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日 星期一

冷冽與浪漫的對立? 布拉姆斯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zimmer.jpg
brahms1.jpg
Zimerman/Rattle 的布一版本,應是最近德奧音樂愛好者最為期待的大碟,也引起廣泛的討論。

鋼琴家揉捏樂句,加附表情表現力的功力,與他之前在蕭邦協奏曲的revisionist 詮釋,有同出一轍的精神。拉圖的柏林樂團也以華彩、洗鍊,與充分的配合來回應。

然而,為何這是一個敬意勝過感動的版本? 先不提典型在夙昔的德奧範本Schnabel, Kempff, Arrau,或者溫文的Curzon、熱力的Serkin、 狂飆悲憫的 Gilels,光就拿 Pollini 90末與 Abbado 這張評價兩極的現場來相較,同是柏林愛樂,阿巴多不在某些地方細節上多下強調,卻比Rattle 硬是多了整體的 vision,更把如曲子原設計,將鋼琴綿密地包裹在交響化的一部分。

Pollini 與他的指揮一般,乍聽下沒加了太多味道,淡泊清澄。經幾次聽下來,卻有一氣呵成、成一家之言的感動 (尤其是第三樂章終末的昇華與第一樂章的echo 關聯)。他阿波羅式的理型完美演奏,讓曲式結構體得以彰顯,卻萬萬沒有機械僵硬的感覺。有如希臘湛藍天空般的觸鍵,指下通透的音色彷彿高山中的crisp air,是難得一見的古典主義演出。(也請仔細聽第二樂章冒頭鋼琴切入後, 兩人的對話默契。)

比照我聽過兩人的現場獨奏會印象一般,Pollini 長於 over-arching 、可吞下整體結構的整合性,所以他的 Liszt sonata 是個完美結晶體般,回應我們感知中對「真實之美」的感動。Zimerman 長於細部dynamic的細微的精雕細琢,所以他的獨奏蕭邦與舒曼有精緻與立體感,和細膩的sensitivity之美。

3 則留言:

  1. Pollini的兩次DG錄音,以及Zimerman的兩次,我都覺得新不如舊。很巧的是兩個人的前後兩次,剛好一次VPO,一次BPO。

    可是就以意境而言,都是第二次表達的較深遠。可能是年紀的關係,這兩位大師想法有所改變。以力度而言,後者已沒年輕時代那麼強勁。可是若聽過柯瓦謝維奇年輕時代和Colin Davis的版本,第一號的第三樂章的話,恐怕又很難忘懷那種猛敲鋼琴的感覺。

    不過,如版主提到Pollini的淡泊清澄,這是晚近時期的風格,年輕時的Pollini可是熱情奔放的,蕭邦的英雄波蘭舞曲就是很好的例子。而Zimerman一向就以詩意著稱的,如Liszt的B minor piano sonata,我就覺得表現的比前者強的多。不過現場演出我只在台灣聽過Zimerman,無緣出國去看Pollini,這可能是一大遺憾!

    不過,Zimerman和Pollini都是我最愛收藏的鋼琴家倒是沒錯。

    題外話,提醒版主一下,你的Zimerman好多了一個m

    回覆刪除
  2. 謝謝你的回應, 音樂有趣的地方就在個人可有不同品味。
    很同意這兩位大師皆因年紀而改變了他們的詮釋, 不過好像方向有點相反。
    Pollini 好像越晚期越趨理型古典, Zimerman則越浪漫主觀, 越想挖掘樂句中的種種表情。我好像比較喜歡過濾到只剩精華本質的Pollini, 卻不大喜歡近來協奏曲中的Zimerman (最近的Bartok第一除外)。
    期待他多灌些獨奏曲目,他的舒曼現場令人懾服。

    Pollini兄應該會去Zimerman七月的音樂會吧? 可惜低價票已經售完....

    回覆刪除
  3. 剛才看到他要來台灣…好像沒票了吧?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