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29日 星期四

古典大黃標DG的新一頁:DG Web Shop
















大黃標 DG 跟隨EMI 的腳步,在網路上開啟了提供付費下載的非實體商店:DG Web Shop (www.dgwebshop.com) 。

該網站提供下載的音樂檔是音質較高的320 kbp (MP3 最高規格),而非網路較常見的128kbp或256kbp,而且沒加上DMR,可逕供燒錄成為CD-R。若喜歡的話,也可以像單曲一樣,零買某些CD 上的tracks。這次為了增加賣點,還將約600多張,已經out of print的CD釋出,讓失之交臂的樂迷有機會重新接觸這些音樂。

我想,會看這個部落格的朋友,會動心想去搞download的,應該不多吧。只是,時代真的已經走到這一個「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不只實體唱片行嚴重萎縮,我看會有一天,連在網路上都難買到小圓盤的唱碟,只能用信用卡透過數據數字來交易,電腦與電腦間來去穿梭的電子數位信號。

未來的某一天,也許我的子孫會抱著一堆我留下的CD,去上「稀世珍寶開運鑑定團」〈開運!なんでも鑑定団〉之類的節目。

2007年11月26日 星期一

寒冷中的鋼琴獨白

今天一早這般濕冷的天氣,讓我想起居美時期天寒地凍的感覺。

我甚至獨斷認為,沒有在那樣的氣候下生活過,對「冬之旅」之類作品的感受與了解,總會差了一皮。當天冷到一個程度時,Schubert 的壓抑沉鬱變得像空氣一樣自然。他主題重覆不斷後的解放與暖意,也更有被撫慰後,暖暖眼淚的微濕感。

有一次,聽 Brendel的recital,在一個湖邊的小音樂廳舉行。中場時,你可以走出廳外,幾乎結凍的空氣裏夾雜煙味、體味、香水味、薄荷糖的味道。觀眾或激昂或低語,長大衣擺動悉索的細微聲音,和著大雪的節奏,緊縮著的耳朵神經質地捕捉每個信息。下半場Brendel 以一首Schubert 的小調奏鳴曲作為結尾,耳朵隨著獨奏者輕撫savor 每個音符而漸漸解凍,到最後樂章時,已被這灶慢熱的爐火逼紅了耳根。

這樣的回憶時刻,我把Schnabel的Schubert 即興曲(EMI Reference, 瑞士版) 放在背景,稍微陪小孩安靜地玩。

當這張唱片到了盡頭,我要把Janacek的朋友Firkusny 請出,繼續走入「荒草覆小徑」 (On the Overgrown Path),回想多年冬天所經歷過的種種旅程。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不再)恐懼飛行




















不知道誰是Gary Brooker? 那你至少聽過 Procol Harum 這個主要用電風琴、鋼琴雙鍵盤與吉他奇異編制的英國團體吧? 無論如何,你至少在廣告或配樂裏,聽過 A Whiter Shade of Pale 這首挪用Bach G 弦之歌名曲的電風琴間奏。電風琴不是Brooker 彈的,曲子卻是他唱的。

這張專輯,是這首名曲的主唱/鍵盤手 Gary Brooker,離開Procol Harum 之後,1979年首張單飛的代表作: "(No More) Fear of Flying。由Beatles 的製作人George Martin 擔綱操手,讓這張的progressive 味道不至於玩的過火。

飛行恐懼症可以是真實不過的,亦可以是一種隱喻,代表對死亡或人生「不可知」的部分,一種莫名的恐懼與焦慮。本沒有要特別介紹這張唱片,只是今天早上,突然感到和 title track 同樣的焦慮,歌曲中詼諧地面對荒謬的情境。

人生是一種異境,從異域到另一個異域的轉化,需要堅持,無須恐懼。

There was no more fear of flying
Once the final word were spoke
There was no more tears of crying
It had all become a joke
Though they took a vow of silence
Still the rumours quickly spread
There was no more point in trying
for the great affair was dead

There was no more fear of flying
There was no more fears and pain
There was no more need for spying
They had everything to gain

2007年11月16日 星期五

十一月的蕭邦:Blechacz

不知為何,今年秋天的尾巴的十一月,特別愛聽Chopin,加上一點Boulez 的馬拉美。

尤其是Chopin 前奏曲, Arrau, Francois, Argerich, Cortot 等名盤,輪流霸佔我的唱盤。追了一個多月的蕭邦大賽得主Rafal Blechacz 的DG新版,也於昨天在佳佳唱片入手。發現各大唱片行的鋪貨都在十張左右,以新品而言,可算是大賽光環的聚焦效應。

前陣子在Youtube 上,已經領教過這位當紅炸子雞的前奏曲半套。在詮釋上,這張錄音室版並沒有太大的出入,屬於在基本古典樣式中, 帶著一些纖細的「輕浪漫派」風格。Blechacz 在解說裡,提到自己所採用的是 "a Mendelssohnian perspective",算是精確的描述。個人覺得Mendelssohnian 這樣的一個風格,去掉過度沉溺的romantic gesturing,保有鮮翠的幻想,很適合後古樂式,二十一世紀的蕭邦。

比起Sokolov 的怪與慢,Blechacz 算是自然歌唱的一派(可見最如歌的第十三首)。兩者有的共通處是,對這些印象式斷簡的整體大骨架設計。Preludes 這套作品,所涵蓋的情緒光譜(emotional spectrum) 十分龐大,容易陷入見樹不見林的瑣碎化危機。Blechacz 的樂念與音色有一種延續感,像是暗窖中微微搖曳的燭火。雖然,在有些快速音群,和弦與節奏感的部份稍有過度機器化的同質感,我想,假以時日,他應該可以有更超越青澀的演出。DG 跟他簽了五年三張唱片約,我猜想至少有另一張會以Chopin recital 或concerti 為賣點。

我將三十年前的Argerich 畫廊版cd (DG, 1977) 推入唱盤,做對照時發現到,以個人的靈氣與外放熱情上,還是Argerich 來得燦爛快意。反回來聽,Blechacz 的內省與青春詩意,也自有其引人入勝的地方。

岔題一下,最近聽來最情深真摯的蕭邦,在Francois 的兩首協奏曲裡。現在,我看著天際的餘暉,彎彎的新月,有Francois 讓時間停滯的琴音。

2007年11月13日 星期二

Notes to Self

怕自己忘記,先記錄一下之後想寫(倒不一定很快能出產的)的文章:

1. 小孩fun音樂 (欠cellocoffee的一篇)
2. 音響亂壇之"容許誤差值"
3. 音響亂壇之"緩慢"與"莊重"
4. Miles Davis 的"老師": 鋼琴家Amhad Jamal
5. 古樂派對我的啟示
6. Francois的癮與時間感

2007年11月11日 星期日

鋼琴兩巨人的what if














Bruno Monsaingeon 提過這樣一樁軼事。

Richter 與Gould 這兩位最火紅的二十世紀鋼琴家,實有惺惺相惜的相互欣賞。Gould 曾說過:「Richter是個天才,可惜錄音的結果不是很好,我想來製作他的唱片」。Monsaingeon 傳過話後,Richter 是這麼回答的:「就給個時間和地點吧 。但我有一個條件: Gould 也得投桃報李。叫他來我的Richter音樂節,開一場獨奏會。」可惜當時的Gould 早已從音樂會引退。

如果當時真的有成局的機會,光是Richter的唱片上,掛上製作人Gould的名號,頓時即成為樂迷的話題名盤。

我更有興趣的是,Gould 會不會把Richter 搞瘋?Gould 的錄音拼湊藝術,會如何套在Richter 重整體架構的風格上?唱片裏到底誰當老大("Who's the boss?"),一山可容二虎乎?

2007年11月10日 星期六

近乎理想的歷史鋼琴錄音「小全集」














Naxos 最近推出了「鋼琴家A--Z」(4cd) 這樣一個鋼琴歷史錄音的企劃。以下是我認為它近乎理想的理由:

1) 除了片長都在75分鐘上下的四張CD , 還附上Jonathan Summers長達863頁的解說,包括300位鋼琴家的生平簡介及代表錄音等。即使你不完全贊同這位評論家的觀點,還是有十足「一家之言」的參考價值。相較於其他大全集的聊備一格的解說,這樣在教育意義上的「厚工」顯得誠意十足。

2) 這套橫跨20世紀前半pianism的企劃,有許多選自1910s至30年代的珍奇鋼琴家錄音。如 Jacques Fevrier的Ravel: Noctuelles – from Miroirs (1942),Alfred Grunfeld 的Wagner/Liszt: Liebestod (1909),Kempff 的Bach: Siciliano from Flute Sonata BWV 1031 (1931), Yvonne Lefebure 的Chopin: Mazurka in A minor Op.17/4 (1950), 等等這一大堆讓我們可親膾大師早期風格,接近罕見鋼琴家的藝術面向的機會。整體而言,一次可欣賞到多元的演奏樣式與典範,又得有豐富的片藏整理與Ward Marston的轉錄,很能說服資深樂迷的荷包。

以下是「同志仍需努力」的部份:

1)可能跟78轉錄音長度的限制有關,部分曲子都在三分鐘左右,稍嫌短小輕薄了點。除此之外,一位鋼琴家只能有一首代表,讓人不得不希望當時Naxos 狠下心出個20 片以上的大全集。

2)以鋼琴家收錄的代表性而言,好像歐陸大國(尤其是英國籍)的比例還是為大宗。這固然是大國唱片公司規模,與發行管道優勢之時代的背景因素,但還是寄望Naxos會show off 一些斯拉夫、西班牙方面、甚至東方pianism 藝術的錄音作品。

總而言之,這樣有膽識與創意的計畫,仍是瑕不掩瑜,衷心呼籲金革能引進這套小百科全集。

2007年11月7日 星期三

Mingus的音響亂壇(之八):音樂的「固著」與「流動」

最近在英國Queen Elizabeth Hall 有一系列的音樂會「威尼斯斷簡」(Fragments of Venice)。其中一場由小提琴家Irvine Arditti演出Nono 寫給Gidon Kremer的作品: "La Lontananza nostalgica utopia futura"。 在音樂會的樂評中,有一段頗具啟示、一針見血的觀察(尤其針對以「音場論」為王道的理論),茲粗譯如下(以斜體表示):

在一個教堂裡, "空間"形塑了你所聽到的聲音。在中央走道上,你會聽到在側翼所聽不清楚的回響。連屋頂的高度,都足以影響聲音的質地,但這些全是整體經驗的一部份。Nono 讓小提琴家在聽眾席中不斷移動。「 行進」與「移動」在許多文化當中,都是音樂經驗的一部份,不只限於基督教。這是三百年來為西方音樂的"固定舞台方式"(the fixed-platform approach)所主導下,我們所失去的東西。Arditti 繞了廳堂一圈,在不同地方的平台上演奏 。剛開始時,他在"何處"演奏好像挺重要,然而隨著音樂的進行,焦點(focus)這件事似乎不在重要。真正懾服人心的是,此經驗中一氣呵成、環繞包覆的音樂特質。漸漸地,現場演出的與錄音重播的界線已無關緊要,這位小提琴手與"他電子聲響化的自我"對話之如出一轍,使得「真實」本身一再模糊不明。我們得到的是一種威尼斯的意象,一半建築在水上,另一半在陸上,海天交會於地平線之彼端。

.......有一位專攻當代音響科技的數理的朋友曾經說過,我們對mono 與stereo的觀念實在落後原始地無可救藥,聲音應該是「充滿空間, 無所不在的」(ambient),從各個源頭,以各個層次的音壓朝向我們撲來。無論聲音的來源在哪裡,我們的大腦都會過濾處理這些訊息。產生音樂的,並非單一平面的聲音騷動,而是一種更難以捉模的東西。所有的聲音因素都是整體經驗的一部份。所以,在演出當中,如果我們聽到外頭工人工作的聲音,或觀眾的咳嗽聲,這都不應成為問題,因為這樣的音樂是多層次在運行著。記得Nono,他就是坐在教堂當中,卻感知一個不同的世界在外面兀自運轉。


芝加哥音樂廳有一區在舞台後方的位子,我在那裡聽過小澤征爾指揮的馬勒第九。剛開始時的不習慣可想而知,銅管迎面而來,弦樂遠退到後方,但過了一陣子後,我開始專注指揮與團員的細微互動。更特別的是,當你把眼睛閉上,不由"視覺"的主導來「看」音樂,所聽到的聲音的「定位」、「方向」等等,通通不及聲波及馬勒樂念緊緊包裹(不只是耳畔的)整個身體的衝擊。

我想到的是, 之前在國外很喜歡去聽朋友樂團的rehearsal。在那裡,他們不是在音樂廳裡練,只要找到一個室內場地,隨地都可以排練。樂器聲部的所在位置,也不特別拘泥固定的排法。銅管就成一長排,打擊樂也各自分散開來 。大多數的時候,我必須坐在絕非皇帝位的角落裡。Rossini的La Gazza Ladra序曲,開頭的snare drum、定音鼓和弦樂的齊奏,是從四面八方來的。但是,絕不因為定位的「不準確」,而阻礙了聲部間的交錯與和諧。

或許,音響上的音場這件事,其中一個意義在於補償聽者「不在現場」的視覺擬真性,以定位來讓你「看到」樂器樂手的確切位置。但是對以視覺為主的音場定位論,變成一種執著fetish 之後,這與"活的音樂"經驗完全違背(聲音的無方向性)。我們或許忘了,許多不依「固著舞台及演奏者」典範的流動式音樂演出(New Orleans的行進式葬禮, 台灣的Si-Sol-Mi,, 街頭音樂演出,宗教的某些儀式中音樂等),其中有許多值得取經之處, 可供我們「框架之外思考」(think outside the box) 。

音樂音響不存在一種「絕對聽法」,被主流聲音一再recycle的 fixed-platform approac、音場論,,都只是萬萬可能中的一種罷了。

2007年11月3日 星期六

Pollini 莫札特協奏曲續篇

Pollini 於今年六月又與維也納愛樂合作,邊彈琴邊指揮,現場灌錄了Mozart 的兩首協奏曲,這些曲目也是他的官方版首度錄音。

Piano Concerto No. 12 in A major K.414
Piano Concerto No. 24 in C minor K.491

DG 尚未決定發行日期,但依照前不久的 17與21 號的成績看來,十分期待他的c 小調中如何融合剛鑽般的音色,與此曲的悲劇意識(尤其是第三樂章變奏曲式部份)。好久沒有如此想買一張高價片了....。Pollini 應該乘這股氣勢,至少把後期的協奏曲一併錄完才是。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