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8日 星期一

孤奇的 Nicola Matteis 與《四季》

mattei
















人常被緣份追著跑,一個因引出一大串連蒂的果實。最近一直遇到「歐洲流浪到倫敦」的巴洛克作曲家,Abel 與J.C. Bach 從德國轉戰到英倫生根,今天則邂逅這位與Purcell 同時代、來自Naples 小提琴家/作曲家 Nicola Matteis, 他一生流離顛沛,據說從義大利、歐洲輾轉到倫敦的路程,是靠雙腳一路走到的 (除了坐船跨洋那一段吧)。不過,這位怪客在兩三年後才漸漸受到注意,也才將Naples 的小提琴風格傳入英國。

之前曾介紹過斑馬牌 (Zig-Zag) 的盒裝片,後來特別注意到這位法國女提琴手 Amandine Beyer 所拉的Rebel 奏鳴曲。這位樂手,與她的老師Chiara Banchini 一樣,相當努力開發17,18世紀仍藏於深海的音樂明珠。看了Youtube上頭的影片 (另一個網路試聽的好管道與購片過濾器),發現這位17世紀作曲家off-chin、將提琴靠胸前肋骨「低位拉法」,與使用的和聲也極為詭怪,有些像是藍調樂常用的魔鬼音程 。這張狂野不羈的小提琴新曲目,無論如何都想找來聽聽。Linn Records 的網站,也有曲子的部份試聽服務,有興趣的樂友不妨直接感受一番。

除了Mattei 的提琴作品之外,Amandine Beyer 前一陣子也在Zig-Zag 灌錄了主流大咖的《四季》,被歐洲各國樂評視為「二十一世紀四季」的新典範。一樣從Youtube 找來的〈冬季〉顯示,她與Gli Incogniti 這個法國團的版,明顯與Biondi 目前已為主流的Vivaldi 之優雅、流動、練達 (suave and galant) 風格做出區隔,採用的是在最近Baroque 演奏常見的一聲部單一樂器 (OVPP, one voice per part),lean and mean 的attack (慢板倒還保留了恬靜長旋律線的甜美)、奈米化重組的無窮動感覺樂句,樂譜也使用與通用版有所差異的曼徹斯特大學的手稿版。時間與音樂樣式的浪潮,好像又擠壓出世代交替的新斷層。

Vivalmeyer

2010年1月16日 星期六

Orlando 狂亂病毒

orland















一個下午,從 Vivaldi 的 Orlando furioso (1727)、 到Handel 的Ademeto (1727)、再到Gluck 的Orphee et Eurydice (1774巴黎版),巴洛克後期歌劇的戲感與瘋狂、嫉妒與依戀等情緒,依序像病毒般狂燒蔓延。

Ariosto 的十六世紀史詩《狂亂的歐蘭朵》(Orlando Furioso),應該是巴洛克到前古典時期除了Orpheus 神話之外,最受歡迎的題材,從Lully, Rameau, Vivaldi, Handel, 到 Haydn 等大咖都端出過自己改良的菜色。Vivaldi 大幅改編原著的歌劇 ,1727年的版已經是第三度嘗試,其中多角關係的戀人與女巫師的抓對廝殺,與Mozart 《費加洛婚禮》、《女人皆如此》相較,更加混亂、更無法無天,Mozart 裡面的秩序恢復(restoration of order)、歡喜大結局相對顯得稚嫩 ( juvenile)。進入誘惑、魔法、遊戲後的世界,連設局的女巫師Alcina 或Angelica都無法控制。遊戲一開始,只能止於遊戲將止之處。

Orlando 是一個遊戲失序後,轉不回來的出軌靈魂,呼應了文藝復興運動以降,對於人性中瘋狂(madness)的病理學探究。也像極了八卦媒體社會版、或《藍色蜘蛛網》之類的肥皂劇當中,為愛失心瘋的角色原型。

Phillipe Jaroussky 所扮演的騎士Ruggiero 固然搶戲,還是敵不過第二幕結尾 的瘋狂場景。女低音所反串的聖騎士Orlando,被騙上了懸崖,被囚禁於洞穴之內,後來發現了被蠱惑背叛的事實,在此進入心神狂亂的狀態。第三幕裡,Orlando 完全爆發,精神錯亂像遊魂遊走,還把巫師Merlin 的雕像誤認為自己的情人。最後Orlando 雖恢復了理智,在拖著長尾巴的狂亂彗星席捲全劇之後,這個簡短突兀的牽強結尾顯然欠缺說服力。

Vivaldi 與 Handel 的最強項,其實不在他們的四季或水上音樂,甚至不是他們為了混口飯吃的所寫的聖樂或神劇 (Handel 曾經直接自白過),而是少人知曉流連、激情狂亂的巴洛克歌劇。

(下圖為 Gustave Doré 為史詩 Orlando Furioso 所作的插畫)

orland2

2010年1月15日 星期五

Uncertainty

確實從心裡不見了的東西,有可能自己回來嗎?

這張Walter Klien的鋼琴芭樂曲,全數為家喻戶曉的鋼琴小品,Beethoven 與Debussy的〈月光〉、Schumann的夢幻曲、Chopin的離別曲、Liszt 的 Liebestraume no.3。像是家門口到車站的路,再也熟悉不過的風景。

聽著聽著,好客愛樂阿姨的那部平台鋼琴又回來了,許久未謀面、也可能一輩子不會有交集的朋友們的笑容又出現了。笑談中討好別人的自己,也凝視著自己。

已不再把浪漫的曲子浪漫看待,離家出走的景致,像是愛麗絲的紙牌、在音符之間鮮明地一片片浮現出來,完全熟悉、也全然陌生。

美,不是因為距離與記憶,而是某個moment 所震盪出來的連鎖波動。你跟那些moments 與波動不可劃分、一起流動,也不知會被帶到哪裡。就像最後一曲〈月光〉裡、秋風掃落葉的 Presto agitato,you are agitated by the whirling and swirling presto。

太篤定的說詞,常是說給別人聽、經不起考驗的大話醉語,心裡可能是另一套故事。人可以掌握的到底是什麼? 可能只有 uncertainty。


klie

2010年1月13日 星期三

Otmar Suitner 辭世 (1922-2010)

father'smusi
從Blue97兄網誌得來的消息。出生於奧地利,在東德發跡的 Otmar Suitner ,於1 月 8日去世,享年87歲。

看到這則訊息時我相當驚訝,因為去年到德國一遊之時,看到即將在十一月《波昂舒曼音樂節》上映的Suitner 紀錄片《Nach der Musik》(英譯:A Father's Music,2007年,105分) 消息,還深覺扼腕。(上圖為電影宣傳照,Youtube 有預告片以及疑似其中片段可看,Suitner 指揮柏林國立管弦樂團 Beethoven 第五號最終樂章的完整演出。)

電影是由他曾經無法常見面的私生兒子Igor Heitzmann 所拍攝,內容是講他與分隔東西柏林兩個女人、兩個家庭的種種情事,其中有許多家族成員的訪談,並回顧Suitner 音樂生涯的「樂興之時」。上映及巡迴參展後,於2007 與2008年間,獲得世界各地影展(Leipzig, Lisbon, Tel Aviv, 韓國) 獎項無數,可惜沒有到台灣上演過。

去年其實有不少他的唱片想在這裡介紹, 尤其是他風馳勁速的Grieg 管弦樂唱片令我十分驚豔,只是苦無時間下筆。

先列出個人覺得代表性的CD discography (絕大部分為Berlin Classics/edel 或Denon 發行),其餘慢慢作精華的巡禮吧。

1. Beethoven: Complete Symphonies (Denon,卡帶時期的最愛之一)
2. Otmar Suitner: Legendary Recordings (Edel Box set,10cd,趕緊補貨吧,風雲)
3. Dvorak and Brahms: Complete Symphonies
(雖然有朋友警告過我,在日本Disk Union試聽Brahms之後,仍毅然決然入手)
4. Bruckner: Symphony no. 7
5. Grieg: 管弦樂曲集
6. Mozart: 歌劇魔笛全曲(RCA-BMG)
7. Wagner: 羅恩格林(只有選曲版,我認為是此劇錄音史最大的遺憾)
8. Humperdinck: 糖果屋全曲 (個人認為錄音詮釋皆稱完美 [我很少用這個字眼],Suitner 的巔峰之作)

他晚年為帕金生症所苦,一走或許是個解脫。在這就用《糖果屋》的歡樂美聲、happy ending,送大師一路好走。人生已落幕,人終曲不散。

唉,這下舊東德派的老指揮凋零殆盡,只剩下高齡的Masur 與Kurt Sanderling 兩人了。
suitn

2010年1月12日 星期二

比較的痛苦與樂趣

apprange
結婚後不久,有一次閒聊時,老婆說過一句話,讓我一直惦記著:「有執著的人,人生有趣味;沒有執著的人,人生有安逸」。

生活的事,我放下了許多執著,也逐漸欣賞她的寬容包納的人生觀。

在音樂上、以及其他還會執著的事上的比較計較,是我痛苦與樂趣的來源。如果在最執著的事上,能更放鬆放空,或許能換來更大的寬心與幸福?

人生苦短,你是傾向趣味、還是安逸?

這兩張圖,我都叫它「apprange」。
apprange2

2010年1月11日 星期一

我的Chopin年:真實的「缺陷」 vs.美麗的「錯誤」

chopon
近來反覆聽這張曾被我打入冷宮、Raumklang 發行的蕭邦,越發覺得疑惑,也很難下筆。深感能接受這樣聲音的Chopin的人,一百人當中,不知是否有一兩個?

如果蕭邦當時的鋼琴樂器的氣質與發聲特質是這樣的話,由唱片史所建立的Paderewski, Cortot, Rubinstein, Richter, Pollini, Argerich 等彈法風格與Chopin (甚至整個浪漫派鋼琴曲) 主流印象,事實上是建立在一個天大的誤會之上?

Chopin 作品用古鋼琴(fortepiano)來演奏,並非是錄音史上的創舉。這次的唱片是Raumklang 的《Leipzig樂器博物館原始樂器系列》 第二彈,曲目包括夜曲與Mazurka 選輯。其中的立論點基於Chopin 於1835年造訪Leipzig, 與Wieck, Mendelssohn 與Schumann交流,在音樂沙龍時演出可能使用彈奏的樂器。

Zvi Meniker 這位古鋼琴家/研究者是一個絕多數愛樂者都沒聽過的名字,目前是Leipzig Mendelssohn 音樂院的教授。他在唱片解說裡提出幾個論點來支持他為何使用這部 Trondlin pianoforte 的理由:

1) 我們所習慣的現代鋼琴與聲響,是1860年中期至後期才在音樂史中出現的產物。而Mendelssohn 死於1847年,Chopin 死於1849年,Schumann 1853年即停止鋼琴曲的創作。換句話說,他們在死前壓根兒沒聽過像 Steinway concert grand,採用金屬響板、高音亮麗、低音下沉雄渾「大腹」的聲音與表現特質。

2) Trondlin 這部琴在當時的歐洲,如 Vienna, Poland, Russia 等音樂聖地地都獲得相當的接受度與好評,可當作 Érard, Pleyel 古鋼琴之外的一種選擇 。

3) 蕭邦的華美繁複的伴奏音型在現代鋼琴上,常需要抑制才不會過度干擾到主旋律的行進。但以聲響較快消退、琴槌外覆較薄的古鋼琴演奏時,可以不混濁地按譜自然彈奏,保持聲部間的平衡。

4) Chopin 大量的連奏線(slurs) 與特別在譜記上仔細講究的踏瓣使用(pedaling),更適合pianoforte的特色。

為何究極聽Bach 管風琴,至少要聽過他同時代的Silbermann琴的錄音? 雖然不需獨尊一門,但是它能帶我們趨近Bach 所習慣或意圖的音色、規模、與音栓變化的獨特性。機械式風琴與電動式/電腦中控、反應迅速的新琴,有著全然不同的風味。

就像藍調歌手 Muddy Water 當時使用的吉他雖然插電,但有真空管amp與50年代 Bassman design之類溫暖但粗曠的特殊聲音印記,而非 digital amplification與電腦混音的結果。Chopin 創作靈感及所彈奏的鋼琴,也不是20世紀初開始,才全球化的Steinway。

原始樂器、performance practice與考據,不見得是音樂的全部。但是,你所喜歡的大聲、激昂、對比反差強烈且 full-body 的蕭邦 ,到底是誰,到底屬於哪一個世紀? 喜歡Chopin 20世紀的演奏樣式不是原罪,但是否可能接受些挑戰,不劃地自限地禁錮在自己熟悉的聲音?

Chopin年,倒不一定只能聽原始樂器(也至少還有一部2007年被發現,Chopin 於1848年最後擁有的Pleyel 古鋼琴),而是可以重新去瞭解其音樂的曲式、特殊音色與情緒觸感、以及21世紀的新典範可能,而不是活在了無新意的重發片或大堆頭全集的世界裡。反洗腦,重新抹掉腦中蕭邦的集體印象,重新評價思考「已熟悉的」舊樣式,或許是一種痛苦但需要的學習。

真實,如果不符合集體的腦中印記,是否要被「20世紀主流演奏慣例」之霸權所抹滅? 錯誤,如果是美麗的,我們便寧願活在被它洗腦的Matrix 世界?

2010年1月10日 星期日

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Abel 兩吃

AbePan
Carl Abel (1723--1787) 常被視為「Violin da gamba 最後大師」的說法(文豪Goethe所言),已受到強烈的挑戰;Graun、Hesse、Franz Hammer 至少在19世紀初仍然為gamba琴留下不少曲目,勉強延續著傳統。

不管時間順序為何,隨著18世紀音樂的古樂復興,與J.C. Bach這位倫敦室友音樂漸受重視的相伴效用,以及gamba 琴曲目的市場需求,Abel 的gamba 琴曲目近幾年受到樂界不小的注目。畢竟Bach 無伴奏能玩的把戲,已經被cello與古樂gamba 大師玩得差不多了,樂迷們進一步會好奇,廣泛的巴洛克時期應該還有許多同質優異的作品才是。

我所知的Abel gamba 琴獨奏曲目錄音,1990年代起有Denon的Wieland Kuijken 與CPO的Rainer Zipperling 錄過,可惜數量上只是點綴的一兩首。去年底靠著網購進了Glossa 這張《Abel: Drexel手抄稿全集》(手抄稿來源是Abel的知交兼gamba手 Thomas Gainsborough,上圖封面的畫,也是他幫Abel 畫的畫像局部),幾乎將Abel 的此類獨奏曲目全數收盡,共28首。後來又發現Hyperion也請來德國女提琴家Susanne Heinrich 灌錄了相近的曲子,收24首。這兩張「完整版」,都是近兩三年的發行,也都有相當美聲的錄音,來襯托gamba 的內省氣質。

Abel 與他的老師 Bach 的無伴奏比來如何呢? 在18世紀末葉,細膩敏感的gamba已經是強弩之末,重要性與能見度都已讓位給音量給大,聲底更飽滿,更適合沙龍或音樂廳的 violincello。風格來看,Abel 揚棄了對位的複音音樂, 強調旋律的美感、即興味、與行進的琶音和弦與 modality。Abel 不是Bach,也不需要像 Bach,反正已是末路狂花的gamba,就讓她說她想說的話、輕盈自由地飛翔吧。形式上不叫作「組曲」(suite),也不需硬把Allemande、Gavotte、Gigue 等舞曲全數綁架進來,就讓其中的各樣花兒自行獨立生長。

Hyperion 與Glossa 廠的兩張Abel 獨奏,走的是不同的路徑:前者的女gamba家Sussane Heinrich,先後是Zipperling與 Kuijken 的學生,走的是雄強詰辯的德式風味,重的是骨架上的清晰,運弓音色皆較飽滿;後者的義大利獨奏家 Paolo Pandolfo 是Savall的學生,也曾是Hesperion XX的團員,之前就聽過他的法國作曲家 Forqueray 的gamba 曲目,屬於點到為止、飄渺優雅一派,落弓也較輕柔,也更注重韻律上的靈活頓點。

北書以骨勝,南書以韻勝。兩位gamba 琴手,各自展現了Abel 既非巴洛克、亦不屬於正史觀點的古典主義一派,自成一家、形式上悠遊的「現代」魅力。

Gamba 琴粗細不等、靈巧飛舞的線條,揮灑時而憂鬱、時而明麗的光線,讓斗室間洋溢著向日葵般的生氣。

AbeHein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濕冷夜半的短歌

tast1













濕冷的夜裡,較能取暖的應該是弦樂、人聲、火熱的俄國管弦樂曲或salsa。今晚卻選了不合時令的長笛加豎琴之《短歌集》。在冬天夜裡的外頭,吃它兩大球冰淇淋,不過就同樣的感覺。

這張罕見「綠標」的 Berlin Classics 唱片 "Cavatina" (Musik für Flöte und Harfe),是去年在二手唱片行無意間看到的,由於一直在注意Tast 這位曾任柏林喜歌劇院長笛首席,一看到又是Berlin Classics 中較少見flute 與harp 的合作,二話不說就迎進了家門。

除了Rossini的行板與變奏( Andante con variazioni)與Ibert 的幕間小曲(Entr'acte) 之外,有許多沒見過的作曲家:Furstenau (Dresden 宮廷樂師), Bozza (法國印象派影響之作)Lauber (中世紀舞曲改編曲) , Bochsa (法國豎琴家),Badings(20世紀初荷蘭作曲家,專輯標題曲Cavatina 即為他所作)等,音樂性都非常優異,不會晦澀、也不會過度簡單無趣。最主要是Tast 優異的歌唱性與說書性格, 總能把故事說得引人入勝:該孤高抽象的、該空山靈雨的、該翩翩起舞的,都不會失了準頭。

女豎琴家Hanstedt 與Tast 同樣出身於Leipzig,於1977年成為 Berlin Symphony Orchestra的首席。演藝活動集中於舊東柏林這兩位音樂家意氣相投,縝密的合作真是天衣無縫,沒有火氣,像是極品的冰淇淋,吃不到一點的雜質雜味。

同一組合與Haenchen/ CPE Chamber Orchestra合作的Mozart 長笛豎琴協奏曲,是最近聽到版本中,最為同調細膩的感動詮釋。我強烈懷疑這組duo 可能是夫妻或(舊)情人,可惜在網路上找不到佐證。

小品的唱片何其多,但要有創意,又有豐富不絕樂思、獨到味道角度、百聽不膩的作品,數量其實甚少。外行聽得到熱鬧,內行又聽淂到門道,這是小品短歌藝術的最高理想境界。

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

《Volodos 在維也納》

voloVien
Volodos 這位鋼琴家唱片產量不多,卻是極少數我會持續追蹤的新片。在舞台上,這位憨直的鄰家大哥,表演只會在鍵盤上,而不會用臉與身體「唱大戲」。睽違超過兩年半前的Liszt Recital,終於即將推出 Volodos in Vienna 這張新作,音源來自2009年春天在維也納著名的Musikverein廳所舉行的獨奏會, 是兩片裝的套裝 SACD,且會同時發行現場的 DVD 與blueray disc。

曲目如下:
Scriabin: Prelude Op. 37/1, Prelude Op. 11/16, Dance languide Op. 51/4, Guirlandes Op. 73/1, Sonata No. 7 Op. 64
Ravel: Valses nobles et sentimentales
Schumann: Waldszenen Op. 82
Liszt: Dante Sonata

Liszt, Scriabin 與Schumann 都是Volodos 擅場的作曲家,他浪漫化並不過度,技巧驚人卻不急於賣弄。他自然流利的 rubato 而感情真摯的風格,讓這些「魔性」作品,多一些詩意與血肉。

我尤其期待他的 Schumann 的《森林景象》,這套組曲具有尋幽探秘的浪漫主義連篇故事發展,又有多樣反差情緒的私密細語:從開頭Eintritt 的悠然入林,〈孤獨之花〉微笑中絲許輕愁的詠歌,〈預言鳥〉(prophet bird) 的奇異和聲與神秘主義,到〈狩獵之歌〉的頑固節奏,〈告別〉旋律伴奏時而集中同一手、長旋律線類藝術歌曲特質之結尾。此曲在Arrau 的指下,理性清澈中有沈重牢固的 anchor;不知在Volodos 的指下, 這些色彩與心境之對照(contrast in mood and color)會以何種風格來鋪陳?

而很少有令人滿意的Liszt 《但丁奏鳴曲》,也希望能延續上一張專輯特色,以遊刃有餘的技巧與耐心的推鍊,淋漓盡致地呈現交錯於單樂章內部的地獄與天堂之音畫。

2010年1月4日 星期一

不斷長大的夢境

faurball
像是拆解不完的青春之戲,Faure 的 Ballade,有兩種夢境的敘事法:一是獨白囈語、自問自答的獨奏; 另一則是讓說書人漫步在鋪著綿密層次的雲端之上之外。

自己喜歡的是後者的協奏版本:最開頭,鋼琴的旋律合著不經意的跺步,穩定的左手pulse,幾乎感覺不到的弦樂低吟,更察覺不到秀麗的長笛將悄悄浮上畫面,跟蹤在鋼琴後頭唱卡農。

管弦樂的冷靜與美,被漸漸激動的鋼琴打皺了一池春水。眼看著管弦樂也隨之起舞,teasing piano 的琶音與裝飾音型又若無其事地走回夢的世界,躊宁游移。

「到底要帶我走到什麼地方去呢?何時才能放下對方寄放在心裡的那顆石頭?」鋼琴獨奏在來去之間,始終是有月光灑落一地的、毫不曖昧神秘的清澈。直到最後的coda,鋼琴才在吹捲起炫目的雪花後,像夜裡的一場霧一般,說散就散。

上面不過是印象式的、敘事軌跡上的描述。更加主觀且揮之不去的感覺 (affect),是一場夢者無法控制、不斷長大延伸、結束前一刻還看不到盡頭的夢境。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異色仕女圖

colorlov
新的一年的第一天,終於能忙裡偷閒出了個門。去吃了迴轉壽司,買了新的手沖壺,換掉生了點銹的舊壺。另外,進了兩張新片,都是之前沒有接觸過的新素材,封面恰巧都是亮眼的美女圖。

Terry Callier ,是最近迷上的一位出身芝加哥的民謠靈魂樂男歌手。這張What Color is Love,是他的第三張專輯 (1972年),原來的黑膠音源是Cadet 廠發行,現在全落到 Verve 手上。

Folk-soul 這一個 genre,本身是個奇怪的矛盾。Soul 本該黑色或深紫色的、豪華、都會世故的、嘶聲吶喊的; folk 感覺是淡咖啡色、有泥土味,直接、樸素的,兩者類型取向之間有著基本的衝突點。

然而,在沒有適當字眼來描繪Terry Callier 的風格時,folk-soul 算是可接受的一種不精確。他既是「我口唱我歌」的 singer-songwriter,可風花雪月,也處理社會與政治議題,這點符合 folk 的原創自創定義。聲音的表現,也有別於同時期的Motown, Atlantic 唱片的靈魂歌手(Marvin Gaye 或 Donny Hathaway) 。低音更深沉,不誇示轉音,偏向不多修飾的素人風。編曲略偏爵士,固然還是用到 70年代的 lush strings and mellow horns,風味卻是較為灰色、輕靛藍色的。

如果喜歡直接影響平井堅的 Donny Hathaway,或可更進一步來欣賞這位低調卻真摯動人的歌手。包括What Color is Love 在內,現在他已有兩張 Verve Originals 系列的 CD,可以在博客來訂得到。

另外一張也是剛出爐的新片,波蘭當地音樂家擔綱演奏、波蘭女作曲家Bacewicz 的小提琴協奏曲唱片 (Chandos 廠), 之前在網路上試聽過片段。這些曲目應該都是首度錄音。在巴黎進修時專攻小提琴與作曲的Bacewicz, 為小提琴曲目留下許多的佳作:總共寫了首7 首協奏曲、五首奏鳴曲, 還有不少的零星小品。這張唱片收錄的是第1, 3, 7 號小提琴協奏曲,分別代表她三種風格:後浪漫表現主義、巴托克式溫柔加野性民謠混搭風、 Penderecki 與Gorecki 前衛主義語言與即興風。Chandos 錄音的優異, 讓人可以輕而易舉地拾得小提琴的細微動態,及與大型編制樂團的互動。

女小提琴手 Joanna Kurkowicz 在解說裡特別提到,因為作曲家本身就是小提琴高手,這些作品以提琴的技巧、手法與聲響特質而言都相當成熟,拉來特別過癮。

Bacewicz 曾經自嘲自己的疾言快行的「才能」:說話急、行動快,似乎體內裝了看不見的微型引擎。這些協奏曲中,慢板中雖然有神秘且溫柔細語的部分,快板急板卻反應了這樣人味的癖性,彗星尾巴般奔放且狂野的銀色光芒。

baceviol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