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年的音樂展望 ,想要收來慢慢聽的wish list,先以 Bach 家族開始:
1. W.F. Bach 新片:接近尾聲的今年,是W.F. Bach 幾近無人知曉的300年,最認真在「慶祝」的要算是樂譜出版兼唱片廠牌的 Carus 了。不但找來科隆古樂團最晚期的鍵盤手Leon Berben 來灌錄鍵盤樂系列專輯,同時還有清唱劇系列,與協奏曲加Trio 的一張唱片。
2. 其他的 Bach:不只是 W.F. 或是C.P.E. Bach,其他的 Bach 也漸露頭角,不只是兒子們,連表親的Johann Ludwig Bach (1677-1731) 都有杯羹可分。Naxos 要發行Leipzig 布商管弦樂團分身的室內樂團灌錄的 J.C. F. Bach 的交響曲,J.C. Bach 有Carus 廠的兩張晚禱音樂。Meiningen 宮廷樂長的 J. L. Bach 則有Harmonia Mundi 為他出新片:以樂團、獨唱群與合唱編制的《葬禮音樂》。這張葬禮音樂的來頭蠻有意思,是J L Bach 的雇主 Ernst Ludwig 公爵不怕觸楣頭,以自己年輕時期的詩作為歌詞,為自己還沒發生的「預知死亡」所委託之作。之前好像只有Capriccio 廠的Hermann Max 錄音,沒有過多死亡的陰影,風格比起J.S. 也沒那麼肅穆,倒是時時充滿著生之慾,透露著秀逸華美的氣質,很能讓古樂團與合唱團體表現其長處的曲子。
3. 三張J.S. Bach 的《賦格的藝術》:除了轉移到Berlin Classics 的古樂小提琴手Midori Seiler 將發的無伴奏組曲三首之外,當代設計風與錄音皆精緻非凡的Glossa 與Raumklang 兩張大鍵琴版,加上Harmonia Mundi 的柏林古樂團,在明年一月共將發行三張《賦格的藝術》。Glossa 廠的 Fabio Bonizzoni 與 Mariko Uchimura 的賣點,在於使用作曲家的最早簽名手稿,其中部份採用了雙大鍵琴的編制;Raumklang 廠的Peter Kofler,目前於慕尼黑音樂戲劇學院任教,是德國女大鍵琴家 Christine Schornsheim 的弟子。他決定一人舞雙鍵,使用Dresden 的1782 年 Gräbner 雙排大鍵琴,以及當代管風琴師 Andreas J. Schiegnitz 1998 年所設計的直立風琴。這個曲子,彈性編制的柏林古樂團之前發過的現場DVD (Arthaus Musik) 非常讓我感動,先確定是否為同個錄音再決定吧。
我最近考慮要收藏的巴赫是Feltsman系列的, first priority應該是他的十二平均律...
回覆刪除不過每次想收藏什麼,常會半路殺出程咬金. XD 像這兩天就又考慮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協奏曲全集, 還有克拉拉舒曼的鋼琴作品集
「半路殺出程咬金」常會發生的。計畫趕不上變化,很多事都是如此。
回覆刪除Clara Schumann 的鋼琴曲,是選集還是全集呢?
已經下單的是她的鋼琴三重奏,同張收錄fanny 孟德爾頌的同類型作品
回覆刪除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她的鋼琴協奏曲,在網路圖書館聽了全集,一時之間還沒下定決心是要買她夫婦倆的鋼琴協奏曲(載同張CD)呢?還是其他組合的曲目. 她的練習曲還挺可愛的.
有時候CD收錄的曲目反而影響我買那個版本,頗有鳩佔鵲巢之嫌...
太好了,有機會評論一下,我會拜讀的。
回覆刪除好個「鳩佔鵲巢」,補曲真的還滿重要的,會定下整體的tone。
這個那個....看你/妳們寫的文章後,我很難寫出什麼同等級的評論哩. 我只會碎碎念而已...
回覆刪除您別太客氣了,沒有一些想法,哪能隨意碎碎念。
回覆刪除上次Feltsman 的音樂會報導,不是寫得很精彩嗎。
比起很嚴謹客氣制式的「樂評」,我比較想看到真情流露的主觀文。
你是說,勸敗得很精采嗎?XDD
回覆刪除我覺得唱片公司應該要付你們這麼熱心的樂迷一些酬傭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