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3日 星期六

音樂廳巡禮(之一):Boston vs. Chicago













以音樂廳的屬性而言,如果Chicago 是代表明亮、清晰、雄壯氣勢的「陽性」(1997年改建之後);那麼Boston 的細緻、綿柔、與暗絨的色調就偏「陰性」。不論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兩個團的氣質與各自音樂廳的acoustic ,倒有某種特殊的共生關係(symbiotic relation)。

影響兩個halls聲音基底,其中一個最大的因素,在於殘響的長度。Boston 跟維也納音樂廳類似,有著相當短的殘響;Chicago 的殘響則是稍微誇張的長,不過在改建之後,並不會有臃腫散不掉的「後浪壓前浪」現象。殘響短的好處,當然是直接音的衝擊,細微的動態也得以保留。但弔詭的地方在於,真正優質的'音樂廳設計時,必須注意到另一個重要原則,要讓低頻的殘響比高頻來得長。這樣一來,才會得到一個好處,即是低頻的自然延伸探底,尤其是針對居於末端的觀眾席位而言。

以我參加過的兩場音樂會為例,Boston symphony 是由Haitink 所帶領的Mozart Symphony No. 40 與安魂曲,我所坐的位子在二樓的前排。Boston Hall 是狹長型的theater 式建物,這代表我離舞台的距離相當遠。神奇的是,並不會覺得有低音模糊或缺乏attack 的感覺。只是,在那之前,我習慣了Chicago hall 本來就比較強勢的霸氣,能量感與bass 的「堅若磐石」,Boston 的味道就顯得精細,小家碧玉,溫柔婉約了。不過,如果是古樂器的authentic approach 的演奏,我預感Boston的廳聽來會既刺激又精美。

除了Chicago 的扁寬型的建構之外,1997 年前長達三年的整建(尤其加上懸高的玻璃與金屬製的調音架),,也為這個hall 的聲音平衡與延伸做了最好的處理。尤其在hall 經過四五年以上的run-in之後,聲音的清晰度,bass 的自然延伸,樂器的質感投射和漂亮尾韻,都更上一層樓。

以Barenboim 所指揮的Wagner 選曲的Chicago 現場音樂會為例,其熱情肥厚的指揮風格,雖並非是每個人的 cup of tea。但是,配上這個hall 的自然延伸的特性,產生一種管風琴般的綿長動力(drive)。不可呼是的是,金剛部隊的銅管部門,在華格納所給予的重要戲份(lavish treatment),更因為音樂廳「有bloom而不boom」 的加持,聲波不易揮散,對聽眾而言,產生一股千軍難抵的可怕吞噬感。

尤其有另兩場Chicago 音樂會,讓我對音響器材的「絕對極限」有極深刻的體會。一為Beethoven的第九, 二為Holst的行星組曲。前者的力霸山河(尤其在合唱加入之後),後者的樂器色彩交融感與巨幅的動態range (從Mercury 開頭mass strings的輕如蟬翼, 到Mars的鐘鼓齊鳴, 或Saturn裏深入地心的管風琴與其他樂器輕聲細語的共存對照),不管你是LP, CD, 或SACD,不管你是幾千萬的音響系統,絕對無法重現orchestra 與hall 所交響生成的,既溫柔又可怕的聲波巨獸。

(P.S. 上圖為Boston 的音樂廳,下圖為Chicago 的音樂廳。)

4 則留言:

  1. 哇!Mingus兄真令人羨慕,我都很難排出時間到世界各有名的音樂廳朝聖,希望等孩子大點會有機會!

    回覆刪除
  2. Dent 兄, 想必我們目前是處在類似的人生階段, 相妻教子。這些音樂會全是在小孩出生前去的, 小祖宗出生之後, 連半場音樂會都沒去過。

    回覆刪除
  3. 看了令人感動、熱血沸騰!讚!

    回覆刪除
  4. 我現在很後悔的是,從前總認為旅行是很個人的事,而照像是給記性差的人準備的工具,現在,往往想要分享時,卻拿不出一點點能夠公開的東西......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