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31日 星期四

貝多芬交響曲的第一套全數位SACD

bbsacd.jpg
這是研發SACD的Phillips 所發行,由荷蘭樂團Residentie Orchestra 錄製的,第一套全數位的貝多芬交響曲SACD。

在網路上鮮少見到關於這套錄音的討論,現在可能也不是很好找了。當時在1200元一套的低價下的誘惑購入後,也一直沒好好聽過。今天為了測試新的player,終於有機會好好把它細細品嚼一番。

除了第九號想要捕捉現場的熱力之外,其他都是studio 作品。這個錄音的特色在於,修正主義的period training-informed practice的基調。指揮Jaap van Zweden 和the Residentie Orkest 的組合,沒太多Toscanini 的咄咄逼人的張力,也沒有Furtwangler 的暗部特寫,這個大致沒啥陰影的演出,有十分紮實的樂團紀律,來引出年輕活力的直率。

在探究Beethoven symphonic writing新意及歌唱性,及呈現非自我誇耀的細節的層面上,此版仍有自成一家的 vision。再加上自然,乾淨且強弱音的動態分明的Phillips 錄音,這是獻給不迷信大師、不嗜重口味、不帶偏見樂迷的貝多芬。

先警告一下,會覺得這個演奏過於溫吞、或缺乏特色的人,一定大有人在,尤其在只聽一次的情況下。你也可能會懷疑,灑滿和恂陽光的鬱金香園適合貝多芬嗎? 這要你自己親身去走走,再來判斷吧。

值得一書的是,這錄音裡面的弦樂表現,兼具美與自然的頂尖活生感,大大地炫燿了SACD與Phillips風格的強項。

2006年8月29日 星期二

BB King 的現場魔性

bbking.jpg
這篇文章,算是與大羅blog上討論所催生的。

請暫時忘了他近年來幾乎唱爛的blues anthem"The Thrill is Gone",BB King 早期包括60, 70年代MCA的錄音室裏的他,絕對夠藍夠黑....
圖中的 Live in Cook County Jail (Chicago區的監獄)(MCA) 這張1970年音樂會實況錄音,有諸多獄友對來這觀禮的司法官員、典獄長等人的叫囂,對藍調根源苦悶的感同身受和出聲應合,絕對值得想進入BB King 或modern blues 的世界的樂迷優先收藏!

如果以近十年的錄音室作品與保守製作來看,BB King 的確似乎寶刀已老,但在現場的他,就像一夫當關的老將,將整個R&B大樂團完全鎮住了。

好幾年前,我去現場聽湖畔藍調音樂祭,那一場(沒有發行cd)他是唱壓軸,在Robert Cray, Buddy Guy 可怕的激情熱演後,我本也懷疑BB哪有可能超出這兩人的表現。不過,他一帶團出現,那種超藍的氛圍就如烏雲罩頂般罩滿全場! 沒錯,這位老獅王的吉他並不超技,但他音色和情緒的各種range與調配,讓你覺得,即使台上只有他和他那把Lucille 吉他,你也會沉醉在他的魔性之下!

我十分懷疑,有沒有錄音能真正完全捕捉B.B. King 按揉吉他各種tone的微細變化與魔力!

至少至少,你可以用力把這張CD扭大聲,有LP或真空管機更好。把燈關掉,細聽那似乎流行地取巧,又深指人心的湛藍。

(P.S. 今年八月20號的芝加哥的大報Chicago Tribune 還有一篇樂評,以"the thrill hasn't left the building" 為標題,大讚前一週末Ravinia Festival在16000名觀眾前,BB 寶刀未老的表現英姿。詳見 http://metromix.chicagotribune.com/reviews/critics/mmx-g7p2chjtp.10aug20,1,4395703.story)

也算Pachelbel 的卡農

如果你喜歡HIP (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的演奏,或許你也喜歡這隻video 對於古樂演奏樣式中,不以總譜為神祇的神遊自在的一種致敬。

正襟危座的古典迷,請勿點入觀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9c9_1HcAFk

感謝好友布魯斯先生的牽線連結。

2006年8月28日 星期一

從"華納「放棄」古典部門"一文談起

ligeti.jpg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eldec, Finlandia,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and Apex等廠牌) 可能縮編這件事,先是在Gramophone 被披露。古典部的運作,預計會收至旗下的Rhino部門。

重組後的華納,可能對古典部只有流行樂部門收益的2% 這件事極為在意。據Wes Phillips 的內部消息指出,尤其在與AOL合併之後,重新編組裁員時,把一些唱片公司背景的人裡頭, 了解在乎音樂或古典樂的人也從決策部門裁掉。

另外一個消息來源也指出,這十年來,華納古典其實曾推出了許多佳作,包括Ligeti 系列,和Pierre-Laurent Aimard 的Beethoven 協奏曲全集等等,這些製作都需要大廠牌的奧援,獨立廠牌是很難做得到的。

Wes 還引用Lebrecht 所談過的:「古典樂曾經是這些企業的主要資源。The Beatles 如果沒有Abbey Road 在交響樂這方面的專業知識,可能無法製造出他們獨特的精緻流行之聲。其他的後起之秀也從Bach, Beethoven, and Brahms的嚴峻規律和數學般邏輯裏,受到諸多的洗禮。」

如果在華納古典收攤後,只會剩下 EMI, Sony-BMG, and Deutsche Grammophon/Decca 三大廠牌,而營業額可能超過這三大的 Naxos 只被認為是獨立廠牌。Wes Phillips 認為,傳統大型唱片行(old deep-catalog brick-and-mortar retail store)這個通路的崩解,對古典樂的殺傷力,遠超過流行樂或爵士樂。他以 iTunes or Amazon 為例,要找到某些古典曲目的特定版本,在meta-data 上隨意搜尋,可說是像玩俄羅斯輪盤一樣碰運氣,難上加難。

最後,他補上一個難解的弔詭。現在「消費」古典音樂的場所,好像多是在音樂廳之類的表演地; 但是,如果觀眾本來就不從唱片上聽古典樂,又怎麼會有意願上音樂廳 ? 他預言古典唱片市場的萎縮甚至消失不見。

愛樂的你/妳,又是怎麼看待這個雞生蛋, 蛋生雞的問題呢? 從台灣實體唱片行在財團的併購下,質與量的猝減,這個可怕的distopia 會不會真正來到呢?

(圖為質量均優的Ligeti Project 第一集的cd 封面。)

2006年8月26日 星期六

Suske Quartet 的Beethoven 四重奏全集

suske.jpg
這個東德Berlin Staatskapelle出身的Suske Quartet,在70至80年代的Beethoven 全集裏,還一併收了早期的三重奏。

以台灣的超低價版的定價,很有本錢與市面各新舊名盤一爭高下。他們的ensemble work,異常地堅若槃石,線條是細了一點,不過對Beethoven 來說,少點贅肉,緊實的聲部對話就能活靈活現。

此全集最主要的特點是,這四把樂器,好像是由一個人的mastermind 發出一般,單向意志力所貫穿的音色也相當純淨漂亮。

最近收了不少不同年代時期錄製的Beethoven complete quartets,有50 年代的Budapest、90年代的Takacs。比起前兩者的溫文儒雅及迷濛幻想風,這個Suske全集兼有戲劇張力又自然不做作的魅力。

如果你還意猶未盡的話,Berlin Classics 廠還有同樣由Karl Suske 帶領的Mozart Quartets, Trios, violin sonatas 可讓你繼續流連忘返。要求孤高一點的話,Karl Suske 的Bach 無伴奏,可更私密地陪你獨釣寒江雪。

2006年8月25日 星期五

Monk 的荒城之月

monk.jpg
Monk 在CBS 的日子,不知是否受到製作及錄音班底的影響,常有極為sober清明的表現。

其中一張絕對可稱經典的 Straight, No Chaser,經當時製作人Teo Macero七刪八砍之後,還是留下52分鐘強的超長LP。96年的 CD reissue 中,找來敵營Riverside 廠牌的Orrin Keepnews 製作,來還原那橫跨1966, 1967兩年,三天的sessions 中留下的原汁原味, 最後的成果是cd length 的 76分鐘。

現在,唱盤剛好播到第四軌的荒城之月(原先只叫做Japanese Folk Song),Monk 把原來的超緩慢的、五音階民俗味去褪,小調的藍味染深。 常被underrated 的貝斯手Larry Gales,還秀了一大段低調但深沉的牛筋solo。這首16分鐘左右的曲子,當然也留下Monk 先生無意識的鬼叫。

兩首獨奏This is My Story, This is My Song 和Between the Devil and the Deep Blue Sea的表現,在這專輯裏,完全被ensemble work 的曲子的火花四射所搶光鋒頭。喜歡這位七魂六魄短缺大師的solo 作品,請自行尋找Monk Himself 或CBS 的solo 專輯。

清醒現世時的Monk 適合率眾共舞,靈魂出竅時才好對影獨酌。

2006年8月24日 星期四

Boulez 的Ravel 點描技法

ravel.jpg
不少的樂評認為Boulez 指揮的法國音樂,在錄音及詮釋上,DG 都遠勝過CBS。

Boulez 的CBS 的cd轉錄,或許是罪魁禍首。LP上來聽的話,早期Boulez 的凜冽與點描(Pointillistic)技法就發揮的淋漓盡致,那種從黑幕背後黜然延伸出的風景,令人回味再三。90年代 的DG版Ravel 在我看來,可能多了些人的體溫,及樂團的超技。但是,若要尋人味的話,我就去直接找Barbirolli, Giulini, 甚至Karajan算了。

日前剛重發的低價版Sony 4cd-set,把早期的Boulez 指揮 Ravel 之聲,近乎全數收錄(也包括了Entremont 彈的左手協奏曲)。要領略Boulez 的瘦到只剩骨架,冷到去了人的體味的現代音樂法式神韻,就趁早珍藏吧。

早期的Boulez 是寒冷又類比的,充滿contradictions,一片遠望的evocative 的寒帶林。跟冰箱是相反的,此時的Boulez 音樂哲學,外面是冷的,但裡頭溢滿溫熱的曲子的 ebbs and flows。

2006年8月22日 星期二

令人好奇的馬勒第八

mahler 8.jpg
美國的音響雜誌Stereophile 有時會出現一些對台灣主流觀點來說,匪夷所思的評論。他們不迷信大師,沒有非德奧法不夠格的偏見,也不對某些樂團或廠牌有過度死忠崇拜的傾向。不管你贊成與否,這是可以攻錯的他山之石。

七月份的Recording of the Month,樂評者Robert Levine給了這個版本的馬勒第八許多捧上天的稱讚,說他超越了EMI 的Tennstedt,這CD 不是新的Rattle或Nagano大廠錄音,甚至也不是SACD或DVD-Audio等發燒錄音,而是許多人不放在眼裡的Wit 加Warsaw National Philharmonic Choir & Orchestra 在Naxos這個組合。

Levine 歸納出幾個特點:1) 不像有些數位錄音(以Tilson Thomas 的馬勒第三為例),過分強調單獨樂器或聲部的「特寫」(spotlighting),而是有整塊肌理的seeming effortlessness。 2)錄音捕捉到這個作品的龐大與鉅細靡遺,包括舞台後的銅管群、管風琴、合唱群的對位細節。 3)弱音及微動態(microdynamic)的呈現。例如,在第二部開頭,似乎從月球表面傳來的中多重的極弱音,鈸的輕擊、高音部弦樂的顫音,以及接連而來的低音弦樂撥奏。

事實上,在讚揚Wit 的中道與內在力道的同時,他還順道批了Nagano 的過度肉麻的官能性(overt, almost embarrassing sensuality) 和 Simon Rattle 包裝膚淺論點的狂飆張力(whip-smart "tension") 。

我不知Naxos 是否給了Stereophile什麼好處,Levine的最後評語是: 'I own seven recordings of this work, and I now feel as if this one is enough. It isn't missing a thing."

話說回來,The Absolute Sound 和台灣的音響論壇不也推薦了一些Naxos 的唱碟? 最少在錄音方面,這些音響雜誌不可能隨意自砸招牌吧?

無論這個錄音演出是否真有那麼神奇,我是會去找來聽聽的。至少至少,你可以試著探究出某種美國觀點的音響及音樂理念。

2006年8月19日 星期六

Richter 50年代協奏曲集(Andromeda)

richter.jpg
這套由Andromeda發行, 號稱以24bits/96kHz轉錄的Richter 早年協奏曲集,收了Moscow 和Prague 的四首經典協奏曲:分別是Beethoven 三號(54', Moscow), Schumann(54', Moscow), Brahms二號(50', Prague), 和Tchaikovsky 一號(54', Prague)。搭配樂團與指揮如下:

Beethoven:Piano Concerto No. 3 in C minor, Op. 37
(USSR State Symphony Orchestra, Hermann Abendroth)
Brahms:Piano Concerto No. 2 in B flat major, Op. 83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Kyrill Kondrashin)
Schumann: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54
(Moscow Radio Orchestra, Alexander Gauk)
Tchaikovsky:Piano Concerto No. 1 Op. 23
(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Karel Ancerl)

Richter 在50年代前期,還未受到太多的西方經驗及演奏典範之洗禮,從這些協奏曲錄音觀之,可發現以下特點:
1) 一器呵成的速度感裏的顆粒均質:像一個快速跑者,在急速中仍保有每個步伐的穩定度與impact,如Schumann中第一樂章的第二動機的呈現。
2) 已有確實浮現的結構感,雖比後期的規模小,雕琢的幅度也相對低 。
3) 獨特的超長歌唱拱門般樂句(arching line and phrasing),而且不只是在慢板裏的長旋律。
4) 黑白monochrome chiaroscuro與音粒的大小層次感,但無Horowitz 般繽紛的調色盤的絢爛音色。
5) 行雲流水的自在感與靈動,可於柴一的第三樂章中聽到,不用強力敲鍵達成的氣韻。

2006年8月18日 星期五

個人偏愛的傑利畢達克兩套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

celi2.jpg
celi.jpg
傑利畢達克DG這套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本來是Gramophone 推介之下買的,買下後一聽實有驚為天人的感覺。速度的設定上,沒有EMI 版的沉溺迂迴,仍是有大塊文章的格局及充沛的能量感。錄音方面也沒有廣播錄音的粗糙的感覺,具有一氣呵成的整體感。

前日無意間在書房發現,由大師帶領 Orchestra Sinfonica di Milano della Radiotelevisione Italiana 由Europa Musica(Frenquenz)發行的59年現場(風衣版?)布拉姆斯交響曲全集,這是在二手書店Half Price Books 購得的5塊美元特價品。

許久未聽之下,直接把第一張第一號推入唱盤。詮釋上,沒有Klemperer 版巨人般堅如盤石的耿毅,也不是廉價的如泣如訴,有山雨欲來的外張內弛,及綿綿不絕的narrative drive。第二號呢,不特別有田園風的感覺,偏向娓娓道來的從容不迫。這時的Celibidache 可以如蟬翼般輕盈和柔軟,有別於後來的禪學大師般中的玄妙風格。以自己現在的 frame of mind,我比較偏好前者的微風徐徐,尤其是二號和三號。第三號中的著名慢板,不搞悲情,understated and dignified。錄音雖然原始,屬於可接受的自然平衡mono。

這套59 年版可說是Celi 最為relaxed 的一套Brahms,也是個人目前與 Furtwangler(EMI) 與Abbado 並列首選的Brahms交響曲全集錄音。

P.S. 原來Frequenz 所出的cd封面,網路上一時找不到,上圖為Living Stage 出的新版封面。

2006年8月16日 星期三

丹麥皇家劇場管弦楽団歷史名盤10cd-set

Danish theater.jpg
以超低價系列著名的Documents廠牌,以往都是出一些大指揮家、名獨奏家、Jazz 歷史老錄音的大拼盤為主,往往來個10cd 兩千日幣內的破盤價。

但資深愛樂者的concern 往往是,已經有了Bird 的諸多錄音,買下去可能只有3張左右cd 是新的內容,to get or not to get, that is the question。

類似這樣的新企劃,就讓人耳目一新了。啥,丹麥皇家劇場管弦楽団(Orchestra of Danish Royal Theater)的10cd-set,是不是又是那些b-stock 小樂團小指揮的,拿來騙普羅大眾的mediocre 劣質東東? 請你看一下曲目和年代(會翻譯的我盡量翻),流流口水吧!

CD-1:
・ロンビー:幻想曲『夢の光景』 Samuel Levysohn(指揮) 録音:1947年
・Nielsen:Aladdin 組曲 エミル・リーセン(指揮) 録音:1935年
・Delibe Coppelia:『コッペリア』より
・ゲーゼ:『伝説』
・ランゲ=ミュラー:『ルネッサンス』 op.59
・Nielsen:劇音楽『母』序曲
・エンナ:『マッチ売りの少女』序曲
・デュピュイ:“Ungdom og galskap”序曲
・Swenson:祝祭ポロネーズ
・リスエア:『乳と蜜の流れる土地』
 ヨハン・ヒュエ=クヌートセン(指揮)
 録音:1925-40年

CD-2:[戦時下の録音集]
・ランゲ=ミュラー:『昔むかし』・リスエア:カルトシルニ op.36
 ヨハン・ヒュエ=クヌートセン(指揮)
・Weber:Oberon 序曲・Grieg:Two Elegies Sv. Chr. Felumb(指揮)
・ヘンリケ:鍛冶屋のヴェロン・Nielsen: Helios 序曲・Nielsen:弦楽のための組曲
 Thomas Jensen(指揮)
・Saint-Saen: Rondo and Capriccioエミル・テルマニー(vn) Thomas Jensen(指揮)

CD-3:[指揮:ゲオルク・ヘーベリ]
・ランゲ=ミュラー:『昔むかし』・ゲーゼ:『オシアン』序曲
・ロンビー:幻想曲『夢の光景』 録音:1946年

CD4:[指揮:Egisto Tango]
・Mozart:Marriage of Figaro 序曲, ・Mozart:レ・プティ・リアン
・Mozart:交響曲第39番 K.543・Haydn:Serenati
・Weber:『魔弾の射手』序曲・ボルディヌー:“The Kalif from Bagdad”序曲
・Bizet:Carmen 組曲より・Mascaglini:鄉間騎士間奏曲
・Berlioz:ラコッツィ行進曲・マイアベーア:『預言者』序曲
 録音:1943-50年

CD5:[指揮:Egisto Tango]
・Rossini:『泥棒かささぎ』序曲,『セミラーミデ』序曲, William Tell 序曲,セビリャの理髪師』序曲
・Mendelsshon:『真夏の夜の夢』序曲&Scherzo
・Verdi:『椿姫』第1幕への前奏曲・『シチリア島の夕べの祈り』序曲
・Nielsen:交響詩『サガの夢』, Maskerade序曲; 録音:1942-47年

CD-6:[指揮:丹麥国王Frederic 9世]
・クーラウ:『妖精の丘』序曲・ロンビー:幻想曲『夢の光景』
・ロンビー:アウゴスト・ブルノンヴィルに捧ぐ
・Schubert:交響曲第8番『未完成』

CD-7: [指揮:John Frandsen]
・Schubert:交響曲第5番; ・Weber:『魔弾の射手』序曲
・Nielsen:Clarinet協奏曲(clarinet: Louis Cahugac)
・タープ:『ジェリコの戦い』 op.51・タープ:Mit Dukketeater
・リスエア:王のモニュメント・リスエア:Targutisk Dans

CD-8:[指揮:Nicolai Malko]
・Prokofiev:組曲Love for Three Oranges・Haydn:交響曲第100番『軍隊』
 録音:1951年
[指揮:Pierino Gamba]
・Beethoven:Egmont 序曲; ・Dukas:『魔法使いの弟子』,録音:1951年
[指揮:Edwin Fischer]
・Mozart:交響曲第35番,  録音:1954年

CD-9:[指揮/Piano:Edwin Fischer]
・Mozart: Piano協奏曲第24番ハ短調; 第22番変ホ長調, 録音:1954年

CD-10:[指揮:Otto Kemperer]
・Beethoven:Leonore 序曲第3番; ・Mozart :交響曲第29番;・Brahms:交響曲第4番
 録音:1954年

有Malko, Edwin Fischer, Klemperer 等人加持,又有丹麥國王的指揮,這是丹麥的古典樂歷史之聲,有意挖掘北歐管絃樂多層面向的愛樂人,上網搶購吧! 只是,HMV japan 的發行日期要到九月初.....

2006年8月14日 星期一

武滿徹的鍵盤作品集成

FOCD9228.jpg
再不來這走走,這塊地方就佈滿蜘蛛絲了...

這次介紹武滿徹的鍵盤作品,以下是這張cd 的曲目表(Fontec, 藤井一興演奏)

リタニ(1950/89)
遮られない休息(1952~59)
ピアノ・ディスタンス(1961)
フォー・アウェイ(1973)
閉じた眼(1979)
閉じた眼II(1988)
雨の樹素描(1982)
雨の樹素描II(1992)
夢みる雨(1986)*

可以看到奇怪的外來語組合,如 piano distance 或For Away,這些混合的異質文元素,也可以在這些作品的「奇型怪狀」聲音上看得到。雨, 眼睛, 夢, 樹, 這些充滿意象的字眼,被音符的獨特性解構殆盡。明明是閉上的眼睛,卻以上升的音型開頭,又在各音域中自由地遊走。再三出現在雨之樹素描裏,閃亮珠玉的三連音,又無實體的樹的痕跡。雨之樹素描II 裡頭,夾在長而舒緩的淨逸melody中間的是,短暫又如影隨形的卡農動機。

最後結尾的是,harpsichord 演奏的Rain dreaming,冒頭兩分鐘後的快速兩手疾行交錯,讓人想起一些奇特、像被催眠後喚醒的深層回憶。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