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屆尾聲的德國之旅系列雖然寫到一半,遇到好的片子還是得緊急插播。
今年所收到的韓德爾紀念唱片當中,這應當是最讓我感動的一張。2009年發行的"La Diva",所指的並非只有當紅的巴洛克花腔女高音 Simone Kermes;副標題 "Arias for Cuzzoni" 點明了,曲目全數為 Handel 爲了Cuzzoni 這位義大利女高音,量身訂作的詠嘆調。
談到擅場巴洛克的女高音,大家會想到名氣最大的 Bartoli。只是我真的不喜歡她的音質,以及過度激昂戲劇的表現。Gens 與Piau 都屬法系的新美聲,德派一陣子沒有代表性的古樂女高音,直到 Kermes 的出現。
Kermes 出身萊比錫,受教於當地的孟德爾頌音樂學院,先後贏得柏林的孟德爾頌大賽與萊比錫的巴哈大賽的首獎之後,隨即在國際歌劇圈中展露頭角,爲大小廠灌錄不少唱片。除了Handel、Vivaldi 歌劇全曲錄音之外,她在 DG 灌錄了Vivaldi 的神聖與世俗之愛兩張專輯,最近又幫DHM 灌錄了"Lava" 這張以18 世紀拿坡里樂派為主的,罕見歌劇詠嘆調唱片。
誠如之前聊過的,我對人聲相當敏感挑剔。在購入此片之前,先上網路確認一下 Kermes 的聲音印記。聽到第二首《凱薩大帝》的 "V'adoro pupille" 之時,感覺有如身處仙境般的異地,Handel 歌劇女角中的愛恨情仇化為美麗動人的低語。Kermes 抖音算是節制,聲音有彈性且純淨,腔的顫音略嫌尖細,詮釋卻不像某些義法古樂派的大玩刺激的金屬風。
嚴格說,以表現力 (expressivity) 角度來看,稍微淡雅了些,不符合當今主流讀法中,想在巴洛克歌劇中找到「類Puccini 」的七情六慾張力。個人目前喜歡的 early/baroque music 詮釋,是介於「厚重古板的50, 60年代樣式」與「金屬風」之間的中庸之道。From this respect, Kermes fits the bill。
不得不提的是,成軍25年的Lauten Compagney Berlin,這個幾乎全員為女性的室內團體的細膩伴奏,更加深「此曲只應天上有」的純淨美感。
如果Bach 用音樂從世間仰望天堂;Handel 的音樂則讓人覺得人間即是天堂。Simone Kermes 與另一位德國女高音 Gabriele Hierdeis, 讓我重新拾起對 Handel 聲樂作品的熱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德國來的Diva~~
回覆刪除看來Berlin Classics不再守舊
已經開始像HM等對外擴張
是不是打美女牌目前未知
不過搶食新錄音市場大餅不難察覺
這方面好片資訊依舊貧乏
請Mingus兄繼續慷慨報導
本來要在正文中談到, 經過化妝, 打光, 修片後以結果來看, 這位長得有點抱歉的Kermes 應該算不上美女。以她的歌藝與訓練(及知名度)而言, 較接近charisma 略缺的實力派。
回覆刪除美女牌的話, DG的拉圖老婆 Kozena, Anna Netrebko; EMI的 Gheorghiu, Kate Royal; Virgin 的 Dessay 都更有麻豆 (model) 的撩人魅力哪。
包裝難免, 要聽內容物是否經得起檢驗了。主要是德國古樂在自由與節制的韻味之間, 取得很好的平衡, 值得更多的注目。
這位女高音最新的DHM的"Lava", 伴奏樂團以義大利成員為主, 我要先試一下看金屬味會不會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