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不以炫技為滿足的鋼琴家Volodos,被 Sony 暫凍結了唱片約後,都在做些什麼? 至少,我看到他還在Salzburg 音樂節的 solo recital 活躍著的消息。
去年,他彈了許多 Scriabin 和 Liszt 的短曲集。前年好像又在音樂會裏彈了Beethoven 的 12 號與 31 號奏鳴曲。今年12月,在鄰近的日本Suntory Hall 亦將有一場以Schubert 為主的獨奏會,喜歡他的樂迷,不要錯過這個機會。對他較為個人的一面有興趣的人,可看這篇舊專訪:
http://www.classicalcdreview.com/avint.htm
「靜的詩意與動的能量」之反差對比,是Volodos 最大的特色,這讓他成為Prokofiev 鋼琴曲的理想詮釋。從上面的專訪中,很高興得悉他的協奏曲目,除了Rachmaninov no. 2&3, Paganini Rhapsody, Tchaikovsky no. 1 和 Beethoven 的皇帝之外,又加上了Prokofiev no. 2。期望有一天,他能跟默契良好的指揮樂團留下 Prokofiev 剛協全本錄音。
現在才三十好幾年輕的他,應該開始多延伸他的曲目,尤其是 Schumann, Schubert, Rachmaninov, Prokofiev, Scriabin 等人。 這些作曲家的「缺陷」,與他們突破古典框架巢臼的 excess,需要這樣一位有浪漫靈魂力道,能讓這些樂念都聽來 spontaneous 的鋼琴大師來調和。
2006年9月10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像許多在東德體制活躍的音樂家一樣,Kurt Sanderling (1912--), 是一位被主流樂界所低估的德國猶太裔指揮家。 他的音樂事業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階段是自1936 年起為躲避納粹迫害,流亡至俄國,...
-
感謝各位朋友的關切與留言,新腦已經到位,但身子卻累壞了,得了重感冒。而且是,全家一同淪陷。 喉嚨痛的當下,還有點感謝敲鍵盤不用「出聲」,可以少挨些疼痛。 醫生囑咐我最好不要超過11 點睡。待我稍作休養生息,再來與大家五四三。
-
本來想把副標題定為「從陳綺貞談起」。話說前幾天前,在餐廳吃飯時,PR系統傳來陳綺貞的歌,心中不覺升起一股厭惡感。之前就對她的歌聲與音樂十分感冒,只是一直說不上來是什麼理由。 我無意得罪她的粉絲,只是要藉此機會來...
去年12月,日本sony有幫他出一張李斯特
回覆刪除http://www.sonymusic.co.jp/Music/International/Arch/SR/ArcadiVolodos/
荷蘭有他的官網http://www.sonyclassical.de/arcadivolodos/
米國的官網一樣還在冷凍中,可能近年重心會放在歐洲吧
感謝報馬, 這張李斯特看來只是日本先發, 日後會再出國際版, 讓我們拭目以待。
回覆刪除Volodos 的命運有可能像Sokolov一樣, 在沒有大廠的奧援下, 成為只在歐陸發光的寶石。
2007年3/4月的International Piano就以Volodos作為封面人物進行專訪,在誠品的雜誌區上有封在塑膠套內的現本可看。
回覆刪除對於鋼琴家的改編曲,Volodos倒提出了一番見解。他對於Godowsky改編蕭邦練習曲,認為沒啥必要,那本身已經在鋼琴上是很好的東西了,再予改編就只是「更多的練習而已」。
他自己還是個爵士樂迷,非常喜歡Bill Evans、Art Tatum:)
該期雜誌也對他新出的李斯特錄音給了不錯的推薦。
這篇專訪我注意到了, 也密切注意Liszt recital的出片消息。
回覆刪除對於Godowsky改編蕭邦練習曲, 我有一點不同看法, 固然Chopin的宇宙已然圓滿, 但Godowsky的「改編」其實是種創作, 那繁複的和聲與節奏感, 告訴我們後浪漫主義者對Chopin的源頭的注解, 頗有王弼《老子注》之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