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安魂曲,其實應當正名為德文安魂曲。標題裏的 Deutsches 是指德文,有別於一般安魂曲拉丁經文的歌詞,並不是指為德意志民族所作。
此曲名盤如林,從Walter, Klemperer, Karajan, Abbado,到古樂派的 Gardiner, Norrington, Herreweghe,安魂曲迷們一定都收了好幾個版,也有自己最喜歡的詮釋。不以神怒, 死亡, 地獄的恐怖來威嚇,也不製造悲劇氣氛的這首曲子,與Faure的安魂曲一樣,受到同類宗教樂曲中較多的青睞。
對於Helmut Koch 的巴洛克純管絃曲詮釋,目前較難領略到他的長處。不過,如同上篇介紹過的Haydn 神劇「創世紀」,他在一些包括合唱聲樂的錄音作品,常常讓人眼睛一亮。 中庸穩健的速度設定,在合唱曲能量感與聲部的不溫不火的平衡之下( 注意第六段 fugue 部分的工整與sense of purpose),輕易能憾動人心。這張德文安魂曲,氣質明麗,但需要細細咀嚼,才能體會它不同於一些較為戲劇處理的名版的,「樸玉其中」之美。
接連2篇Koch的聖樂,有人八成中毒了......
回覆刪除我的Koch"創世紀"是2006舊版
我的Koch"德意志"是Basic中價版
雖然已經知道聲音差不了多少
不過總覺得別人手上的月餅是比較大塊些......
啊,當我沒說,我要說的是,您手上的版本好像都長的比較漂亮些...
下次來我家帶來比一下好嗎,還是有點想印証一下......
Koch的合唱曲目有其引人入勝之處, 有一首我本有情結的曲子錄音, 打算終究還是要敗下去。
回覆刪除我的CD封面並不漂亮, 還有些抱歉, 貼上這張"林志玲級"的, 是我唯一能找得到的...
"別人手上的月餅是比較大塊", 這我挺能體會, 是該要讓這些唱片們有個華山論劍那一天。
想從你這裡連去萎萎陰陰, 居然被 hinet 色情守門員給擋住了.
回覆刪除天啊.
守門員也不是完全沒必要, 只可惜一些有趣的邊緣論述也會像嬰兒隨著洗澡水一起被倒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