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

喪鐘為誰響? 古典實體唱片業

之前談過許多唱片業沒落的新聞與觀察,今天看到 Norman Lebrecht 兩週前的專欄文章,更讓人相信「實體唱片末世論」絕非危言聳聽。

首先,Lebrecht 先丟出"美國2008年至今最暢銷的古典唱片"這個話題。嘿嘿,不是「令人景仰的大師」,而是DG Hilary Hahn 所灌錄的 Sibelius 與 Schonberg 的小提琴協奏曲。但他說,就內部消息指出,即使如此「熱賣」的唱片,在這最大的市場裡,每一周也賣不超過500張。即便以這樣的銷量持續兩年,DG 還是賺不回他們在這位藝人身上的投資。

如果暢銷第一名的唱片是如此,其他的發行,以及背後的赤字問題更別提了。唱片公司如今要賺錢的方法,唯有選擇在唱片上「幾近不付費給藝人」一途。事實上,除了少數的大牌,現在「出唱片幾乎不給傭金」也轉換成業界的常態,藝人獲得的唯有出片所帶來的「名氣指數」這樣的利益。

EMI的背後金主集團,現在對 EMI music的定位也有所變動,不再願意自稱是個「唱片廠牌 」(record label),只允諾會進繼續扮演一個「音樂提供者」的角色。Sony-BMG 唱片部主事者 Chris Craker,也於不久前離職,他所簽下的如 Skride 姐妹等藝人目前的合約也汲汲可危。其實,即便沒有這些內幕消息,光看各大廠頻頻用跳樓的價格,來傾銷某些大牌與大全集,就可知道他們有多麼的缺錢。

大廠的末日或許還不至於立即到來,許多的小廠也仍有足以繼續營運的薄利可圖。但是,還是奉勸愛樂迷的各位,先不要急著賣掉你的唱片(尤其是黑膠?),想收的片子也得好好珍惜機會,「堪折直須折」。

我不知各位是如何想的,我是不放心把我的音樂資源,全數仰賴幾顆硬碟,或一台不是挺耐摔的 I-pod。

15 則留言:

  1. 其實我覺得大廠的氣數已差不多了~~
    大牌藝人的精銳盡出,賣完某某大牌的全集之時,
    就意味著某某大牌再也不是銷售的績優股了.
    就算不賣,消費者誇張的硬碟容量遲早也會裝滿這些唱片公司的APE,
    甚至是MP3檔.
    或是已收藏一大堆大牌藝人的唱片,
    新的藝人唱片也沒比較好,有誰要花錢買他們?
    我相信未來網路會方便到點一指馬上就聽得到想要的版本,
    Everything happens on net!
    唯有實體唱片,代表一種量少的文化品味,
    就跟當年唱片興盛時,聽現場的藝術文化味還是比較濃厚些.

    回覆刪除
  2. 經濟上的"廉價"不算一種原罪, 但通常夾帶的是一種"廉價"的消費藝術心態, 與"調整"(包括自我調整)上的欠缺用心與進階的動能。

    (或許一直"速食CD", 懶得搞LP系統的我沒資格來批評別人...)

    Bruce Springsteen有首歌: 57 channels (and nothin' on), 57個頻道, 沒有任何內容物可言。"些許的質素"比"大量的廉價物"來得重要多了。自省之。

    回覆刪除
  3. 從錄音帶開始,90年代直接接上CD,所以我不聽LP,也不懂得箇中奧妙究竟何在。

    倒是前陣子看到紐時的一篇報導,美國似乎開始掀起一陣LP復古的流行風潮。有一些新發行的錄音,不一定是古典的,也有LP的格式,而且,為了因應大家喜歡聽數位音樂的格式,LP裡面也附有一組code,可以合法下載mp3來聽。所以,花了一筆錢,收了LP,也可以裝在iPod到處啪啪走。這種複合式銷售方式,若是價格合理,也許可行。

    美國的LP二手市場有些真是便宜到不可思議。可惜我不懂,只能遠觀。

    回覆刪除
  4. 我只能套一句前賢的話說: 古典音樂不死, 只是逐漸凋零. LP也許會復興, 但古典音樂則很難. 當然了, 這要看怎麼定義古典音樂.

    回覆刪除
  5. (隨想數則)

    剛從日本的四個大城市繞一圈回來,實在看不出古典音樂不景氣的跡象。音樂會票房幾乎半數Sold Out,CD結帳還得排老半天。

    古典唱片就算沒有新的明星,舊的那些已經夠瞧了。就算從今天開始沒有新CD可以買,舊的那些也夠聽一輩子了。

    我們搞傳統文化產業的,幾乎每個領域都自稱是弱勢。歌仔戲如此,布袋戲也是這樣。如果古典音樂是弱勢,那麼Jazz怎麼辦?

    當我身邊的人習慣以電子郵件傳達信息,我卻每個星期至少用毛筆寫一封信給我的好友。我相信,當大家都習慣敲鍵盤在網路上寫生活日記的時候,我拿毛筆法寫日記是一種堅持、一種信念,也是一件很新潮、很酷的特異功能。

    喜歡一個人不需要太多理由,跟他弱勢不弱勢無關。喜歡古典音樂也是這樣。

    我在美術系教書法,美術系的學生都很怕書法,一方面很難速成,一方面很容易破功,而且沒有市場。這些都是事實。但我卻因為研究書法史的緣故,即將遠渡紐約Metropolitan Museum去介紹給崇拜東方傳統的老外。這段插曲又可能會讓我跟紐約的古典音樂生態連結在一起。生命就是這麼難以捉摸的奇遇。

    話說回來,生活只是一種習慣。我們喜歡用「品味」一詞來包裝這種「習慣」。「假裝」喜歡品嚐世界各地的咖啡,其實只是無法擺脫咖啡因糾纏的一種習慣而已。

    聲音和視覺是最難擺脫的習慣,也是最難被說服、最容易激怒人的習慣。

    如果有一天,全世界的咖啡豆都停產了,我會選擇自己種咖啡豆。

    回覆刪除
  6. 感謝諸位假日一起來這串門子。

    我想, 這波LP的復興應該是"全球化"一並啟動的。事實上, 美國的黑膠友密度雖遠不及台灣, 但還是一直有死硬黑膠派的市場。二手的LP,真的很容易入手, 價錢也平實。如果我還住在美國, 加上空間大的優勢, 可能二話不說, 就回歸黑膠陣營了。Arwen兄是否也是從美國開始收黑膠的?

    事實上, Eusebius兄, 我的LP日子不過短短四五年, 黑膠的諸多樂趣或優勢, 有許多資深樂友可以請教, 如果有興趣的話。

    我個人是打算繼續與諸多黑膠友多多取經。

    我同意Shane兄"習慣"的說法,但如果addiction再深究下去的話, 也是會有"門派與口味"的差異(倒不是"高高在上"的"品味")。就像, 都是"癮"來說, 咖啡迷, 黑膠友, 也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

    上面文所談的, 是"實體唱片衰竭"的問題, 並非完全針對"古典音樂教育或現場"。日本的情形, 是世界的一個小奇蹟, 不管是實體軟體或現場音樂, 都仍方興未衰。

    Shane兄說得沒錯, 不管弱勢與否,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 就盡情來搞吧! 我最羨慕書法能寫的人, 美好的事物, 真的要多發揚光大啊!

    Happy listening, everyone!

    回覆刪除
  7. 雜感

    當小弟正式從學生米蟲躍升(墮落?)為領薪水的上班族時
    恰巧碰到CD唱片蕭條時期的開端

    於是....

    CD唱片增加為從前的倍數的倍數的倍數

    聽音樂的時間也減少為從前的倍數的倍數的倍數

    兩個因素加起來

    唱片越堆越多 聽的音樂反而越來越少


    PS.上星期終於入手了心怡以久的伯恩斯坦馬勒全集
    到現在卻還沒拆封

    回覆刪除
  8. 感同身受, 片子越多, 樂趣不見得隨之增長, 即使睡眠時間變少來聽, 能聽的時間也變少了。

    敢問forgiven兄的Bernstein/Mahler 是哪一套, LP or CD?

    回覆刪除
  9. 小弟才疏學淺 還只能接觸CD
    黑碟海又廣又深
    小弟還不敢觸及

    回覆刪除
  10. Forgiven 兄過度謙遜了, 我暫時也是全CD一族, 而且你的收藏應當也已經很可怕才是。

    這 Mahler 全集莫非是舊版? 我也收得不齊...

    回覆刪除
  11. 這就更讓小弟慚愧了

    其實是舊版的全集紙盒裝 XD

    塑膠殼裝的版本
    在小弟初入此圈子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多消失在唱片行的架子上

    回覆刪除
  12. 我是中學就開始買黑膠, 出國後買更多, 回國有ebay後更多.

    我一直不認為聽什麼音樂, 喝什麼東西, 買什麼器材跟品味有什麼關係, 這充其量只是商人的手法, Yes, 我對於咖啡, 要的是香氣, 咖啡因, 以及口感, 跟品味無關.我也因為做的研究在資訊領域裡比較特別而會被邀請去做什麼, 但是骨子裡我知道自己是半吊子, 因緣際會罷了! 音樂只是我用來包裝數位訊號處理的包裝紙.

    古典音樂當然不會死, 至少我死前他還不會死, 因為除非不再有人聽古典音樂了, 而這是在我死前一定不會發生. 許多民族音樂聽的人更少, 但是同樣還活得好好的.

    實體唱片當然在呀! 數以億計的黑膠, CD都還在. 但是實體唱片業呢? 我覺得絕大多數會消失的, 尤其是數位的. 至於黑膠呢? 我想還是會有人出黑膠來滿足某些人, 畢竟黑膠還不能下載.

    但是談這個有什麼用呢? 可怕的是當我們再也培養不出出色的音樂家來接續, 因為當個音樂家吃不飽, 錄音沒版稅,...,那誰還願意貢獻, 不是嗎?

    回覆刪除
  13. Forgiven 兄:

    Bernstein DG版我缺了好幾號, 倒是CBS版收了盒裝全集。目前的喜好, 也偏向後者相對的直接與新鮮感(sense of discovery)。

    Arwen 兄:

    看來這邊愛樂的朋友也有許多咖啡友呢! 有機會南下, 自要來討教一番。

    黑膠的優勢, 不僅在於聲音, 也在於"可以調整"所得來的功力與樂趣。我們現在所擁有的, 相對於有涯的一生, 已經過多了。

    我不過是有些惋惜, 過去黃金年代的許多錄音, 成為現今的養分, 實體唱片式微後, 這個時代的音樂詮釋, 如何用優質的載體傳至下一代?

    或許我的擔心事多餘, 音樂自會找到出路。實體的沒落, 將讓我們更勇敢地回歸"現場", 來找尋直接, 面對面的感動。

    回覆刪除
  14. 剛看到BLUE97那裡BachPod的消息. 如果唱片公司都這樣搞了, 那實體的CD店沒辦法存活也沒什麼好意外的. 搞不好過幾年連CD都停止發行也說不定, 以後就只有二手的CD和LP可買了.

    回覆刪除
  15. 雖然我不覺得會全數消失, 但是你真正想要的, 可能很難再找到單張發行, 得從大全集, "包裹download"去找了。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