國乃至歐洲的古典迷,身邊有太多的現場可聽,唱片反倒只是爲了preview 或review 而用的小存在,不是主要聽音樂的途徑管道。第二、比例上,德國人也不見得迷戀自家的古老音樂 (不像日本人或華人的國家) ,多數人還是跟著全球化的慣性,喜歡的是代表當代主流音樂文化的英語系 Pop/rock 或Jazz。
以下是搜到少數幾張、卻彌足珍貴的CD唱片,一併記上購得的地點:
1) Thomas Church gift shop, Leipzig:就是上圖這張「新巴哈風琴」的CD,上篇遊記中,提到的貴桑桑唱片(德國新興廠牌 Querstand, 約20歐元)。當時教堂的音樂會剛結束,禮品店卻很快就要關門,慌忙中沒看清楚,只注意到其中有CPE Bach的曲子,長條的包裝又讓我誤認是張DVD。剛發現「只是」CD 時,還心疼了一小下,前幾天有機會細聽,才覺得真是值回票價。錄音一流先不說,自1985年巴哈三百週年冥誕開始即擔任風琴師長的 Ullrich Böhme,實在不愧是巴哈風琴傳統的繼承人。雖然此類曲目在歐陸百家爭鳴,但是要領略堅實正統虔誠的「萊比錫之聲」巴哈,還是需要聽聽此君的演繹。
新造的巴哈風琴,事實上也很有看頭,建造在教堂的側翼,鑲嵌彩繪玻璃巴哈像的正對面,由Marburg 的Gerald Woehl 所監製。模仿18 世紀的中德風琴製造工藝打造,在通透的現代琴音色與虎虎生風的豐沛能量當中,還是保留了一些較溫潤秀麗的節制味道,不像傳統法國風琴盡情展現外放鬥艷的千萬風情。有時間比較CPE管風琴作品錄音的時候,再來詳加介紹其曲目與背景。
2) Opus 61, St. Nicholai Church:聖湯瑪斯教堂現任樂師 Georg Christoph Biller 的唱片不算多,也不好找。於是在這家萊比錫音樂專門店,只選了德國獨發的「與湯瑪斯合唱團共度聖誕夜」(Phillips Eloquence 版),全屬90末期的錄音,也算補了「後Berlin Classics 時期」的湯瑪斯合唱團新聲的缺塊。除了正統聖潔的合唱之外,Ullrich Böhme 也擔任了一些 Bach 管風琴短曲的 solo,在此可聽到湯瑪斯教堂正後方舊風琴,較為偏暗秀氣的復古之美。
3) Goethe-Haus, Frankfurt:什麼? 德國文豪歌德的博物館也賣唱片? 我剛看到也是相當驚訝,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此CD是博物館的出版品。換句話說,理論上是獨家特賣。
這位輕女高音 Gabriele Hierdeis 在介紹 Kermes 的Handel 詠嘆調唱片時曾經短暫登場過,。曲目是韓德爾的義大利世俗經唱劇三闕,伴奏的年輕古樂團 Main-Barockorchester Frankfurt 不走金屬風(其實聽過的德國古樂團裡,唯一有些搖滾傾向的只有 Academie Fur Alte Musik),足以讓人可以盡情享用Handel 比起Bach 多出來的甜蜜與油水。Hierdeis的花腔,不像Kermes 那麼甜潤,跟酷酷的外表給的印象,有些接近,帶著冷光之智性美。專輯雖叫做「女人的眼淚」,但不過度感傷、柔中帶剛的明麗與小奢華風,可一併列入今年Handel 年讓人眼睛一亮之佳作。
對了,博物館往上走的街角「三角窗」(台語),也有一家小而精緻的 CDs am Goethe-Haus,值得古典/爵士迷順道去挖一挖寶。
4) Dussmann KulturKaufhaus, Berlin:這家位於Friederich 街的唱片/音樂書籍/樂譜店,是我這次看到規模最大的一家唱片行,絕對可媲美台灣Tower Records 全盛時期的景致,唱片迷到柏林務必要去朝聖一下。
由於價錢頗貴(平均10到20歐元之間),自己只買了很難找的CPE Bach 五首柏林交響曲(Remy 指揮 Les Amis de Philippe, CPO 廠),倒是逛了一個小時觀察有無德廠歐廠的怪片,並留下照片存證。這地方一大好處是,很多的新片被拆封過(德國人好像沒什麼「唱片處女情結」)。這些片都可自行帶到視聽區,放入CD唱盤中試聽。柏林曾是Mendelssohn 的家族歷史與他音樂生涯的重要據點,當然要挪出一個專櫃,奧援一下作曲家 200 年冥誕的紀念活動。可惜在柏林行程太短,無法去Mendelssohn-Bartholdy-Park 附近走走,算是此行一個小遺憾。
其他有一兩張漏網之魚,留待遊記的「博物館篇」再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