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M-CD? 這種「新的」CD (Super High Material CD),沒有在bit-rate 或resolution 耍花樣,只有在「材質與切割」與一般的cd 不同,規格解析度方面與red book 的標準並無兩樣。
日本的Universal 與Victor 聯合開發的新CD,是活用液晶面板的高透明性而生的新素材,據說透明度與折射率都比一般樹酯系的來得好。這批單張定價約2800日幣的重發片,不足撼動目前黑膠當紅炸子雞的人氣。 Well,我只是納悶,cd 中間那塊爛爛的工業材質,應該不完全是cd 音質問題的元兇,但為何等到它誕生25 年之後,才有人想到要去努力作改良? 商業因素或許大於一切。
第一批的發行,古典與爵士皆有,包括不少Universal 名盤。古典方面有 Kleiber 的舒伯特交響曲,Jochum的布蘭詩歌,Mravinsky 的柴可夫斯基後期交響曲,Szeryng 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Pollini的蕭邦練習曲等。Jazz 方面,包括Charlie Parker 的Now's the Time,Coltrane的 Love Supreme,Bill Evans的Montreal 音樂會等,全都是家喻戶曉的安全牌。
敢這樣一再「同片多發」而不怕沒有市場,日本果然是收藏狂的資本主義烏托邦。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感謝各位朋友的關切與留言,新腦已經到位,但身子卻累壞了,得了重感冒。而且是,全家一同淪陷。 喉嚨痛的當下,還有點感謝敲鍵盤不用「出聲」,可以少挨些疼痛。 醫生囑咐我最好不要超過11 點睡。待我稍作休養生息,再來與大家五四三。
-
本來想把副標題定為「從陳綺貞談起」。話說前幾天前,在餐廳吃飯時,PR系統傳來陳綺貞的歌,心中不覺升起一股厭惡感。之前就對她的歌聲與音樂十分感冒,只是一直說不上來是什麼理由。 我無意得罪她的粉絲,只是要藉此機會來...
-
像許多在東德體制活躍的音樂家一樣,Kurt Sanderling (1912--), 是一位被主流樂界所低估的德國猶太裔指揮家。 他的音樂事業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階段是自1936 年起為躲避納粹迫害,流亡至俄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