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的樂評認為Boulez 指揮的法國音樂,在錄音及詮釋上,DG 都遠勝過CBS。
Boulez 的CBS 的cd轉錄,或許是罪魁禍首。LP上來聽的話,早期Boulez 的凜冽與點描(Pointillistic)技法就發揮的淋漓盡致,那種從黑幕背後黜然延伸出的風景,令人回味再三。90年代 的DG版Ravel 在我看來,可能多了些人的體溫,及樂團的超技。但是,若要尋人味的話,我就去直接找Barbirolli, Giulini, 甚至Karajan算了。
日前剛重發的低價版Sony 4cd-set,把早期的Boulez 指揮 Ravel 之聲,近乎全數收錄(也包括了Entremont 彈的左手協奏曲)。要領略Boulez 的瘦到只剩骨架,冷到去了人的體味的現代音樂法式神韻,就趁早珍藏吧。
早期的Boulez 是寒冷又類比的,充滿contradictions,一片遠望的evocative 的寒帶林。跟冰箱是相反的,此時的Boulez 音樂哲學,外面是冷的,但裡頭溢滿溫熱的曲子的 ebbs and flows。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發現了Briliant 的蘇聯檔案系列的最大驚奇製作,Gidon Kremer 的10 CD 全集預告,特來報馬! 這次發行的新意在於,撇下Bach, Beethoven, Mozart與俄國作曲家等主流作品先不論,還包括Biber, Telemann, Paganini,...
-
本來想把副標題定為「從陳綺貞談起」。話說前幾天前,在餐廳吃飯時,PR系統傳來陳綺貞的歌,心中不覺升起一股厭惡感。之前就對她的歌聲與音樂十分感冒,只是一直說不上來是什麼理由。 我無意得罪她的粉絲,只是要藉此機會來...
-
耶誕應景一下,談談漢伯汀克的"韓賽兒與葛蕾特",這可不是給貴族小孩的"兒童劇團式"的童話。有位離過婚的老兄,在Amazon網站上提出一個有趣的論點,為此劇平反。他提到在剛離婚時,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