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Biber 玫瑰經奏鳴曲古樂版
Biber 玫瑰經奏鳴曲這個曲目,手邊的古樂演奏共四個完整版,Deadlockcp 君的回應,「害我」這兩三天內全部重新溫習一遍。以個人的喜好排列如下:
Goebel (Archiv)> Bismuth (Zig-zag)> Holloway (Virgin)> Manze (Harmonia Mundi)。
Goebel 完全是 a class of his own,consummate control,行雲流水中節奏異常精準,該有的都不缺,情緒的、感官的、戲劇轉折的。有些段落速度雖偏快,但是沒有一絲刻意的 point-making;較為靜思之處也專注感人異常。此外,其中不像其他版用上大堆頭的basso continuo,只用一到兩部低音樂器,我覺得以曲子虔誠之氣質(不適合過度厚重及喧噪的伴奏)與當時演出地區的 performance practice 而言,這樣的極簡風相當得宜。Goebel 由於手傷,應該是無法留下第二個錄音了,我希望這個1990年的經典錄音能儘速再版。
Bismuth 與 Holloway 這兩個演奏嚴格來說,名次是並置的,可以就心情,來選其中之一。前者節奏感強烈,同時深思熟慮,以古樂的演出而言有些凝滯。速度設定上,Goebel 在「樂章與樂章間」做出對比,但通常在「樂章之內」整體上是變化不太大的,Bismuth 卻很注重樂章內微動態上的調整變化與細節處理。後者的Holloway 輕盈自然甜美,不知是否跟殘響較長的場地有關,提琴的細節糊了些,比起Goebel 較剛正的風格,也稍嫌虛無飄渺了一點。
Manze 的話,包括數字低音伴奏的Egarr 在內都十分超技炫目,剛聽古樂時很喜歡。英國人的 Manze ,其實混到荷蘭派 Lucy van Dael 的血統,也混過Koopman的 Amsterdam Baroque Orchestra,只是在此曲的精神上,與我喜歡的路子漸行漸遠。其中的裝飾奏與slur的應用極為華麗花俏,錄音也是上等,絕對會吸引一些拍案叫絕的粉絲,但在情感幅度與深邃度上,無法完全說服我。
曾任科隆古樂團、科隆協奏團、羅浮宮音樂家三大古樂團首席,Goebel 的弟子Anton Steck,很可惜尚未留下此曲的錄音,他在CPO 廠發行的一堆巴洛克小提琴曲目 的成果斐然(包括一張Biber 罕見小提琴作品,來源為Kremsier 的檔案收藏,SACD),是我植以厚望、企盼早日出現的潛力股。
事實上,此曲目古樂版至少還有 Monica Huggett/Sonnerie (GAUDEAMUS)、Academy of Ancient Music 首席Pavlo Beznosiuk (AVIE) ,這兩位待過 Amsterdam Baroque Orchestra 的英國提琴手版本、之前介紹過 Veracini 奏鳴曲的Minasi (ARTS) 等等,但有了Goebel 以及其他版,暫時沒有急切要收入新版的想法。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呵呵,不好意思,沒要你特別來寫這篇的意思 :)
回覆刪除那,Maier的版本和這些,你又怎麼比呢? :)
上手也有Holloway的版本。我的美國網友biberfan可是對Holloway的版本有諸多意見,一個就是錄音方面。有興趣可以去看到的blog。我覺得Holloway和Goebel的拉法是兩種風格很不一樣的詮釋方式,各有可取之處。Holloway的拉法,對於早期Stylus Fantasticus的音樂,有種不謀而合的感覺,因為有些別的時期的音樂,效果不彰。
我手邊還有一張Letzbor的版本,他的詮釋方式有受Goebel的影響。一來,他在MAK待過。他的拉法也非常有個人特色,下弓重,斷句多,讓Biber的音樂呈現出氣度不凡的張力。
Letzbor 聽你說來好像不錯,又一個來自 MAK 的分身。只是這邊Arcana 這個廠牌不便宜,等網路特價再考慮來個三代同堂(Maier--Goebel--Letzbor)。
回覆刪除我的感覺是,Goebel 從 Melkus 與 Maier這兩位古樂先鋒(兩位也先後灌錄了Biber 的Rosary奏鳴曲)身上學到不少技藝,分別在罕見巴洛克小提琴曲目廣度、與古提琴初步的拉法風格掌握上。
Maier 雖然在dynamics range 與 flexibility 上不如自己徒弟,古樂風不完全「正統」(抖音、斷句與attack等,不過Goebel 自己的抖音也沒去盡),又有時與伴奏的音高搭配不大精準。但是嚴穆的表現中還是有曲子該有的轉折與虔誠味道的。只是我不會把他放在上面這群「古樂成熟期」之後的版本相比。
Cabezón 的鍵盤樂你有興趣嗎,可否稍微談談?
Wow, Cabezon可是西方鍵盤樂的大前輩。
回覆刪除他的音樂我只有零零散散的幾張錄音,不夠完整,所以對他的認識尚淺。手邊的錄音,也沒能給我像當初聽Sweelinck時那種衝擊。不過,Cabezon曾經一度是我考慮過想要好好認識的音樂家~~
讓我印象最深的,其實是有一次我老師開家庭音樂會,其中彈了一首Cabezon的曲子,讓我感到嘆為觀止。我事後翻我的幾張Cabezon錄音,尋不到同樣的感覺。其中,一方面是音樂本身,另外一方面則是詮釋方法吧。
Cabezon的那些Obras de musica,常常有被改編成不同樂器編制。有時原本的鍵盤曲,改成給viol和是vihuela,也有不同感覺。
Mingus兄自己有推薦的錄音嗎?
你說的沒錯,Cabezon 的一些鍵盤曲子,多被改編成器樂ensemble 演奏。Savall 早期的Virgin唱片,或是一張西班牙廠室內團Trio "Unda Maris"的作品(La ma de guido),都可見到這樣編制的風格與魅力。
回覆刪除扣掉一些管風琴版,唯一較接近「大鍵琴」的,就屬Rene Clemencic 彈奏的 Late Gothic and Renaissance Masterworks for Clavichord (Arte Nova,2cds) Vol.1 當中第一張了。
以他的Clemencic Consort 與笛子聞名,但那只是他「唱片人生」的前生,尤其在 2000年後,他也非常致力於中世紀與文藝復興鍵盤音樂(與聲樂作品)的演奏。
極度親密與 personal (personable too) 的 Cabezón,這是我的最私房推薦。
你的老師,不會是Alan Curtis吧?
呵呵,非常接近,但差一代。我的老師的老師是Alan Curtis,不過她之後也有去上 雷翁 的大師班。
回覆刪除這是我老師在試新的琴時被拍下來的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K5dyNR5A9Y
我手邊正是有Savall早期Virgin那一張 Cabezon 的專輯。他們改編過的,和手邊的獨奏鍵盤比起來,更有動感。
哈哈,雖不中亦不遠矣!原來你是Curtis的徒孫。
回覆刪除我相當佩服Alan Curtis的彈奏(特別是 Scarlatti),可惜他現在似乎專心搞樂團與 Handel 歌劇,已經不太獨奏了。
我一直想好好進一步聽 Sweelinck 的鍵盤樂,不知有否推薦?Koopman 的舊版你覺得如何?
我也很好奇,同為「荷蘭派」,對Ton Koopman的彈奏(或指揮)有何看法?
對了,我另外一個想聽到的神秘奏鳴曲全曲的提琴家,是Lucy van Dael。她好像也曾到Berkeley 客座,不知你有沒機會親近她的藝術?
就目前檯面上的古典部落格觀之
回覆刪除在古樂方面著墨最深最廣的就是Mingus兄
在這裡真的可以擷取到很多不該被埋沒的寶藏
(ex: Locatelli,Veracini.....)
請繼續發掘介紹!
最近網購一批''古樂''入庫
其中包含了幾張推文中提到的Arcana
聽後深感又是個值得砸錢的牌子
不過此廠換新包裝後似乎品項不多
感覺好像有種老公司重振旗鼓,重頭開始的fu?
這陣子對''義大利''巴洛克頗有興趣
尤其是那各式各樣奇特又炫技的小提琴聲響
個人覺得巴洛克時期對於發掘小提琴各種''詭異''聲音
下最大功夫的就是義大利佬了
同時期的德法小提琴音樂 聽起來就沒那麼變化多端
不知Mingus兄有無同感?
Locatelli Mingus兄一定很熟吧
最近聽了一些他的小協 炫技跟悅耳兼具 excellent!
從Deadlockcp那看到你對敝格的評語,承蒙關顧,受寵若驚. 我是最近才從Deadlockcp那知道您的部落格,比起我那吃飽閑嗑牙的說話風格,您的文章分析深刻,介紹精闢,收穫頗多. (雖然我early music聽得很少),同為音樂愛好者,也感謝您不吝賜教!
回覆刪除Koopman 的 Sweelinck 不錯。只是,劑量要斟酌一下。
回覆刪除我有個美國大學學弟(但嚴格來說算是大鍵琴的師兄),目前在荷蘭念Koopman任教的音樂院。他提到Koopman彈法有時會過份強烈,聽太久耳朵會有點疲乏。Sweelinck有有這個小毛病,不過只要sample一下,分段聽,是沒問題的。而且,Koopman那一套是大鍵琴,風琴作品都有。
我看到Glen Wilson在Naxos上有一張Sweelinck的大鍵琴作品,彈得相當好。(我們學校有Naxos的Online Subscription,所以Naxos的每一張專輯,都能免費聽全部的音樂。這算是待學校待那麼久唯一的好處 :) )
Sweelinck的變奏曲,是他的大鍵琴作品裡面我覺得最美麗的曲子。其中Mein Junges Leben hat ein End,是我最喜歡的一首。
風琴我比較沒研究,師祖Leonhardt有一張CD,想必不會太差 :)
Yellow兄好像對古樂的接觸也不淺的樣子。正需要更多對古樂的興趣的愛樂者!在Mingus兄尚未回應前,讓小弟妄言先respond一下:
回覆刪除對於早期巴洛克(17世紀初,中)的小提琴炫技中的Stylus Fantasticus,源自北義的鍵盤音樂,不過後來傳遍至整個歐洲。
小提琴上音樂的發展,本來就是義大利開始的,所以有較多的作曲家在上面下工夫也不意外。而繼Frescobaldi之後,義大利的重要鍵盤作家不多,鍵盤音樂多由德國荷蘭主導,以及法國的特殊鍵盤組曲文化。
不過,奧地利的神聖羅馬帝國可是音樂的愛好者,所以各國的音樂家也到那兒工作。這使得,早期的高超小提琴技巧曲,有Schmelzer,Westhoff,Walther,還有Biber這幾位德奧大師。Mingus兄這篇的Biber,更是當時整歐洲大家公認最厲害的小提琴家和作曲家。雖Biber早期是受義大利曲風影響,他在小提琴音樂的發展,又回過頭來影響後輩的義大利音樂家。
不過光Biber一人,也抵不過義大利這種人才輩出的小提琴文化。德奧小提琴文化,只出現短暫的光茫。說到Biber的義大利前輩們,有像Castello,Uccellini,Farina和Marini等將奏鳴曲定型的作曲家,是更冷門,但極有意思的作曲家。
晚期的義大利作曲家Vivaldi,Veracini,Tartini,還有Locatelli,更是將小提琴的藝術繼續發展。雖然炫技更多,但曲風和曲式比較保守,不如早期那麼free form。當然,Locatelli的Op.3確實是小提琴的代表之作,直接影響了後世的Paganini。
In short,德法厲害的小提琴作曲家,雖然不會比義大利的遜色,但畢竟是少數。不過,像Biber這種角色,是不容被小看的~~ 更晚期,法國的Leclair所寫的小提琴奏鳴曲和協奏曲,也極有挑戰的。
感謝Deadlockcp兄詳盡的說明
回覆刪除一看就知道是對音樂史有研究的古樂達人
文中提到的眾多作曲家
拜經常瀏覽網購站上CD之賜
名子皆曾聽聞
不過倒是經您整理過後的摘要
我才大致了解這些人的時間先後次序及背景
多謝您的分享
古樂就如同Mingus兄所言是一個大大坑
我已造訪過您的網誌
內容相當豐富 介紹了不少較不為人知的優秀作曲家
請繼續開拓分享!!
真的非常感謝各位的回應。音樂,也是眾人之事,獨樂「樂」(ㄩㄝˋ)不如眾樂樂。
回覆刪除To Yellow 兄:
您過譽了,我充其量只是個具有強烈熱情的業餘者。
Arcana 有一點要注意,這些「新包裝」事實上常混著一些舊錄音,如果要聽到artists較新的表現,不可不慎。
原則上,我同意義大利小提琴曲是最有奇思妙想的。
但是我要呼應Deadlockcp兄的說法,像Westhoff(其無伴奏組曲直接影響Bach的無伴奏甚深),Walther(標題音樂的怪異處與大膽),乃至後來Dresden 宮廷的Pisendel,或移居英國的 Matteis 等都是值得注意的。
你有空可以再發點文,這陣子的沈寂中,一定有許多新的驚喜發現可分享。
To GGAdventure:
真的不敢當,倒是若日後寫到鋼琴部份,請你多指教。你寫的鋼琴vs. 大鍵琴真的很有趣、很實用。
BTW,我也是 Gergiev 迷(尤其與Kirov的俄國曲目)!
加上你的網誌連結,方便造訪。
To Deadlockcp:
感謝你的推薦與建議。我會開始注意Sweelinck這一個作曲家。
巴洛克前期,sonata form江山未定的時期,讓我驚喜連連。
除了你上面談的人,我會再加入Cima 兄弟、Fontana、以及一些Naples的作曲家,如Lonati、Ragazzi、Fiorenza等。
覺得這個stylus fantasticus(我暫譯為「綺異幻想風」)的運動轉向與延伸非常有意思,從16、17世紀的義大利(鍵盤之外,還有lute的Kapsberger與Piccinini),轉到18世紀北德(漢堡與北德)啟蒙運動Mattheson的 phantastischer styl、CPE Bach的多感風格,一直到浪漫時期較為自由的即興風曲式,可以繪出一條另類的、相對於classical sonata form 的另類音樂史。
當然,若同時對照牧歌的多元樣貌、以及聲樂對器樂的影響,則又可開出一條路徑。
有空會再行文分享自己的淺見!
Whew,回覆沒漏掉任何人吧?
的確,進一步去挖,還真的會找到更多奇妙的作曲家。太多義大利作曲家了,Mingus兄提到的幾位,也都有零零散散的幾首。Kapsberger的lute曲久聞,不過還未下手 ~~ 然後這兒再補上一個Stradella和Legrenzi :)
回覆刪除還有,忘了提到北歐的Buxtehude,是不能缺少的 :) 還有,英國的短暫巨星 Purcell 的英式風格也是自成一派。
不過,聽早期風格的音樂,劑量也不能下太重~~~ 因為討論這篇,所以翻出手邊Uccellini的一張專輯,聽到後半段時已經有點呈放空階段~~ 比起晚期作曲家的獨特個人風格(Vivaldi,Corelli,Bach),早期的音樂驚喜連連,但同時期的作曲家之間的差異比較沒那麼容易分別,有時須當做一個整體大時代來欣賞之。
這個討論一路看下來真是傷很大
回覆刪除一方面是感傷自己對早期音樂的完全無知
一方面是這些音樂買下來大概又要大傷荷包
錢
錢
錢
聽古典音樂真是一個無底洞
不敢當! 那鋼琴與大鍵琴的討論實是三人對話錄.
回覆刪除Gergiev指揮的俄羅斯曲目很到味!
Welcome to the club.... !
回覆刪除當以為手邊曲目應該就差不多了,結果可以無故跑出一堆有趣的音樂和錄音。有時,是音樂本身驚喜連連。有時,同樣的曲子,給新的團體表演後,整個煥然一新。
不過,我覺得,由清入重易,由重入清難。聽慣口味比較重的表演,很難回去比較清淡的表演風格。
講到Mingus兄提到的Manze古樂版Canon,就是這種例子。Musica Antiqua Koeln的版本更快,三分初頭。Savall則更快,不到三分鐘。現在再聽「偶像劇版」的Canon,心裡會超悶~~
To Deadlockcp:
回覆刪除現在的感覺是,多數的音樂,不管是古樂、Chopin、Mahler、世界音樂、爵士,都要注意劑量。事實上可用「雞尾酒療法」,稍微混搭一下。
古樂要特別注意是真的。尤其是lukewarm, perfunctory的演奏,真的聽不了多久就很想睡...哈。
雖說「由重入清難」,也需要能上鉤的願者,對於無法接受古樂的人,怎麼聽還是無法親近。
我最近很喜歡 Bertali ,這位受到義大利 canzona ensemble music 影響,從Verona 轉到Vienna宮廷的作曲家。
To 錢錢錢:
既是無底洞,就得訂個停損點。像所有的嗜好一樣,都要量力而為,也都可以慢慢來、細水長流。
話說回來,音樂還是相對「廉價」的藝術,如果是字畫、名畫、古董、音響迷,那可不是一張幾百大洋的唱片可類比的。
To GGsAdventure:
有這種多方交戰、擦出火花的「眾聲喧嘩」,還真棒!
許多時候,比起自說自話,或老是在recycle自己的意念(我在說自己) 的solo performance,更值得玩味。
的確。不過怎樣才是lackluster的performance,也是會因為接觸過不同的東西而有不同。在沒有聽過MAK的版本之前,Standage的CM90我原本是很滿意的 :) 雖然現在不能說不好,但立刻成為第二順位 (甚至可說是一個distant 2nd)
回覆刪除Bertali is great.... 那首Chaconne幾乎可說已經變成了錄他的音樂時必錄的曲目~~ 手邊無緣無故就有三個版本了 XD 我最近打算再買一張他的專輯。
非常了解!現在Standage這些CM90 之 Chandos錄音,距離遠了許多,比較少聽,連想從架上拿下都少了點勁。
回覆刪除為了要聽一些17世紀義大利曲目,買了Monica Hugget的新作"Flights of Fantasy"(Avie) 這張片子。唉,就是無法打心眼裡說讚。與最好的德法義古樂演出相較,就是少了一些俐落敏捷;音符之間過度黏滯,節奏感又稍弱的話,樂段的型構對比就模糊許多。
嚴格上不能說不好,但是...遇到更全面優異的典範,「既生瑜,何生亮」。
Bertali 的Chaconne,你是說C Major那首? 我正想以這首為引子,來寫Bertali的一些種種。可惜這weekend 要趕工作,不知何時才能寫出來。
你想買的是哪張片呢?
Vitali 也是巴洛克小提琴曲不能錯過的曲目,Naxos 與Brilliant廠同一個義大利團 Semperconsort 所演出的兩張唱片都有相當高的水準。
Standage 和CM90 錄的 Leclair 小提琴協奏曲,其實還算不錯,也是市面上目前看到完整的錄音。
回覆刪除Huggett也是Standage同一期的,早期英國領軍的古樂運動的重要人物,算是功不可沒,只是今天比較辛辣的德法義團比起來,已經是清淡的表演了 XD 不過Huggett拉的一些Vivaldi協奏曲,我今天聽還是能夠欣賞的。不過早期的義大利曲子,我也會覺得Huggett的拉法無法引起我心中太大的共鳴。
Bertali,我打算買之前提到的Gunar Letzbor和他的團在Arcana牌子錄的那一張。價位有點高,所以還在苦思當中~~~ 如果要聽一個sample,youtube上有:
http://www.youtube.com/watch?v=dyNXCDGo4L0
你說的那兩個Vitali,我都有留意,只是還沒有出手 :p Brilliant上的GB Vitali是Naxos上的Tomaso Vitali的父親。既然Mingus兄推薦,那會列入要收購的cd的清單。
最近和Mingus兄熱烈的討論,已經讓我拜了不少金~~~ 下週要去開會,還在趕東西,所以近期的文章都是之前先存好的。等到有點空了,會再多分享一些新舊CD給大家。
相當有同感,看到兩位古樂高手的討論,荷包消瘦的幅度真難以控制. 不過如同Mingus兄所說,量力而為,細水常流,慢慢累積形塑自己的聆樂風景.書畫收藏真的門檻更高,隨便基本款都是以萬為單位,十幾萬幾百萬更是常態.真的是另外一個世界.cd一張三四百元,可以重複聽,美感價值的c/p值更高.
回覆刪除請問Mingus大大,Rüdiger Lotter的版本(Oehms)如何?
回覆刪除有好奇,但沒入手耶。
回覆刪除如果你聽過,可來補充這一串的版本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