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1877年馬勒年輕時期最早室內樂作品,由Schnittke 動刀重寫第二樂章Scherzo 以後,染上了俄羅斯色彩,像是一首後Rachmaninov式的感傷但疏離之作。
第一樂章Allegro 完全為Mahler 所作,可見Schumann 或Brahms的殤逝幽靈作祟,又似Schubert 那種將各個主題榨乾耗盡的手法。這是Mahler 吸取浪漫主義陰性養分的一個禮讚。Scherzo 中,Schnittke 把馬勒手稿裏的各個動機,賦予二十世紀後期的新框架,吐過絲的春蠶,連結了馬勒通常用來長篇大論的素材與後Webern風擅用fragment的精簡主義。
Borodin 四重奏在90前期的技藝,可說達到一個高峰。滴水不漏的ensemble,深深挖掘了這些似乎漸漸離我們而去的,神經質病態的 fin de siecle 能量感。
2006年9月26日 星期二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