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夏康舞曲,一般都會想到德奧大師們巴哈d 小調無伴奏小提琴、或是Brahms左手獨奏鋼琴曲及交響曲當中的處理,嚴肅又厚重,哪裡舞得起來。
今天想引介從北義轉戰維也納 Habsburg 宮廷作曲家 Bertali (1605-1669) 的一曲Chaconne,覺得自己再如何口沫橫飛、費盡唇舌,都不如直接端出可聽到的音樂本身(尤其是較罕見的曲目)。我從未直接鑲嵌過 Youtube,只因為之前搞不懂語法。
第一發,連三彈,速度、動態變化、伴奏配器與處理、裝飾音、即興花腔都有極不同味道的差異,就獻給有意瞭解古樂魅力的你/妳吧 !!
有何感想,想罵想讚,留言自便。
1. Pluhar 彈奏theorbo,樂團L'Arpeggiata,Tampieri 小提琴獨奏,暢意煙火現場版。
2. Philippe Pierlot 指揮 Ricercar Consort,獨奏 François Fernandez,慢火加溫發功版。
3. John Holloway 獨奏,basso continuo 「只」採用管風琴與大鍵琴,全面而言較為端正,但請務必聽到最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這段來自1872年版的布魯克納第二 Adagio,約早了馬勒第九慢板 40 年。情緒強度不次於馬九,語彙上卻大腳踢開了Brahms,也比馬勒更接近當代音樂所常用的休止、音塊書寫。 這是所有 Bruckner 交響曲中,淡白卻最銘感五內的慢板。Feierlich, etwas...
-
你的德奧作曲家CD,佔了你的收藏的七八成以上? 你喜歡樂評裏,襂入崇高、精準、深度、孤獨、主義、結構性、精神性等字眼? 你瘋狂收集柏林、維也納、德勒斯登、萊比錫等樂團的"德奧之聲...
-
感謝各位朋友的關切與留言,新腦已經到位,但身子卻累壞了,得了重感冒。而且是,全家一同淪陷。 喉嚨痛的當下,還有點感謝敲鍵盤不用「出聲」,可以少挨些疼痛。 醫生囑咐我最好不要超過11 點睡。待我稍作休養生息,再來與大家五四三。
這曲子相當好聽,而且有趣。
回覆刪除無論是第一個現場演出或是第三個錄音室,
都能展現巴洛克音樂的趣味跟美感。
尤其是John Holloway,
Mingus留下的伏筆真的要特別留心,
很少古典音樂的錄音,會是用這樣的方式處理結尾。
但是,我認為這樣的方式,特別適合這首夏康。
為了不破梗,還是請大家聽完再想想吧!
要小「更正」一下,Holloway的版本是風琴和大鍵琴同時彈奏的bass continuo,是一種特別的編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數字低音的伴奏方式不是太有創意。這個版本是我手邊第一個版本,當初聽的時候就立刻愛上這首了。事後和新的版本比較起來,Holloway的拉法略顯單調。雖然琴音很漂亮,但是他在句法上的修飾上,採比較圓滑一方式,比較不斷句。這是他的個人風格,但Chaconne這種變奏形式的舞曲,有時候會少一些動力。不過,的確,他們的版本要聽到最後,有個小意外的驚喜~~
回覆刪除Pluhar的版本雖然是縮短版的,但真的煙火味十足,continuo的很特別,雖然有幾段support有點太多,蓋過了小提琴,但整首娛樂性實在很高。Ricercar Consort的演奏方式最接近手上最喜歡的Rare Fruits Council的版本。
Freiburg Baroque Orchestra也有錄這首。聽網上的30s clip,是稍微和緩一些的詮釋方式。就和之前所說,這首曲子已經是變成了「非主流」巴洛克音樂裡的「主流」曲子之一了。
既是講Chaconne,我這邊也分享一首Matteis的Chaconne。這首我第一次是在音樂會裡聽到的,之後對於我一直餘音繞樑。到了youtube上聽到了這邊Amandine Beyer更精彩的演奏,更是愛上這首: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KwobKWAc6k
i can't say what you guys can say, but i really like it (the matteis chaconne, too.) they put a :)
回覆刪除on my face.
thanks for sharing and......more pl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