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愛樂大眾的集體意識裏,「阿瑪迪斯」這部通俗電影,型塑了Mozart 放縱不羈的天才形象。然而,少為人知的 "Forget Mozart" (Vergeßt Mozart, 1985) 這部德國捷克合作、西德監製發行的電影,是我覺得比前者更具深意的一部 Mozart 傳記片。
其中,一開場主角Mozart 就死了的第一幕,緊接而來的羅生門似的多角色多重主觀觀點呈現,比起 「阿瑪迪斯」裡 Mozart 反複的狂笑,Salieri 簾幕後嫉惡的眼神之類的肥皂劇設定,來的有省思觀照的層次、有梗有張力多了。
我提出 Forget Mozart 這樣的說法,不代表輕視排拒 Mozart。而是意識到遍地開花的「Mozart 俱樂部」的 iconic aura ,所投下造成的巨大陰影。我們不該以Mozart 的語言、風格與曲式結構為標準,來衡量他同時代的充滿雜音的各式音樂。「Mozart 風」的洗腦影響越大,越妨礙我們欣賞理解18 世紀其他風格的精雕細工、大膽巧思。
「傾德排奧」,是個大方向的趨勢、方便的說法,卻頗能反映這次從德國回來的想法。看倌們或許有人會認為我中毒太深,我倒是很高興找到自己真正可以「全心衷心享用」 (fully enjoy) 的一種風格。所謂的德派,還是以主流的柏林、巴伐利亞等區域馬首是瞻,舊東德與其他地區(西南德,北德) 的特色,是相對不受重視、缺乏能見度的。暫時與奧式風格保持聽感上的「批判距離」(critical distance),有助於客觀專注於「音樂中的德國」的反省反芻。
在18世紀,前古典德國音樂的百家爭鳴 (如柏林學派 Benda, Graun, Quantz, CPE Bach, 以及德勒斯登為中心, 延續好幾世紀的Saxony composers 風格),有別於日後「别黑白而定一尊」的Mozart, Haydn 維也納風。「前古典」及「Mozart 之外的古典主義」這個區塊,用主流奧式風格來演奏,是有問題偏誤的,也 trivialize 並遮蔽了這些寶物的真正價值。此時,舊東德或「其他德國」古樂的樣式,便具有撥亂反正的取代典範之地位。
這代表我「非東德不樂嗎」?某些 Mozart 與 Mahler 的東西,還是奧式的演奏,來得合乎曲子精神與甜蜜耽美(而維也納又稍有別於Salzburg)。某些舊東德的演奏,也有可能古板到全盤皆墨(某些Eterna 廠的某些巴洛克鍵盤樂),或至少有所缺陷。例如Handel 出生地 〈Halle 韓德爾節慶樂團〉於1982年錄製的Handel 唱片「聖西西莉亞頌」 (見左圖),管弦樂的精緻綿密與solo的超技雖然令人動容,但是這個曲子本身不像Handel 歌劇講究大格局與戲劇起伏的變化,演奏者必須著眼於文字象徵意涵與音樂水乳交融般的完整結合。就 articulation、詞意的表現幅度,還有「樂與詩一體」(英國詩人Dryden的作品) 的鋪陳,這個版是功虧一簣的。
結論是,當派別標籤 (label/category ) 的階段性目的達成之後,盡信派不如無派。就大膽多方嘗試,擇其所愛吧。
相關的延伸觀點,會持續思考,再跟大家分享。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記得去年年終回顧時,
回覆刪除我說自己還是會在東德這塊多所留連,而您表示會去世界其他角落.
今年我私底下蒐獵與"偷嘗"東德錄音頻頻,
但自認對外這塊處理的很低調;
反倒是兄一趟德國行後啟發雖窄但較深的德派情結.
您手上許多德派唱片未必都入經典,
蒐藏起來不容易也有風險,
不過光是在未知的德派領域上開拓新的版圖,
這點眼光與勇氣是我自嘆不如的~~
旅行, 可以融入藝術中的生活情境, 風土民情, 自然會汲取到不同的養份氛圍情愫, 不過還不到情結(complex)這樣病理意義的地步。
回覆刪除最近主軸雖放在德國這一塊, 還是有許多片子或方向在蘊釀當中, 像Grieg, 武滿徹的打擊樂, Alison Krauss 的改良式美國草根, 一張十九世紀初的巴西風長笛音樂等。
目前暫且打住的是法國音樂, 德與法之間氣質差異頗大, 爲了不讓這兩大樣式在腦中打起架來, 先把他們「隔離」管制。
我認為的經典, 不見得是別人的經典。反之亦然。最近幾年比較少聽到古典迷提榜單, 企鵝幾星, 名人背書, 倒是件很健康的事。
想到作曲家Bernard Lang在2006年寫了部歌劇I HATE MOZART
回覆刪除去年有錄音發行了
hi cloning:
回覆刪除請問,那有人寫出諸如:Bach suck!之類的東西嗎?
To Cloning:
回覆刪除感謝補充!
厚, 還有這一齣, 不知內容、角色設定如何, 看能不能先上網試聽看看。
To Lapi:
早期搖滾倒有一曲Chuck Berry的「貝多芬靠~~邊站」("Roll over Beethov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