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1日 星期三

我看Gramophone雜誌

雖然最近幾乎不買, 斷斷續續看Gramophone 雜誌近二十年的讀者的我, 想表達一下個人的淺見。個人還是覺得, 一年一次Gramophone的「年度大獎」, 與當期雜誌的各專欄與內容, 必須稍作切割了解。我無意去擁護這本英國口音稍重的雜誌, 只想還原一些音樂面向的全貌。

「年度大獎」的部分, 自然很難脫離商業機制與英國觀點的侷限, 有時連參考價值都說不上。但所謂的「英國觀點」, 個人認為若單單以「宣揚國威」的愛國主義來看, 可能過度簡化一些核心的問題。因地緣之便, 英國的樂評與聽眾, 自然有最多機會去親炙本地音樂家與作曲家的機會, 也較能深入體會演繹或音樂口味上的地方特色(local color) 及其淵源。就像我們對台灣的職業演奏家與指揮, 也會因為接觸了解他們的approaches, 而多些支持, 這並不表示我們單單是因為愛國或狹隘的「敝帚自珍」, 而去喜歡呂紹嘉或傅聰。

至於Gramophone雜誌的內容, 除了一些主流藝人/唱片的介紹之外, 事實上有它相當多元與精闢的地方。以下單就去年十二月號為例:

1) 光是廠牌的選擇, 讓人眼花撩亂: 撇開北美版每月特闢的特刊supplement (介紹北美的小廠唱片如Cedille, Crystal Record, Innova, New World等。 嘿, 美國不只有Telarc, RR, 或RCA)不談, 罕見歐陸唱片label的可怕數量有時甚至佔樂評的1/4到1/5。除了台灣少數引進但品項不齊的Alpha, Analekta, Fuga Libera, Hanssler, Darbringhaus und Grimm, 還有一大票聽都沒聽過的廠牌新錄音, 例如Accent (La Petite Bande的Bach SACD兩套), Piano 21(專出Cyprien Katsaris的錄音), Carus (Stuttgart 巴洛克室內樂團的Bach b minor mass), Dux (Symanowski的鋼琴與雙鋼琴曲), Dacapo(丹麥廠的Nielsen管絃樂sacd)...不勝枚舉。

單以介紹這些在國內(甚至日本)根本見不到的唱片一事, 尤其是古樂, 聲樂, 與當代音樂, 就是功德一件。以variety 與diversity來看, 我所知道的其他古典雜誌皆望塵莫及。五十位以上, 專業分工的樂評陣容, 也比某些雜誌少數幾位樂評壟斷的唱片評論來的百家爭鳴, 有意思多了。

2)某些專欄的深入與多元性: "Soundbites"裏介紹了Wagner送給Cosima的聖誕禮物Siegfried Idyll的始末; "The Gramophone Debate" 試著重新定位指揮Solti, "Reputation" 裏介紹了Verdi欽點的奧泰羅男高音Tamagno與此歌劇的考據。'Musical Journeys' 則大大批評修理了英國導演/莎劇演員Kenneth Branagh的歌劇電影「魔笛」(不見得一味偏袒自家人)。

3)DVD與音樂書籍類的評論: 此期評論Ivory Classics發行, 介紹Earl Wild生平, 長達六小時的雙dvd; Henze的歌劇「孤寂大道 」, 愛爾蘭男高音McCormack的藝術(4cd+1 DVD)。書籍方面, 有Grieg 歌曲藝術, Xaver Scharwenka的音樂傳記等。

Gramophone Awards? 無須太認真, 就把它當作活絡古典音樂商業機制的一場年度大拜拜吧!

10 則留言:

  1. 雖然我嗆那份年度名單,但我可以體會版主大人的心情,
    曾有一段時間我是Classic CD的讀者.
    每個月看著原文樂評,聽著所附的最新出版CD片段,
    覺得一切都走在樂評頂.
    直到有一天,發現該雜誌常常推薦的D牌唱片,
    裡面某某A大牌與K大牌聽起來怪怪的,一時興起自己做個版本比較,
    驚然發現......
    連同E牌也是,另一個D牌也是,那是怎麼一回事?
    那些樂評的品味應該比我高段,但我聽不合就是不合,這假不來.

    從此,我小小的心得是:
    別為某榜單,某雜誌,某樂評而聆聽,或無謂的收藏;
    更不必刻意去搶先鋒聽新片;要為自己聆聽,否則一切都是白費.

    願與板大及所有愛樂人共勉之~~

    回覆刪除
  2. 像所有的資深樂迷一樣, Hubert 兄有自己的標準, 是誰也改變不了的。

    何謂「無謂的收藏」, 或是否「一切白費」, 也無法放之四海皆準。

    私以為Classic CD與Gramophone的level有一大段的差距, 後者有許多與樂團與作品的詳細介紹, 也會有一些較深入的音樂史或分析等資料。以上的參考資料, 有些是書上或網路上都難找到的。

    樂評的話, 我從來是先打問號的; 但有人先聽過, 我不用先買唱片, 可以就我對這位樂評的了解(read between the lines), 以及他所描述的樂曲與詮釋特質, 來作加減乘除的過濾判斷, 我不會照單全收, 也從不爲誰而聽, 爲誰收藏。

    對於其中介紹, 所沒聽過的小小廠或當代音樂, 我保留我的好奇與判斷。我沒親耳聽過之前, 誰知道它不會是我的下個 DHM, Ricercar, Timpani 或Biber, Nono, Kurtag?

    音樂對每個人有不同的意義, 可能是一片蛋糕, 可能是一個環遊世界的旅程, 可能是一個私人的城堡。

    回覆刪除
  3. Carus台灣有代理,Dacapo以前台灣也有代理。
    另,我不是Carus的代理商,澄清一下。

    回覆刪除
  4. 不好意思第一次留言,重複送出,請版主刪除上述其中一則留言。

    回覆刪除
  5. 感謝你的指正!

    國內代理的前世今生版圖繁亂, 品項又東缺西漏的, 需要有樂友的補充。Accent 我也是今天才發現國內有代理, 但品項不多。

    Dacapo這幾年的的丹麥作曲家唱片都沒得買, 實在讓北歐迷的我有些感慨。

    回覆刪除
  6. 9月底去韻順.王老闆說accent最近會進貨(S.Kuijken 巴哈的第6集會進)

    有些品項JPC.DE有特價 量大的話換算起來不會比國內買貴

    回覆刪除
  7. 我在GOOGLE上打進GRAMOPHONE就跳出這篇文章。

    這幾天我上GRAMOPHONE的網站去看一下,你說得沒錯,GRAMOPHONE比較難,BBC MUSIC在取材和文筆上比較淺,就像你說的,看了覺得沒特別吸引眼球,不過也同樣如你文中所提,扣除國族主義之外,英國雜誌的variety and diversity十分可觀,尤其片廠和各種演奏者。就廣度和多元化,我覺得還滿實惠的。

    巧的是,最近BBC MUSIC正在評選09年的MUSIC AWARD,看了這篇文章感覺很妙。AWARD一定都有你提到的這些疏漏,不用對號入座,或以AWARD的品味為尊,但做為選碟參考也是不錯。

    回覆刪除
  8. Gramophone 與BBC Music的差異,能讀原文的人一比自然可以瞭解。我覺得前者的人文深度、用字之精美、報導的深度精緻度都遠勝後者。當然,BBC Music也有好的系列可讀,完整曲目的附贈CD 也誠意十足。

    只是,讀Gramophone (尤其是唱片評論之外的文章),在語言美妙處與音樂文化的介入觀點上,都讓人有「受到挑戰」(challenged)又可全然享受 (tremendously enjoyable) 的感覺, 算是journalist writing in arts 的理想境界。上次提過的Haydn專題就是一個好例子,不知你有機會看了沒。

    現在的Gramophone 只要是兩三期前的內容,都可以線上免費閱讀了,也有便利上的優勢。

    我期待今年的Chopin 與Schumann 年的專號會交出怎樣的成果,若有 Schumann 是必買,Chopin的話,看內容如何再說。

    回覆刪除
  9. 不知道你指的是三月份的special issue嗎?
    如果是的話,主人翁是一百五十歲誕辰馬勒。

    回覆刪除
  10. 我指的是今年內「應該」會推出的Chopin and/or Schumann special issue,最近馬勒跟我不是很合,我等它幾個月上線後再看。

    去年Handel的專號也相當推薦,我現在的讀法是將特別想看的專文pdf檔下載下來,雖然麻煩一點,加上照片實在是美極了。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