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7日 星期五

音樂事件:可重複性 vs.獨一無二

Buxte
時代不同,科技日新月異。在過去,巴哈為了一聽 Buxtehude 的管風琴演奏,必須跋涉幾百哩才能與音樂同在。現在要聽 Buxtehude,可以家中蹲,有實體與網路上的全集,just one click away。

當下,作為現象與事件的「音樂」,方便地成為家中的唱片、樂譜、電腦上一載可及的檔案與研究資料。像所有待價而沽的商品,音樂是完全到府服務的資訊,成為容易可被擁有的家中物件品項。秀才不出門,能聆天下樂;秀才要出門,也有 I-pod 隨。

現代的樂迷就一定比較幸福嗎,這倒未必。幸福與否,也可能不是重點。

這樣的時代差異,引發的不僅是「得來不易,所以珍惜」這個結論而已,而是塑造出孑然不同的音樂態度、欣賞角度、與美學觀 。錄音複製技術存在之前,流通的不易,讓音樂難以像已可大量複製的書本,成為較大宗流行的藝術。對藝術消費者而言,「得來不易, 乾脆放棄」,也是個可能的後果。

二十世紀中葉之前,音樂只是一個獨一無二、稍縱即逝的事件(one-off event), Mahler, Bruckner 的交響曲現場,一生很難集滿全集,無法按下repeat 鍵,千百度聆聽,挑樂章聽,挑幾個小節聽。音樂只在緣份資源瞬間中遊走來去,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如此一來,聆聽的經驗、意義與重點,都會產生質變。音樂,是流動消逝的、拋棄式的,其載物較難成為拜物的藝術。沒有那麼多的錄音、樂譜與資料垂手可得,也不會有 urtext、全集、完整版本、比較版本等執著與慾望。

那麼,活在前錄音時期中,具有熱情的聽者,聆聽的方式 (ways of listening),有可能是什麼呢? 更大的參與感,整體的 big picture 的感受,對作品細節的相對不在意。單獨一次的聆聽經驗,可能變成改變一生的重大事件 (life-transforming event) 。聆聽是單一的,不可重複或少被重複的的, 被重複的, 不是音符本身, 而是one-offness 的「當下」悸動, 以及聽者自身的回憶與主動反芻(savoring the after-taste)。

要如何厭倦貝多芬的「熱情」與「田園」? 就聽他千百個版本,再重複聽他個千百次! 所有的驚奇巧思,都會成為「早已看過的把戲」deja vu。倦了累了,只好再去尋找另外的創意,再去探索未知的驚奇。方便、擁有與重複聆聽,所伴隨著的,是種週期性的倦怠,和無法抑止填不滿的貪慾。

五聲亂耳,使耳不聰,人對音樂的sensitivity 也隨之降低。警察合唱團說的: Too much information, driving me insane. I've seen the whole world six times over, Sea of Japan to the Cliffs of Dover。

囉唆許多,非欲倡導清心寡欲。莊子說:「物者,莫足為也,而不可不為」。重點在於,having more 不見得是好事,having less 也不見得是可憐可悲的事。兩者各自導向不同的音樂觀與參與經驗。

6 則留言:

  1. 我覺得你這文章十分弔詭。好像說了很多,其實也沒說甚麼;好像沒說甚麼,可是又意見很大。實際上是在暗示某些作法的,儘管最後又detach的好像很乾淨。

    在我有限的聽音樂的經驗裡,「重複」,甚至我偶爾會有意識地填鴨,這件事情往往學習很多,反而越來越少一次聆樂感動的經驗。時間越久我的感想是聽音樂是需要時間相處的。但重複未必就是指向「厭倦」(你這字眼用得十分重,如果是我我會用「疲憊」)。

    不過「重複」需要技巧與方向,如果卯起來在很短時間內重複地版本比較,無役於聽覺暴力,當然也不同意這樣盲目的聆聽方式。有技巧、方向與呼吸的重覆聆聽某些曲子,其實還是非常有趣的;反而刻意要搜尋某些獨特的天啟經驗,是否容易導致手段取代目的,喪失本心呢?兩者沒有好或不好,也沒有標準,說穿了,極左和極右都很危險,也都是暴力。

    荀子說: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回歸到原點,無非就是探索自我而已。

    好像太嚴肅了。

    回覆刪除
  2. 這篇真的是完全自由不箝制地狂寫, 也沒修太多, 結果也讓我一點小失望, 好像還沒有帶到真正想談的部份。1. 可重複性, 重複消費, 收集, 與資本主義的關係, 2. 重複與當今音樂文化的偏好與taste formation。

    因為已經扯太長, 自己就先censor 把文章給斷尾了。

    少, 未必會帶來獨特的天啟經驗, 我也並不在乎天啟這件事。我只想點出,同為聆聽, 粗略劃分的兩種時空與科技情境(before and after recording industry), 所側重的重點可能大不同。Perception of time, perception of beauty, attention span, standards of appreciation等等。

    「厭倦」或「疲憊」, 勢必有個體差異, 不太知道什麼是厭倦的人也一定有吧。

    等到妳的唱片數量暴增, 再順過基本曲目十年, 可再看看會有何看法。

    回覆刪除
  3. 無論如何,放手狂寫總是值得鼓勵,非常好,給你鼓鼓掌。重複的確是個可問的問題,按照你的1和2,是個非常嚴肅的話題。看來你還沒定調是要走哪種路線:是個人內省呢還是內外觀點兼而有之的論述?放手狂寫都好。

    重複到厭倦這件事,我一向以為是個人方法論的影響大於外在condiion的決定論。找一個例子來談會比較具體,如果要的話。

    最後一段,我是盡量不去聯想你有「我吃飯掉的飯粒比你吃的飯多」的指涉啦,但是:

    一、我認為那也是暴飲暴食的人所應該面對的反噬,別忘記refresh也是應盡的責任--當然前提是你願意一值聽古典音樂。我有朋友曾經是classic gluttony,到最後得了厭食症,一狗票CD供在牆上當壁紙。

    二、你是否考量過,既然可以暴增,那當然也可以暴減,何不把你手上的基本曲目丟掉一半哩?肉多既然嫌肥,那就把肉送人吃好啦...我是很樂意接肉的。二十一世紀的資本主義的思考已逐漸從產製轉到分配。

    貪慾不只有possessinging more的面貌而已,不願cutting less也是貪慾的長相。

    最後,我想沒有人不會厭倦的,人就是喜新厭舊的動物啊...無可避免的循環。

    回覆刪除
  4. 這個坑是我自己挖的, 議題很大, 方向線索也多頭, 又很嚴肅, 自尋煩惱。

    不好意思讓你開了球, 我卻閃人。基於個人理由, 就在此打住, 私下談的話, 或再奉陪。

    如果讓你有, 「我吃飯掉的飯粒比你吃的飯多」的指涉感覺, 我很遺憾, 我寫時也發現了可能引起誤會, 不過這是個人的直觀感受, 並沒有貶抑之意。也沒有給十年後, 預設任何立場答案。

    回覆刪除
  5. 這篇看起來像「音響亂壇」第908期的序言......

    回覆刪除
  6. Lapi 愛說笑, 「音響論壇」連300期都還沒有, 「音響亂壇」哪來908期?

    隨意亂寫, 隨便看看就好啦。

    倒不是敝帚自珍, 刪掉文章並不是我的作法, 只想誠實地照自己方式留下紀錄, 算是memo to self。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