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反覆聽這張曾被我打入冷宮、Raumklang 發行的蕭邦,越發覺得疑惑,也很難下筆。深感能接受這樣聲音的Chopin的人,一百人當中,不知是否有一兩個?
如果蕭邦當時的鋼琴樂器的氣質與發聲特質是這樣的話,由唱片史所建立的Paderewski, Cortot, Rubinstein, Richter, Pollini, Argerich 等彈法風格與Chopin (甚至整個浪漫派鋼琴曲) 主流印象,事實上是建立在一個天大的誤會之上?
Chopin 作品用古鋼琴(fortepiano)來演奏,並非是錄音史上的創舉。這次的唱片是Raumklang 的《Leipzig樂器博物館原始樂器系列》 第二彈,曲目包括夜曲與Mazurka 選輯。其中的立論點基於Chopin 於1835年造訪Leipzig, 與Wieck, Mendelssohn 與Schumann交流,在音樂沙龍時演出可能使用彈奏的樂器。
Zvi Meniker 這位古鋼琴家/研究者是一個絕多數愛樂者都沒聽過的名字,目前是Leipzig Mendelssohn 音樂院的教授。他在唱片解說裡提出幾個論點來支持他為何使用這部 Trondlin pianoforte 的理由:
1) 我們所習慣的現代鋼琴與聲響,是1860年中期至後期才在音樂史中出現的產物。而Mendelssohn 死於1847年,Chopin 死於1849年,Schumann 1853年即停止鋼琴曲的創作。換句話說,他們在死前壓根兒沒聽過像 Steinway concert grand,採用金屬響板、高音亮麗、低音下沉雄渾「大腹」的聲音與表現特質。
2) Trondlin 這部琴在當時的歐洲,如 Vienna, Poland, Russia 等音樂聖地地都獲得相當的接受度與好評,可當作 Érard, Pleyel 古鋼琴之外的一種選擇 。
3) 蕭邦的華美繁複的伴奏音型在現代鋼琴上,常需要抑制才不會過度干擾到主旋律的行進。但以聲響較快消退、琴槌外覆較薄的古鋼琴演奏時,可以不混濁地按譜自然彈奏,保持聲部間的平衡。
4) Chopin 大量的連奏線(slurs) 與特別在譜記上仔細講究的踏瓣使用(pedaling),更適合pianoforte的特色。
為何究極聽Bach 管風琴,至少要聽過他同時代的Silbermann琴的錄音? 雖然不需獨尊一門,但是它能帶我們趨近Bach 所習慣或意圖的音色、規模、與音栓變化的獨特性。機械式風琴與電動式/電腦中控、反應迅速的新琴,有著全然不同的風味。
就像藍調歌手 Muddy Water 當時使用的吉他雖然插電,但有真空管amp與50年代 Bassman design之類溫暖但粗曠的特殊聲音印記,而非 digital amplification與電腦混音的結果。Chopin 創作靈感及所彈奏的鋼琴,也不是20世紀初開始,才全球化的Steinway。
原始樂器、performance practice與考據,不見得是音樂的全部。但是,你所喜歡的大聲、激昂、對比反差強烈且 full-body 的蕭邦 ,到底是誰,到底屬於哪一個世紀? 喜歡Chopin 20世紀的演奏樣式不是原罪,但是否可能接受些挑戰,不劃地自限地禁錮在自己熟悉的聲音?
Chopin年,倒不一定只能聽原始樂器(也至少還有一部2007年被發現,Chopin 於1848年最後擁有的Pleyel 古鋼琴),而是可以重新去瞭解其音樂的曲式、特殊音色與情緒觸感、以及21世紀的新典範可能,而不是活在了無新意的重發片或大堆頭全集的世界裡。反洗腦,重新抹掉腦中蕭邦的集體印象,重新評價思考「已熟悉的」舊樣式,或許是一種痛苦但需要的學習。
真實,如果不符合集體的腦中印記,是否要被「20世紀主流演奏慣例」之霸權所抹滅? 錯誤,如果是美麗的,我們便寧願活在被它洗腦的Matrix 世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真的好巧喔
回覆刪除昨夜一夜雨
讓我想聽蕭邦
我選了某位大師的一套夜曲黑膠
一連19首聽完
心裡直納悶
"這真的是蕭邦心裡的夜曲嗎"?
強而有力的即興奏法否決夜曲中的冥想成分
跟您這套古樂版大異其趣
最近忙,這套唱片稍後再寫,到時再麻煩請您補充~~
倒不是要一耙子否決這些家喻戶曉的大師,我還是喜歡欣賞許多past masters的Chopin。
回覆刪除重點是,大師的典範,不該塞住我們的耳朵,遮蔽我們欣賞其他典範的優異之處。「另類」的典範,可以重新提醒我們Chopin音樂的面貌為何,夜曲要說的又是甚麼,「夜」到底長得什麼樣子。
咦,好奇是哪一套,會不會是Rubinstein、還是上面沒提到的Franco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