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日 星期二

從神聖到世俗:Schumann 的oratorio (之一)

rembr
依照Schumann撰寫「浮士德場景」(1844-53) 的幾近倒敘方式為模範,我把他最後完成的oratorio 放到最前面來介紹。

Oratorio 中文要翻成「神劇」, 恐怕是小有問題的。 因為「神劇」這個詞無法概括oratorio 這個音樂類型,在浪漫時期起世俗化後,到二十世紀,以歷史人物、文學、神話等為主軸「世俗聲樂劇」(secular oratorio ) 的新局。

以 Schumann 作例子,oratorio 的三部曲:「裴利與樂園」、「玫瑰朝聖」、「浮士德場景」,雖有「救贖」(redemption) 主題的共通之處,但是回到 Schumann自己的說法,他所信仰的,屬於「沒有宗教的宗教」。更關鍵地,這些曲子的文學幻想傾向,絕對高於歌頌上帝的絕對與神聖。

重點描而不重全景的「浮士德場景」,共分為三部:歌德原著中最著名的第一部,為此曲最短的一篇,只佔約十五分鐘,描述Faust 與Gretchen 與魔鬼Mephistopheles的三角掙扎。 第二部與第三部,才是 Schumann 著重的重點,分別表現浮士德之死,以及浮士德之靈魂昇華。忠實呈現配上歌德原文的、抽象哲思的寓言世界,取代了戲劇的行進感,難怪不僅寫不成歌劇,作為oratorio,也全然不是正統且較受矚目的神聖劇。

此曲最著名的錄音,應為英國作曲家Britten的Decca 版,但一來目前手上沒有,二來過於拘謹與沉重的風格頗有爭議。讓我直接先推薦最容易入手的Bernard Klee/Düsseldorf Symphony 版(EMI, 1981)。其中在Britten 版出場過的Fischer-Dieskau,在此捲土重來,二度擔當Faust 這位主角。他在Schubert 歌曲的「傳奇名演」,現在已有歷史的改寫翻案,不見得是筆者的首選。然而,多了些歲月的沉澱,他在這部錄音裡的Faust,可稱是綜合 world-weariness 與modernist longing 的最佳典範。

戲份不算多的Edith Mathis 擔綱的Gretchen,可能沒有原作中的稚嫩。然而,在指揮老公Klee的營造出的生動管絃樂氛圍,很能表現從少女到「永恆女性」典範的落差與range。擔任Mephistopheles的Walter Berry,還有天使Ariel 的Nicolai Gedda,亦精準地掌握了誘惑魔性與安撫靈性的對照。

我們不該忘記,Schumann的管絃樂與合唱部份所注入的 labor of love。指揮 Klee 與Schumann 最後的故鄉 Dusseldorf 的樂團與合唱團,以一種輕度浪漫與直觀無飾的投入,展現推演原作的各種情境與情緒,雖沒有更大牌1994年Abbado Sony 版,或是未來Harnoncourt 可能貢獻的錄音對照,最少最少是一個氣韻生動的優質版。

最後,是一個聆聽上的建議。直接可先聽在Schumann生前也曾獨立被演奏的第三部。加入合唱的此部,約作於Schumann 創作力旺盛、且尚未精神耗弱的1844年。尤其比起最後完成、樂念渙散的序曲,有天壤之別。

2 則留言:

  1. Britten 的版我有黑膠版,
    不過年少不懂事,在一邊聽一邊打喝欠,留下數位檔案後,
    ---全賣了.
    現在一邊看解說書,回頭聽聽這些作品,覺得有黑膠真幸福,
    有錄音設備也真好,有CD player也不賴......

    聽這檔音樂還是累人的,回有幸福的感覺讓這股傻勁一直持續下去......

    回覆刪除
  2. 之前還沒研究此曲與Schumann前, 照慣例從頭開始聽, 對此曲產生很大的誤會, 序曲實在令人昏昏欲睡啊。有機會還是要把Britten版弄到手, 重新了解他的詮釋(尤其是甜頭在後頭的第三部)。

    認真聽, 量又多, 是挺累人的, 可是收穫也越來越多, 不是嗎?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