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8日 星期四

不只是懷舊:DG 二十世紀經典系列

Legeti













DG 這個黃標老廠,今年歡慶111 年的誕辰,近年來猛出大全集(卡拉揚交響曲, 布拉姆斯, 來年的蕭邦等),這陣子又有 DG 111的套裝CD與DVD,在實體唱片的萎縮期的情境中,繼續頌揚著黃色帝國的榮光。

我對 DG 最為印象深刻的,並不是那些暢銷數字、大小獎項堆起的名盤,而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二十世紀經典系列 」(20th Century Classics)。提到當代音樂的中價版唱片,當時Decca 有 Enterprise,EMI 有Matrix 系列,Phillips 有少數 Silverline Classics,提供了許多親近當代經典的選擇。反觀今日,大廠現代音樂唱片的沒落,景氣固然是一個因素;然而,這跟進入21 世紀口味卻愈趨保守的古典迷,也多少有關係吧。

記得那個年代,每次上台北,都會繞去辛亥路的經典唱片行。窮學生的我,望著三百出頭一張的DG當代經典,魔法一般地挺立在白色的架上。單色簡約,不使用名畫,幾乎沒有設計的設計,讓人特別想一親芳澤。當時每次只能湊出一兩張CD 錢的我,常會苦思半天。到底是要 Kagel 還是 Zimmermann,Lutoslawski 還是武滿徹? 每次拆開封套,挨湊在超爛的電腦喇叭旁的耳朵,等待著綺思妙想、微音巨響的雀躍心情,一輩子都難以忘懷。

poliniDG















目前還可能找的著的,要屬上面這張 Pollini 的 Schoenberg piano music了。大廠中,最近只有 EMI 還在發行當代音樂的中低價位CD系列,而DG 卻棄守了小眾的這個區塊,只能炒冷飯地 recycle 一些大師名盤。

如果有一天,黃標廠將這些「 二十世紀系列」以廉價大全集發行,我會跑步去訂它一套。似乎又是一個「也許沒有也許」的 impossible dream...。

10 則留言:

  1. 這套發行一直是小弟的夢幻逸品;生不逢時,等到我開始聽二十世紀音樂時,也只不過是六年前而已。發現這系列時,其中大半以上早已絕版,跑遍本島西半部重要唱片據點,才入袋幾張倖存於貨架上乏人問津者。靠著幾本舊目錄,統計出這系列共有四十八張錄音... 唉~ 尋尋覓覓阿 !

    回覆刪除
  2. 「不過是六年前而已」這句話說來輕描淡寫, 許多樂友們即使10個六年, 還是無法親近現代音樂。 人各有志, 倒也勉強不得。

    即便很早遇到這個系列, 我收到的也大概七八張左右。時也, 命也, 非我之所能也。

    您真是有心人, 既南北奔走, 又算出48這個確切數字。

    希望黃標 DG 能聽到我們的prayers, 來個大全集吧! 封面如果原貌呈現, 又會更優...(作夢中)

    回覆刪除
  3. 現代音樂需要花點時間聽啦。
    Schoenberg我覺得還算順耳。
    腦筋要大轉彎總是需要點時間,花點耐心,聽的人對音樂要有耐心。不能不給機會。

    回覆刪除
  4. 這套封面真是太優了 很像後現代的流線家具
    說到經典唱片行 我當時唸大學 還沒接觸古典音樂 就陪朋友去 只記得一張EMI的CD NT 380 真是高貴啊
    後來想再去就沒看到 可能不易經營 收攤了
    我也對現代音樂有些感冒 看到作曲家還在世的作品通常敬謝不敏 為什麼他們不寫一些有旋律的音樂呢 或許有人笑我膚淺 但是聽了不舒服何必勉強呢

    回覆刪除
  5. 給樓上(你或許覺得我多嘴,不過這也是事實啦)
    原本我也有跟你類似的想法
    不過聽點現代音樂(我指的是二十世紀古典音樂)
    有助於擴展音樂的視野
    如果你把聽古典音樂當成終身職
    或許可以再給自己一些機會和緣分
    Schoenberg是不錯的切入點

    當然不聽又不會少塊肉(我知道有人這輩子只聽布拉姆斯)家裡音響也不會變爛
    只是探索一個新世界--即使會不舒服
    總是讓耳朵感到興奮與刺激吧

    BTW讓人感受舒服與好聽
    從來也不是現代音樂作曲家的目的
    基本上他們要呈現的永遠是苦悶煩惱與憂心
    如果搭配些二十世紀抽象畫、雕塑和詩來看看
    或許可以更接近現代作曲家

    不過我覺得更另類的是當代作曲家
    (我指的是contemparary music)
    就是現在不但活著而且還在寫交響曲的人
    那才另類到翻
    最近聽了一首曲子
    不但無調 全首不超過五個音吧
    連音階都沒有啊
    扯遠了

    mingus 我話太多歹勢

    回覆刪除
  6. To UQ:

    可以了解你對旋律性的音樂的喜愛, 事實上光是18 世紀的旋律調性的音樂, 就有比一般想像多的樣式(不只是巴洛克, 洛可可, 或古典主義這些約化的labels可涵蓋)可以實驗賞玩。

    不過20 世紀音樂也並非全為洪水猛獸, 有許多作曲家沒有完全棄絕調性與可親的形式。直覺上較為「傷耳朵」的現代樂, 常常在音響效果更細膩直接的現場, 又是另有風情, 有些朋友因為現場而漸漸喜歡上講究timber 與 texture (非強調旋律)的一些現代曲目。

    回覆刪除
  7. To Orangebach:

    你倒非話多, 當是古道熱腸的性子使然。

    UQ 兄其實算是開明派的樂友, 之前他還跟我稱讚過在音響展聽過的英國作曲家 Arnold 的管絃樂大作。

    妳提的當代音樂與繪畫與雕塑的比較相當有意思, 個人覺得奇怪的是, 「現代藝術發展不平等」的特殊現象。繪畫與雕塑揚棄了真實再現與具象, 並未得到過大的反彈, 也漸漸爲人接受, 許多人在家中可以自然地擺個抽象畫, Picasso 或Pollock; 但音樂離開了旋律為主的呈現, 卻似乎是大逆不道, 成為了票房毒藥。

    二十世紀初的音樂 (例如「新」維也納樂派) 已經是老掉牙, 約一百年前的音樂了, 還是被多數大眾品味所拒絕。

    可說是相對於其他藝術, 音樂發展史的「不平均律」吧。

    回覆刪除
  8. 你所提的發展不均衡現象,我有思考過這件事。

    我小小認為啦,二十世紀的畫作、雕塑甚至文學作品,都有占有一定空間的物件,做為意義指涉的對像(暫時先不管中間的連結是解構結構或甚麼構),因此容易累積詮釋看法與觀點。時間久了,無論感官上或理解上,都習慣了,自然容易接受。

    但音樂不是。音樂是時間的藝術,原本就是以抽象的型態存在著。此時此刻一過,無法再重現原來的那時刻。二十世紀以前的音樂有旋律可供記憶,二十世紀音樂打破旋律的約束,文本也就變得十分零散,根本都記不得。看譜,也無法連想到旋律,因此在感官和理解上,其實都很陌生,也就需要多點時間習慣。

    不過二十世紀藝術家同時間都在反省所謂「現代性」的問題,所以其實不同表達型式有共同的時代精神和思考,所以我覺得可以透過欣賞別的來理解欣賞二十世紀音樂,這是非常有趣的經驗。

    馬勒跟克林姆,兩個神經質的友誼自是不用多言,它門的作品也有類似的華美、神經質和鑽牛角尖。
    每次看到傑克梅第的雕塑,也讓我想起TS Eliot筆下的人,反應他們對於時代的焦慮。
    最近就看了一個畫家因為仰慕John Cage,便以他為名畫了六幅名為Cage的抽象畫要獻給他。

    我好像又講太多了。科科。

    回覆刪除
  9. To Orangebach:

    除了妳說的「非形體具象」的媒介特性之外, 音樂的資本限制也是一大因素, 印一本書的成本, 與養一個樂師與樂團的成本, 完全不能比。

    音樂在西方藝術的演化而言, 常常是「生長遲緩兒」。詩歌與視覺藝術多半是跑在前面的火車頭, 以十八世紀中期德國為例, 文學的狂飆運動與作者(self-employed in reality), 因為有中產讀者的支持, 無須仰賴宮廷貴族, 不知已經走到何處, 音樂方面才漸漸突破保守的框架。

    這個問題點說來真的話長了, 容下次見面再詳談。

    To Cloning:

    20/21系列我也有兩三張(多是Boulez), 只是論曲目, 價位, 選擇, 個人覺得還是之前的老系列來的大方有氣度。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