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運動給我的一大啟示是,以現代的美學、品味、演奏樣式貫印的"耳朵"為標準,來聽幾百年前的東西,可能造成的失真與扭曲。
Affektenlehre,是一個重要的後期巴洛克音樂美學概念。這個字可翻成「情緒的定律」,意指在樂曲的單一樂段裡,最好專注於特定的、和諧的、具體化的 (reified) 情緒。想貪心地加太多情緒或其鋪陳,恐會破壞曲子的平衡,造成美感經驗上的混亂與失序。如何調配組織適量的樂念,以求帶引出特定的情緒與表現,便是當時作曲家的首要目標。
於是,我們被古典奏鳴曲式的第一第二主題,快慢快的戲劇對立原則,以及更為情緒化的浪漫主義所「洗過腦」的耳朵,就難以接受巴洛克音樂的「單調」了,也無法欣賞單純的非戲劇修辭性結構。
美學所追求的理想,所帶來的差異,形成不同目的與特質的作品。若帶著「今是昨非」的"進化觀點"的有色眼鏡,巴洛克只屬於一個「大業完成」前的過程。如能回觀,將 Affektenlehre 當作另成一家言的典範 (another paradigm),巴洛克音樂可以有自己的藝術理想的追求與味道。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