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Hubert 兄家訪有感

在一個陰雨的星期天,冒昧去拜訪Hubert 兄。最近一次在別人家聽音樂這麼盡興,是在Francis 與Lapi 桑家裡的小聚。

很少見過著實有料又低調的愛樂人,Hubert 人如其文,誠實面對他所聽到的聲音與內容,不浮誇妄語,不隨波逐流。我聽過一些 LP的用家或許sample 過少,要不就調整的癖好過強,鑿釜的痕跡過深,要不就是十足的collector 架式,談版位音響的多,直接面對音樂的少。

我對LP 的功力絕對不成氣候,也暫時保留在別的系統,會不會聽到其他的可能。然而,Hubert 在他blog 所說的Richter/Karajan 柴一三個 LP 版本的差異,對於在場的人,耳朵如果還管用,一定都可以確實聽到極為顯著的不同。

當天的所有Eterna都讓我驚艷,不只在音響特質的純淨之美與平衡,更在東德一些未受主流眼光青睞的藝術家調製的獨特失傳老德奧之聲,得到心靈與耳朵的滿足。

聽了大半天下來,印象最深的全不是主流樂評或發燒友會注目的東西。黑膠有Kurt Sanderling的布四(讓我重新回去立刻挖出最近沒仔細聆聽的這套極品),Kegel的Sibelius悲傷圓舞曲與 Mozart 的Ave verum corpus, K 618。CD 方面是Borodin Trio 的 Brahms Piano Trio op. 8,Sawallish 的Mendelssohn第三。

最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是,Living Stereo的三聲道SACD。原來的母帶就是三聲道的這批貨,在Hubert 調教的SACD系統上, 可以說是"a totally different animal",這已經不是用音場, 定位, 厚實中低頻等觀念可以解釋的現象。Piatigorsky 的 Dvorak concerto,Cliburn的拉二,或是羅馬劇院灌錄的茶花女,都讓人聽到比LP更立體浮突,有血有肉的「音樂」。

我相信,好的聲音只是貼近音樂的手段。好的「唱片演奏家」,一定是仔細用心聽音樂的謙卑心靈。

2008年3月27日 星期四

街道黑暗的那一端:James Carr與Paul Kelly

car
















我很喜歡黑人渾厚的soul,覺得那樣的聲音特質與延展性(malleability) 實在太迷人。

自開格以來,好像還沒有人在有關soul的文章下留言。或許,喜歡聽老soul的台灣樂迷,真的少之又少。

單純為自己長年以來的 jungle fever 留下些紀錄,足矣。

今天來介紹兩位來自南方底層非主流的靈魂歌手,Paul Kelly 與James Carr。

James Carr 一生為bipolar disorder 所困,歌唱事業也因此無法順利。1970年他在日本登台時,因服用過量的抗憂鬱劑,突然怔在當場無法表演下去。想必許多人聽過同時期,一樣出身Memphis 的Otis Redding 的"Sitting in the Dock of the Bay" 等名曲。但在James Carr的歌聲,更有黝黑油亮的grease, 更富變化的音色與聲底。

如果你喜歡Marvin Gaye, James Brown, Wilson Pickett , Al Green等樂風,或對Motown, Stax, Altantic 等classic 靈魂樂之聲有感的話,James Carr 絕對是延伸聆聽的首選。要享用他極少的錄音作品精華,請找這一張黃金時期的單曲合集CD(1966-70):"James Carr: The Complete Goldwax singles" (英國廠 Kent Soul)。28首原始45轉單曲,夠你沉溺一夜,回憶浪擲的年少。

今天另位主角Paul Kelly 的70年代味道「新派」了點,揉捏音符(note-bending) 與假音的爆發力同樣驚人。Paul 最為人稱道的是某些具社會批判的歌曲創作,如"Stealin' in the Name of God" ,批判了傳道與斂財事業之間的矛盾關係。 "Poor but Proud" 提倡活在資本主義邊緣階級的尊嚴。用來「載道」的聲音,一點也不會望之儼然,可以聽得到悲天憫人的吶喊與真摯。"The Best of Paul Kelly" (Warner Archives) ,收足了20首他華納時期的代表作,讓你充分享受這位受gospel 影響甚深歌手的靈騷誘惑力。

這兩位乏人傳頌的南方靈魂樂英雄(unsung heroes of Southern soul),在youtube或其他試聽網站都找得著,可以先聽聽這樣「放」的人聲合不合胃口。
pau

2008年3月25日 星期二

也談 Chailly

chai












多年前,聽過Chailly 現場指揮的Mahler 第四,聽到了爆多的細節,與管絃樂團本身的華美。 站在「過度詮釋」(over-interpretation)相反一端的Chailly 馬勒,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那有如天籟、稍縱即逝的耽美,在最後被突來的高潮所吞噬化滅的慢板。

雖不是喜歡夏伊所有的東西,但他的Stravinsky 明快洗鍊,管絃樂的細節掌握也十分精緻。如果不討厭Stravinsky,可以先試試他的Petrushka或火鳥。聽慣俄國騾子的長噓短嘆的gloominess,大鳴大放的扭曲與壓抑,可以在Chailly的陽光、直接、洗練裏得到救贖。

Bartok 「雖野, 但不夠蠻」, 不過我覺得他的當代音樂不晦澀難懂, 都具有「美」及「歌唱」的兩個層次。

如果要說,我覺得他的東西缺了什麼,那應該是音樂有時需要的沉溺與陰影感吧。

2008年3月24日 星期一

人生中的Clementi moment

tube








生平第一次,我後悔擴大機不是真空管的。現在多麼希望就聽著這首Clementi的b minor,喝著Merlot,看著真空管迷人燈絲,穿透整個空間的微光。

Clementi 不是Bach, Beethoven,甚至不是 Scarlatti 或Haydn。

Furtwangler 的貝九,Michelangeli 的Debussy,Lefebure的諸多錄音,Kempff的Schumann 都是引起迴異反應的話題。而我從來沒有聽過,有大啖Clementi 的鋼琴曲的死忠樂迷,也沒有人在乎爭論他的曲子的版本問題。

今夜不經意的偶然中,卻被一首冷門的Clementi sonata 感動到不能自己。

這是Lazar Berman的1968年的現場演奏(Brilliant)。沒感到強烈對比的主題與組織,較像是當場即興揮灑出來的一幅潑墨。不管情緒走到哪裡,Berman 總是持續拉出交織的旋律線,低吟或激昂地高歌。

對於久已麻痹的雙耳,缺乏感動的靈魂,尤其幾分鐘的Largo, mesto e patetico ,有如第一次聽到 Lipatti 的巴哈。

人生不時會有這般獨特的、稍縱即逝的Clementi moment。某些被遺忘在角落的事物,突如其來,喚醒你所有的汗毛神經。

bermanv.jpg

2008年3月20日 星期四

Blues on an acid trip

men









聽過 Fat Possum 這個廠牌嗎? 如果有的話,你一定是硬蕊(hardcore)的藍調迷。

要不然,看過 The Sopranos這部影集的人,至少聽過remix 後R.L. Burnside 的音樂。

我有幸在這位juke joint 派硬漢過世前,在一個美國中西部小酒館,聽過那極為粗糙不矯飾的一人吉他極簡黑團。隨行登場的,居然還有同品牌的T-Model Ford 和 Junior Kimbrough 等新派藍調樂手。

事實上,R.L Burnside只能代表Fat Possum 多種樂風選擇之一。這個從Mississippi發跡的廠牌,blues 的草根味極強,也與hip-hop式的「唸歌」或groove 強勁的「放克」或龐克噪音做結合。樂器的精簡與錄音的質地,也說明了budget 不足下,藝術在「精緻」之外自行尋得的一些出口與可能。

今天把 All Men are Liars 這張精選祭了出來。相較於近年漸漸過度後製(overproduced),失去靈魂的白人化輕藍調,我欣賞更多在披星戴月、暗夜跋涉掙扎的逆境中,所壓榨出的黑泥汁(muddy water)。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Harnoncourt 的Brahms交響曲全集

har













Harnoncourt 在Teldec 廠牌下錄了一系列的德奧交響曲,自Beethoven 到Schumann, Schubert, Mendelssohn等,各自引來不同的迴響。 習慣了1950年前指揮大師口味的樂迷,對他挖出的許多細節與新鮮的觀點,往往只當作是稍縱即逝的時代流行產物(fad)。

我算不上是Harnoncourt的忠實支持者,雖然對他的探索精神總是懷抱著敬意。在2000年初期,我聽了他與Vienna Philharmonic 合作的Bruckner 第四現場。他從period approach所學來的對絕對音量與絕對動態的「節制」,以及對細微動態的精妙掌控,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同樣的詮釋精神,也地反映在這套剛入手的二手唱片上。這次搭配的樂團是Berliner Philharmonic,相對於Vienna的厚重與貴氣,無疑是更適合Harnoncourt的Brahms的幾個關鍵詞:明晰、活力、舒曼化、鮮明韻律化、去除過度浪漫。如果認為Brahms只有緩慢的沉思,底部的重量(bottom heavy),及暮秋或剛凜的氣質,無法曼舞飛揚,那可能是執著於太多老大師的錄音的影響。

所以,這個版只有陽光、流暢? 不不,相反地,當你多聽過幾次之後,越發能感知被Brahms 反覆咀嚼後的累積能量(intensity)撞擊出的直接力道,這無需訴諸Furtwangler這一派所主導的「高反差」之戲劇效果( rhetorical theatricity)。

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

馬勒改編版舒曼交響曲的隨想

sch










該如何說明聽Mahler 版舒曼交響曲的種種感覺呢? 可能要從幾個層次來談:

第一、Schumann 交響曲的管絃技法有問題嗎? 這個論點早已被質疑推翻,Bernstein只是其中一個跳出來辯護的大頭頭。對舒曼的「技巧不佳」,orchestral texture 「肥厚」的偏見,一半可歸罪於音樂史家像是Donald Francis Tovey 的主觀論調,另一大半要歸咎於使用十九世紀後半,後浪漫時期的大型樂團及樂器所衍生的不良效應。

古樂運動之後(以Gardiner的錄音為範例),我們發現,如果依據當時的編制、樂器特質及發聲法來演奏的話,聲部的清晰,主題的突顯,戲劇理路的再現,ensemble的內在趨力,都可見Schumann 稍微eccentric 、但言之成理的句法與敘事原則。

第二、Mahler 動過刀的「病體」聽來如何? 已經習慣Schumann原作的聽者會注意到,馬勒不僅削減(trim down)了聲部重疊而成的「肥肉」,亦透過強與弱之間更細膩的區分,加強了(amplify) 了動態上對比。雖然似乎聽來sharp and focused 一點,但是以後浪漫式的對比原則,強加在Schumann原本習自Beethoven的類古典邏輯與精神, 從 Mahler 整形手術房推出來的病人,有那麼點重組屍塊的「科學怪人」的感覺。

第三、就我聽的Chailly/ Gewandhaus Orchestra 版來看,Chailly 將這個以精準、溫暖與sophistication 聞名的「Bach 與Mendelssohn帶領過的樂團」,賦予更柔軟 flexible 的歌唱性(請聽二號慢板的木管群從頭至尾的吟詠),並且注入豐沛的狂飆力道(請聽不時銅管組的暴衝)。

只是不知是不是Mahler 改編版的關係,讓人覺得這個演出的個別片段的gesturing 過剩,時而打斷了更直接的整體 vision 和感動。個人十分期盼同個組合,可以重錄一次Schumann原典版的全集。不過以大廠的商業發片邏輯,這應該只是單純的癡人說夢 。

最後,即使你買了Chailly/ Gewandhaus Orchestra版全集,也請不要急著作掉先前發片的第2 與第4 號那一張高價版。其中收的Genoveva 序曲,並沒有收錄在之後的全集版。這曲子可說是整片的高潮,也是我對Chailly與他的新樂團沒能使用原典版,感到強烈惋惜的最大原因。

2008年3月8日 星期六

緊急通告:Rostropovich的Prokofiev 交響曲全集

ros










Rostropovich與Orchestre National de France 的Erato 版 Prokofiev 交響曲全集(4cd) ,終於確定於今年四月。以廉價套裝獨立再版!!

聽過Gergiev的LSO 版的那個夜裡,心中有一種缺憾感。Gergiev 欠缺的東西,讓我懷念起Rostropovich的Erato版裏,整體的raw engergy,以及另個同是法國樂團的 Martinon Vox 版(National Orchestra of the ORTF) 奇異的色彩光譜。

說到去年才入手的Erato 的八零年末版,有個小佚事可以分享。與它的不期而遇, 在於大阪專營古典與爵士的「Walty 堂島」唱片行。那邊照廠牌一字排開的豐富片藏令人驚艷。我無意間最後結帳前,在櫃檯前瞧見的新入荷二手片中,發現這套未標價的Prokofiev 交響曲全集。雖發現外殼長了些霉斑,而且有一張重複,聽到2100日圓的售價後,就義無反顧地刷了卡下,這套Prokofiev 成為我在這家用心經營的店家造訪過的唯一證據。

ros1

手心的溫度:Haitink 的指環

rig










除了一些德奧老大師如Furtwangler, Knappertsbusch, Keilberth 等人的舊式浪漫厚重的epic-approach 指環之外,還有另一派「客觀平衡」的選擇:Boulez 與Haitink。

我第一次專心聽「女武神」,就是向朋友借來的Haitink/巴伐利亞 EMI版。 在那之前,總覺得Wagner的音樂過於肥膩與故作姿態。在那整個晚上,彷彿Wagner血液中的雜質與脂肪被淨化,直接隨著劇情及音樂的起伏,進入他歌劇中溫潤的人味。特別是Studer 的Sieglinde, 如角色的名字所示,代表了一種passive-aggresive的氣質,以及癒療般的「溫柔的勝利」。

相較於Furtwangler的炙熱,Boulez 是一陣涼風,Haitink 則是與手心溫度相近的微溫。或許也會有人認為,少了高膽固醇、高熱量的Wagner 淡如嚼蠟。

之前,這套不大受重視的指環,曾以原始高價、低價盒裝四套、與精選節錄版等幾種形式發行過。現在終於等到,超低價14cd 全劇版的發行預告,日本預計四月初發片,相信台灣應該也會在那前後可以買到。

2008年3月5日 星期三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2005 年的11月底,一個百無聊賴的夜晚,以一篇「黴菌明格斯 Mingus Fungus」,我開始了爬格的第二生命(second life),用頗有問題的中文,試著紀錄與音樂及生活有關的點點滴滴。

常常光臨本部落格的朋友應該注意到了,最近的文章的更新越來越少。

該從何說起呢。一來、工作的事接踵而來,私人的時間變少。二來、最近生活型態有著微妙的改變,能專心安靜地聽音樂寫作的時空間,也被嚴重壓縮。再來更重要的是,某種希望以新的方式出發的心情,讓我對爬格這件事產生了戒慎恐懼之心。

最近兩三個月至少有十來個ideas 想寫,但因時間與腦力的問題,使這些構思都成了只匆促開了頭的斷簡。例如:

1) 跨越簡化的Beethoven evolution藝術史觀的「前期」鋼琴奏鳴曲,集中於第七號的慢板 (Richter的1960年兩版加1975 版與極罕見
的1980年Salle Pleyel 現場版, Schnabel 版, Pollini版之版本比較)
2) Debussy 的Preludes (比較 Gieseking EMI 早期美版,Zimerman 版,與最新的光之戲般的Bavouzet 版)
3) 芬蘭電影Man without a Past 的原聲帶
4) Abbado 指揮的 Stockhausen 與Kurtag 作品
5) Biondi 指揮的 Vivaldi viola d'armore 協奏曲新錄音
6) Schumann 詩人之戀歌曲集雙絕: Cortot 伴奏的Panera 版 (1935) vs. Fassbaender 的女聲版
7) Berio 解構Schubert 第十號交響曲之異色之作:"Rendering"
8) 挪威作曲家Tveitt 為民俗樂器 Hardanger Fiddle 所寫的兩首協奏曲
9) 最新轉錄的RCA版武滿徹作品November Steps
10) 舒曼交響曲全集的新歡:Haitink Phillips 西德版
11) Sam Rivers的幾張Bluenote 經典
12) 秋吉敏子大樂團的專輯"Insights"(包含水銀中毒公害為題的組曲"Minamata")

以現在的時間配置及種種條件,這一屁股債,不知何時才能還清?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