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27日 星期日
Change--改變
改變,需要重新出發。
Andrew Hill 這張Change,可能是在Bluenote 時期,最out (progressive)的前瞻專輯,足以代表現在這個時刻的心境。
全數為鋼琴首原創曲的每首曲子,都精簡地用一個字的標題來畫龍點睛:Violence, Pain, Illusion, Hope, Lust, Desire,基本的人性情境。
不要被第一首Violence的前衛嚇到,而棄守這張專輯。Sam River 的急亂,的確是對耳朵與心智力的挑戰。相較而言, 之後的曲子會把我們再度帶回地球表面。Pain ,是一首short and sweet 的三重奏曲,略為壓抑的情緒張力,像力透紙背的一點墨,在音符消逝後,漸漸飽滿地暈開。 Hope 開始的低迴下行音群,漸由鼓手輕點銅鈸的提示,進入清醒而assertive的sound cluster。最後結束前, Walter Brook 的bowed bass用oblique的方式出場之時,Hill 轉用大鍵琴,來拼出一張意識底層畫布。
最讓我心神顫動的是,Lust 這一曲。我可以用它來開始每個失眠長考的夜晚。
與標題呈現反差樂趣地,Hill 的solo,像Michelangeli 一樣,每個音符都冷靜、清澄、to the point。 所有的伴奏悄巧退場,所有之前傾軋的七情六慾,在純粹的 lust 裏,吊詭地沉澱消散。
Monk, Hill, Waldron,我心腹中不停翻攪的三合一胃酸,必要而絕對。
2008年1月22日 星期二
類比.數位.虛擬
算是回應CookieJen的感想。
日久生情,人對於記憶與物質條件鏈結的懷舊是不變的,對「新的取代品」的排斥亦然。
LP的重新風行,與類比聲音與操作方式的懷舊追尋,絕對密不可分。對Mingus而言,錄音帶的確比LP佔據了更多更長時間的記憶。可惜的是,一來卡帶播放的硬體已退出主流市場,二來以台灣濕熱的氣候的影響,軟體也早已不奈摧殘。可見要成為懷舊的一部分,物質條件相輔的「可保存性」有多麼重要。
科技越進步,年紀漸長時尤然,對前個時期的孺慕之情也會越強烈。快與慢之間,便利與麻煩費力之間,可得與不可得之間,好像存有某種辯證的關係。
擁有cd 與其記憶的人,是幸福的,如果這些承載的媒介跟你的生活,產生了美麗或深刻的互動。
或許有一日,當科技進步到可以把音樂(或影像)的刺激直接輸入腦子時,mp3 files 或youtube video,也會變成懷舊的品項(nostalgia items)呢。
類比,數位,虛擬,音樂的面貌,人與音樂的關係,再走下去會是什麼?
日久生情,人對於記憶與物質條件鏈結的懷舊是不變的,對「新的取代品」的排斥亦然。
LP的重新風行,與類比聲音與操作方式的懷舊追尋,絕對密不可分。對Mingus而言,錄音帶的確比LP佔據了更多更長時間的記憶。可惜的是,一來卡帶播放的硬體已退出主流市場,二來以台灣濕熱的氣候的影響,軟體也早已不奈摧殘。可見要成為懷舊的一部分,物質條件相輔的「可保存性」有多麼重要。
科技越進步,年紀漸長時尤然,對前個時期的孺慕之情也會越強烈。快與慢之間,便利與麻煩費力之間,可得與不可得之間,好像存有某種辯證的關係。
擁有cd 與其記憶的人,是幸福的,如果這些承載的媒介跟你的生活,產生了美麗或深刻的互動。
或許有一日,當科技進步到可以把音樂(或影像)的刺激直接輸入腦子時,mp3 files 或youtube video,也會變成懷舊的品項(nostalgia items)呢。
類比,數位,虛擬,音樂的面貌,人與音樂的關係,再走下去會是什麼?
2008年1月20日 星期日
CD 滅亡進行式
CD要能有意義地生存下去,必須有下列的改善:輸出的聲音,藝術設計,包裝。它必須成為收藏者的品項,就像你購買gatefold 設計可打開的黑膠唱片,因為你想要那個經驗。作為實體,一片片塑膠存在的CD,完全是可以丟棄的,而且在未來新世界裡,是沒有位置的。我認為CD 終究會消失,而且相當邊緣化。實體化的商品,要保有任何價值,必須要值得擁有。
以上這段話,不是我說的,是來自 Atlantic 唱片的CEO在去年的訪談的一段節錄。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至少對非收藏家而言,CD 會像LP一樣,是多數人無法參與經歷的museum pieces。
在商言商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這位CEO先生,看到了CD這個市場的泡沫化危機。在多媒體(非只音樂), 多功用的、虛擬的、幾近免費的(multi-media, multi-tasked, virtual, and almost free) 的美麗新世界裡,只能專注做一件事的cd player,配上有形體佔空間,要多花錢的cd, 是相當落伍的象徵。
這表示什麼? 現在會看這樣 blog 的樂友諸君,都有那麼點吉珂德先生(Don Quixote)的精神。
以上這段話,不是我說的,是來自 Atlantic 唱片的CEO在去年的訪談的一段節錄。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至少對非收藏家而言,CD 會像LP一樣,是多數人無法參與經歷的museum pieces。
在商言商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這位CEO先生,看到了CD這個市場的泡沫化危機。在多媒體(非只音樂), 多功用的、虛擬的、幾近免費的(multi-media, multi-tasked, virtual, and almost free) 的美麗新世界裡,只能專注做一件事的cd player,配上有形體佔空間,要多花錢的cd, 是相當落伍的象徵。
這表示什麼? 現在會看這樣 blog 的樂友諸君,都有那麼點吉珂德先生(Don Quixote)的精神。
2008年1月19日 星期六
Gergiev 的LSO Live 馬勒預告
LSO Live 這一系列現場錄音,終於輪到新一任指揮Gergiev 身上,而且還是「新曲目」馬勒第六(SACD)。
近來Gergiev 與LSO 在Barbican Hall 演出馬勒交響曲系列,無論樂評與樂迷,都有愛恨交織的極端評價。從這點看來,第一、這次的六號錄音只是其他交響曲陸續發行(不一定是全集) 的序曲而已。第二、Gergiev 的Mahler 系列,勢必是極具爭議的話題作。
觀看某些樂評對本次現場錄音的評語,可看出有「飛快速度、神經質、強調刺激感」的共識。雖然我還沒聽過,不知自己會不會喜歡他的「異端」詮釋。不知如何,我的預感是,台灣的多數樂評應不會青睞如此「不可預測」且「脫離典範」的問題作。
BBC Radio 3 將從1 月28號開始,幾個晚上連續播出Gergiev 的馬勒第1, 3, 4, 6 號現場。之後的一週內,也都可以網上收聽,有興趣先嘗試的朋友,不要錯過這樣的機會。
近來Gergiev 與LSO 在Barbican Hall 演出馬勒交響曲系列,無論樂評與樂迷,都有愛恨交織的極端評價。從這點看來,第一、這次的六號錄音只是其他交響曲陸續發行(不一定是全集) 的序曲而已。第二、Gergiev 的Mahler 系列,勢必是極具爭議的話題作。
觀看某些樂評對本次現場錄音的評語,可看出有「飛快速度、神經質、強調刺激感」的共識。雖然我還沒聽過,不知自己會不會喜歡他的「異端」詮釋。不知如何,我的預感是,台灣的多數樂評應不會青睞如此「不可預測」且「脫離典範」的問題作。
BBC Radio 3 將從1 月28號開始,幾個晚上連續播出Gergiev 的馬勒第1, 3, 4, 6 號現場。之後的一週內,也都可以網上收聽,有興趣先嘗試的朋友,不要錯過這樣的機會。
2008年1月16日 星期三
Simple Twist of Fate
一向無法安於主流看法所謂的「巔峰」。這是為什麼我偏好Bruce Springsteen的Tunnel of Love,而不是Born in the USA 或Born to Run。傾心 Bob Dylan的 Blood on the Tracks,而不是Blond on Blond。 在前者,兩位樂手都細膩而淌血地寫下人生失落期的種種經驗。
多年前,有一段日子,我曾經不斷聽Blood on the Tracks,直到天明。
這首Dylan 的Simple Twist of Fate(單純的命運乖桀),可說是療傷級的經典。最近無意間在老家重拾Rolling Stone 的SACD sampler,才又勾起這首歌的完整記憶。先節錄歌詞的後幾段:
He woke up, the room was bare
He didn't see her anywhere.
He told himself he didn't care, pushed the window open wide,
Felt an emptiness inside to which he just could not relate
Brought on by a simple twist of fate.
He hears the ticking of the clocks
And walks along with a parrot that talks,
Hunts her down by the waterfront docks where the sailers all come in.
Maybe she'll pick him out again, how long must he wait
Once more for a simple twist of fate.
People tell me it's a sin
To know and feel too much within.
I still believe she was my twin, but I lost the ring.
She was born in spring, but I was born too late
Blame it on a simple twist of fate.
如同最後一段所言:
知道太多,感覺太深,是種原罪。
柏拉圖提過,一生當中,人一直在尋覓靈魂失散多年的另一半。這是Dylan歌詞中承受的負荷:直至分手,都仍認為對方是自己一半,不可分的雙胞胎。
多年前,有一段日子,我曾經不斷聽Blood on the Tracks,直到天明。
這首Dylan 的Simple Twist of Fate(單純的命運乖桀),可說是療傷級的經典。最近無意間在老家重拾Rolling Stone 的SACD sampler,才又勾起這首歌的完整記憶。先節錄歌詞的後幾段:
He woke up, the room was bare
He didn't see her anywhere.
He told himself he didn't care, pushed the window open wide,
Felt an emptiness inside to which he just could not relate
Brought on by a simple twist of fate.
He hears the ticking of the clocks
And walks along with a parrot that talks,
Hunts her down by the waterfront docks where the sailers all come in.
Maybe she'll pick him out again, how long must he wait
Once more for a simple twist of fate.
People tell me it's a sin
To know and feel too much within.
I still believe she was my twin, but I lost the ring.
She was born in spring, but I was born too late
Blame it on a simple twist of fate.
如同最後一段所言:
知道太多,感覺太深,是種原罪。
柏拉圖提過,一生當中,人一直在尋覓靈魂失散多年的另一半。這是Dylan歌詞中承受的負荷:直至分手,都仍認為對方是自己一半,不可分的雙胞胎。
2008年1月14日 星期一
Mendelssohn的絕對存在(absolute being)
說起Mendelssohn,既不像 Schumann 的心理劇,也非Mozart 的深入淺出。多數人對他,也只搖擺於「沒脫離過幸福」與「失姐之痛」的孟式傳記兩階段論而已。
今天只談他的一首交響曲,而且是「究極」這一級最深邃演繹。在1960年,死前數週的 Mitropoulos 與柏林愛樂的Salsburg Festival 實況錄音(Orfeo)。此處第三號交響曲,我不願以「蘇格蘭」這個聽來過於地方色彩的標題,來稱呼它。因為在Mitropoulos的魔力下,令人動容沉默的內境(inner soundscape),絕對不下一首Brahms或Beethoven。
第一樂章一開始,我們立即進入憂愁的深淵:哀歌的主題flow之間,動人的交錯次旋律載浮載沉,驚人的energy,始終「一道貫之」地穿透鞭撻聽者的靈魂。如果你覺得這是一個只有戲劇的衝力(dramatic drive)的版,且請你繼續聽下一個陽光普照的Vivace 樂章。可能是柏林與現場的先天優勢,讓這個速度拉快的加速快感,不只有停不住的momentum,段段生出色彩繽紛的表情。
慢板的開頭,不由得讓我想起Beethoven的第九慢板般的bittersweet 的精神悠游之處(spiritual repose)。 第二主題,反之帶著逆溪而上的堅毅頑強。末樂章讓 Mitropoulos 的狂氣完全釋放,可說是 unstoppable,又能引出各聲部的豐富對比建築感,將Mendelssohn的「輕盈, 小家碧玉, 青春」等刻板印象,全數掃回荒唐的音樂批評史裏。
同時,我也懷疑,若沒有Mitropoulos的全面 vision,與名器柏林愛樂無窮的可塑性(malleablility),來共構這樣級數的演奏,Mendelssohn 的作品只會被一再曲解。
這張CD,在今年夏天的Disk Union 試聽過,最後因覺得Orfeo台灣有代理而忍痛割捨,卻一直無法忘懷這首交響曲的神奇魔力。幸虧前天我無意在唱片行看見它的存在,才了結了一個缺欠的疙瘩。
補曲的Schonberg Variations 與Debussy的La Mer,也是不凡的名演,有機會再多聊。
今天只談他的一首交響曲,而且是「究極」這一級最深邃演繹。在1960年,死前數週的 Mitropoulos 與柏林愛樂的Salsburg Festival 實況錄音(Orfeo)。此處第三號交響曲,我不願以「蘇格蘭」這個聽來過於地方色彩的標題,來稱呼它。因為在Mitropoulos的魔力下,令人動容沉默的內境(inner soundscape),絕對不下一首Brahms或Beethoven。
第一樂章一開始,我們立即進入憂愁的深淵:哀歌的主題flow之間,動人的交錯次旋律載浮載沉,驚人的energy,始終「一道貫之」地穿透鞭撻聽者的靈魂。如果你覺得這是一個只有戲劇的衝力(dramatic drive)的版,且請你繼續聽下一個陽光普照的Vivace 樂章。可能是柏林與現場的先天優勢,讓這個速度拉快的加速快感,不只有停不住的momentum,段段生出色彩繽紛的表情。
慢板的開頭,不由得讓我想起Beethoven的第九慢板般的bittersweet 的精神悠游之處(spiritual repose)。 第二主題,反之帶著逆溪而上的堅毅頑強。末樂章讓 Mitropoulos 的狂氣完全釋放,可說是 unstoppable,又能引出各聲部的豐富對比建築感,將Mendelssohn的「輕盈, 小家碧玉, 青春」等刻板印象,全數掃回荒唐的音樂批評史裏。
同時,我也懷疑,若沒有Mitropoulos的全面 vision,與名器柏林愛樂無窮的可塑性(malleablility),來共構這樣級數的演奏,Mendelssohn 的作品只會被一再曲解。
這張CD,在今年夏天的Disk Union 試聽過,最後因覺得Orfeo台灣有代理而忍痛割捨,卻一直無法忘懷這首交響曲的神奇魔力。幸虧前天我無意在唱片行看見它的存在,才了結了一個缺欠的疙瘩。
補曲的Schonberg Variations 與Debussy的La Mer,也是不凡的名演,有機會再多聊。
2008年1月10日 星期四
Briliant 的蘇聯檔案系列:指揮家Gauk
Briliant 的蘇聯檔案系列實在值得喝采,這次10cd 的全集,主意居然動到「小咖」俄國指揮家Gauk的頭上。
一向對這些「前全球化」,被鐵幕隔絕的音樂家與樂團典式,相當抱有興趣。如此另類的錄音,也能豐富我們對Mravinsky, Kondrashin之外的俄國指揮風格的了解。
本特集的'大曲',包括Shostakovich的5號和11號交響曲、Katchaturian的Spartacus 組曲與第一號交響曲,Myaskovsky的第17號交響曲,Tchaikovsky的「四季」管絃改編曲、 Hamlet, Fate 序曲,Liszt 浮士德交響曲等。
不論是寶石還是"檸檬"(lemon),我會想第一個跳出來支持這樣怪異的小全集。
一向對這些「前全球化」,被鐵幕隔絕的音樂家與樂團典式,相當抱有興趣。如此另類的錄音,也能豐富我們對Mravinsky, Kondrashin之外的俄國指揮風格的了解。
本特集的'大曲',包括Shostakovich的5號和11號交響曲、Katchaturian的Spartacus 組曲與第一號交響曲,Myaskovsky的第17號交響曲,Tchaikovsky的「四季」管絃改編曲、 Hamlet, Fate 序曲,Liszt 浮士德交響曲等。
不論是寶石還是"檸檬"(lemon),我會想第一個跳出來支持這樣怪異的小全集。
2008年1月6日 星期日
Barbirolli 的馬勒第一
出差回來,時差調了許久,對時空的感覺還是極度混亂與片斷。人,不只是肉體,連靈魂都是脆弱的臭皮囊。
原本想介紹這次旅行的收穫,及心境上的轉變,只是一言難盡。留日後再敘。
一年新的開始的新鮮感與「生之喜悅」(joie de vivre),何處可尋? 個人的答案,就在這張1957年Halle的Barbirolli 馬勒第一。對 Barbirolli的馬勒,一直有「異端」之味,時好時壞,而且也沒有真正的傳人。溫暖、春風怡人、表現力框架稍小,旋律線交錯爬梳的歌唱性。首樂章結束前的彈性加速收尾,是十分適合我這杯茶的Mahler 詮釋。
從頭到尾弦樂組的血肉實存感,第三樂章的淡淡的哀愁與懷舊氣質,最後樂章的暢快凌厲,對人生的回首一瞥(last glance)中的不捨與熱切 。曲終人不散的感覺,與他的柏林第九,共同畫成一個動容的圓(come to a full circle)。
訂閱:
文章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