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抖或不抖?: Norrington 的馬勒第九「論戰」
Sir Norrington 此君,一直是引起爭議的一位指揮,這次他把腦筋動到馬勒第九,與Stuttgart Radio Symphony 的現場或錄音,弦樂全部沒用抖音(vibrato-less strings)。
兩年之前,他在英國逍遙音樂節試著用無抖音方式演奏Elgar 第一號交響曲之時,保守的英國樂界與聽眾,也多數一片撻伐。
Norrington 的一些立論,常常不夠專業扎實、充滿漏洞。這次他在理論上捅的簍子,就包括無視歷史的錯綜複雜,擅自決定 vibrato 的出現,在20世紀從1930年代才開始;在實際上,他引用 Bruno Walter 1938年與維也納愛樂的經典錄音作為他的「證明」時,沒注意到此版的弦樂其實是有用到的。
對他嚴厲批評的人,一直不在少數。這次的馬勒第九引來Classics Today 網站的樂評 David Hurwitz 的毒舌幹醮,稱之為「Norrington 愚蠢的馬九」。當然,Hurwitz 的情緒化反應可以理解,不過他自己也偏頗地將自己立論的重量,倚在引用1930初 Henry Welsh 樂評一人的觀點,也不見得比起Norington 高明到哪裡去。
我自己對這件事有下列幾點小看法:第一,歷史正確演奏(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雖然具有破解傳統迷思的參考價值,但不該無限上綱,把自己視為絕對的真理,成為另一個「理所當然」的迷思。
第二,任何演奏,最後要看「實際的操作」,古樂或浪漫傳統作法,各陣營內部的詮釋差異事實上也南轅北轍,也各自有振奮人心或窮極無聊的例子。所以,沒有抖音的嘗試Mahler,不管歷史上是否正確(就像提琴大師非古樂演奏的巴洛克與古典樂派名演),無論 Norrington 的「個人」演出是否成功,事實上必須視為一派別的可行作法。。
為何我這麼說呢?表情只是表現的一種,vibrato 也是表情的一種工具。用不用 vibrato,都是表現調色的一種方式 (expressive means)。不用揉或抖來作表情,也是一種表現上的特質。
大方向來講,有 vibrato 的演奏,較為溫暖、浪漫、多表情,香辛料的添加可能被濫用,尤其是已經可能情緒氾濫的浪漫派、後浪漫派的音樂。沒有vibrato 的作法,事實上可能較冷靜、較赤裸、「偏冷、偏乾」,偏 clean tone (或是Norrington 的用字:pure tone)。Sudip Bose 在 「抖音戰爭」("Vibrato Wars") 一文中,以Ivry Gitlis’s 1950年代拉奏的Sibelius 小提琴協奏曲的小提琴進場為例,此時沒有抖音更「冷」、更符合曲子的味道。Bose 自己聽了無抖音的Elgar 第一現場時,反而被更戲劇的、更激烈的、更沈靜的東西所震撼。
如之前曾說的,自己現在對馬勒第九已失去熱情,主要原因是其中的 sentimentalism。如果,沒有抖音的作法,可以幫助去除這樣的感傷主義與死亡神話所鑄成的「20世紀 Mahler 詮釋霸權」的著魔,而能彰顯 Mahler 與Berg 連接的現代性與前瞻性,或帶出新的典範與時代精神。那麼,Norrington 的「失敗」,只能視為「同志仍需努力」的開始,並不能將其問題全歸罪於「無抖音」這件事,而是Norrington 演出與vision 的總和。(我聽過後不覺得太糟,沒抖音這件事並不困擾我,只是這個演奏聽來不痛不癢。)
當然,習慣於馬勒(死後近數十年間)詮釋「老」傳統的人佔多數,不會喜歡一種不感傷、不呼天搶地的馬勒典型。
而我自己呢,雖然歡迎馬勒未來的面貌有素顏的可能;但是,連「情緒節制 toned down」的馬勒第九,也不能感動到我,則是未來可能中的可能。
Bernstein 在1967年寫的"Mahler: His Time Has Come"的預言成真,馬勒時代早已來臨;對我個人而言,馬勒的時代,就這樣來過又走掉了嗎 (His time has come and GONE) ?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耶~~
回覆刪除板大好像很久沒聽馬勒九了,
似乎是有甚麼生命體悟啊~~
結果選了一個這麼有爭議的版本,
我以為您會選hanssler另一個版本呢......
總之,我認為抖不抖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有沒有打到心坎裡的共鳴,
儘管有一派人對他部分的錄音讚譽有加,
但在狗窩嚐試過幾次的諾靈頓後都沒太大好評,
所以,我私下還是給他放一邊去......
不過我對他當年錄的古樂版貝多芬交響曲覺得還蠻耳目一新
回覆刪除「有爭議」的人或演出,未必怪=好,但也非一定是千夫所指的「不好」。其正面的一大貢獻,在於讓聽的人的標準、底線等原形畢露。
回覆刪除當我們說Norrington 或Gould 好或不好,提出進一步的「為何」原因之時,也更加看清自己的taste 在哪裡。
異端的人或演出,總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部份。覺得怪,是因為與已習慣了的、覺得好的典範、聽感有所出入。覺得好,那就是「出其不意」的部份吸引你。
「我認為抖不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沒有打到心坎裡的共鳴。」我完完全全贊成。
然而,「有沒有打到心坎裡的共鳴」,則因人而異,端看你心中的那把尺了。
您好,
回覆刪除我是廣藝基金會的網路編輯
我將您的這篇文章轉貼於「藝文費斯簿」的表藝訊息網路分享平台,並附上原始部落格連結,讓更多朋友可以分享您的好文。
轉載網址 http://www.facebook.com/pages/yi-wen-fei-si-bo/292913053045?ref=mf
若您因其他考量不希望被刊出,煩請來信寄至atonny@muzik.com.tw,我會將您的文章連結刪除。
謝謝您!
只要來此告知一聲,再附上原始部落連結,轉載分享都歡迎。
回覆刪除感謝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