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feo 出版的這個1955 年Cluytens 拜魯特現場版,是目前最喜歡的唐懷瑟版本。
因為Jochum 臨時喪子無法登台,正值知天命之年的Cluytens 才趁這個歷史的偶然,得以臨危受命,首度以一個法國指揮的身分出現在拜魯特的指揮台上。事實上,單以管絃樂的部分而言,取攫的不是像Furtwangler, Knappertsbusch 烽火燎原的zealous frenzy,轉而注重透明而內斂的氣質美。聽開頭第一場 bacchic scene,其弦樂部份的張力,即可聽出此版的基調。
Windgassen 相當年輕活力的聲音,一直是Wagner 歌劇英雄男高音中的典範。在Tannhauser這個角色中,他注入的脆弱感與肉慾味,很適合此般「浪子回頭」的情節。雖然日後他還留下了三套以上的本曲錄音,但這次現場的音色、分句、以及稍稍的緊張感,都讓人有更入戲的感覺。
Herta Wilfert 的 Venus,沒有Gumbry 的妖媚靈氣,但聽著Windgassen 的幾場對手戲,都能說服聽者她強大的誘惑力。Gré Brouwenstijn 的Elisabeth ,或許不特別純情聖潔,卻有血有肉的呈現了這個角色外柔內剛的果決與精神強度。Fischer-Dieskau 的Wolfram, 就不必特別提了,在這段期間他灌錄的冬之旅,可一並聽見這位bariton的第一個驚人高峰。錄音的效果,Bavarian Radio 的正規 mono 音源比起 Melodram的轉錄,有更真實的實體感。
總之,Tannhauser 這套歌劇,在錄音上或個別的選角上,,可能有更突出的版本。要聲明的一點是,如果沒全部靜心聽過,覺得這風格沉悶的人,應該也有吧。想聽全曲的整體的戲感與管絃樂的內力時,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Cluytens。
我也喜歡克路易坦的唐懷瑟 :) 他的兩套羅安格林也很棒
回覆刪除兩套羅安格林, 知道有這樣的發行, 可惜沒聽過, 請問Rover, 是哪個廠牌? 也有拜魯特版嗎?
回覆刪除華格納一直抓不住聆聽的重點,哈,一直無法理解這個樂劇的精華
回覆刪除抱歉 回晚了 (我剛渡假回來)
回覆刪除應該是一套? 我的是MYTO版的 另一套可能我記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