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我在美國的二手店看到時,不管它比台灣的新品稍貴的定價,貪著 LaSalle quartet 的收藏價值買了下來。這首五重奏的另個主角是年輕時的大提琴手 Lynn Harell,這個1979年版的特色在於把晚期的舒伯特的格局作大,不把這個作品當成「天鵝之歌」般的吟詠,或是刻意沾滿了死亡的陰影感,而是把這首曲子的種種交錯的情緒和樂念,有血有肉忠實地演譯出來。
聽那第三樂章裏,第一主題的狂喜和 trio 中段鬱結的強烈對照,讓我們看到了後期 Schubert 比Beethoven 更宏大的波濤洶湧。這是和 Casals/Tortelier 及解散後 Amadeus Qt/Coin成等距,三足鼎立的偉大錄音之一。
附上的補曲,與指揮家兼鋼琴家的 James Levine 搭配,經過酌量刪減 repeats 的 Schumann 室內樂代表作--鋼琴五重奏。一樣是豪氣韻動的直攻式演出。
LaSalle 算很有名氣的四重奏團體嗎?不知他們擅長的曲目有哪些呢?
回覆刪除Mike兄可能錯過了他們的CD出版年代(大部分在DG), 個人覺得功力不下Smetana, Alban Berg幾個老團,可往二手市場去找找。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