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黑人渾厚的soul,覺得那樣的聲音特質與延展性(malleability) 實在太迷人。
自開格以來,好像還沒有人在有關soul的文章下留言。或許,喜歡聽老soul的台灣樂迷,真的少之又少。
單純為自己長年以來的 jungle fever 留下些紀錄,足矣。
今天來介紹兩位來自南方底層非主流的靈魂歌手,Paul Kelly 與James Carr。
James Carr 一生為bipolar disorder 所困,歌唱事業也因此無法順利。1970年他在日本登台時,因服用過量的抗憂鬱劑,突然怔在當場無法表演下去。想必許多人聽過同時期,一樣出身Memphis 的Otis Redding 的"Sitting in the Dock of the Bay" 等名曲。但在James Carr的歌聲,更有黝黑油亮的grease, 更富變化的音色與聲底。
如果你喜歡Marvin Gaye, James Brown, Wilson Pickett , Al Green等樂風,或對Motown, Stax, Altantic 等classic 靈魂樂之聲有感的話,James Carr 絕對是延伸聆聽的首選。要享用他極少的錄音作品精華,請找這一張黃金時期的單曲合集CD(1966-70):"James Carr: The Complete Goldwax singles" (英國廠 Kent Soul)。28首原始45轉單曲,夠你沉溺一夜,回憶浪擲的年少。
今天另位主角Paul Kelly 的70年代味道「新派」了點,揉捏音符(note-bending) 與假音的爆發力同樣驚人。Paul 最為人稱道的是某些具社會批判的歌曲創作,如"Stealin' in the Name of God" ,批判了傳道與斂財事業之間的矛盾關係。 "Poor but Proud" 提倡活在資本主義邊緣階級的尊嚴。用來「載道」的聲音,一點也不會望之儼然,可以聽得到悲天憫人的吶喊與真摯。"The Best of Paul Kelly" (Warner Archives) ,收足了20首他華納時期的代表作,讓你充分享受這位受gospel 影響甚深歌手的靈騷誘惑力。
這兩位乏人傳頌的南方靈魂樂英雄(unsung heroes of Southern soul),在youtube或其他試聽網站都找得著,可以先聽聽這樣「放」的人聲合不合胃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