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27日 星期一

New Orleans 酒館的劣酒與放縱

Tuts.jpg
New Orleans 樂風鋼琴手,除了較廣為人知的Dr, John, Professor Longhair 的巫毒派,還有這麼個老將Tuts Washington。他一生沒留下多少錄音,幸好Rounder 廠在1983年的紐奧良Ultrasonic Studios,鋼琴家76歲時,錄下這23首他經常在酒館飯店賣藝的絕活曲。

瞧! 他老人家藍調就是既樂又淫,靈歌就有綿綿不絕的 longing。傳統 jazz numbers 一發就俗辣,讓觀光客掏心掏肺又掏鈔票的功力。 也終於遇得伯樂般的錄音師,來忠實呈現honky tonky 活靈活現的Burbon street 原汁原味。真可惜這不是現場錄音,要不然加上群眾的吆喝唱和、杯盤交錯,你還真以為又回到那頹靡煙燻的French Quarter,猛吸著劣質暢快的 Hurricane 調酒呢!

陰雨台北,Fricsay 的柴可夫斯基4, 5,6 號交響曲

fric2.jpg
連日陰雨,昨晚還是溜出去敗了一些cd 回來,其中彌足珍貴的是 DG restoration series 的Fricsay 柴四 (1952)。這一下,總算把這位指揮家的柴氏後三首交響曲補齊。之前收的有Orfeo 現場的五號和六號,及Urania 的五號,其中現場的"悲愴"陰沉至極,雨天還是敬謝不敏為妙。

這次的四號,靜秘與暢快宣洩的段落間,許多微妙的留白,慢板自冒頭的oboe solo起,就點出了這個詮釋的抑鬱與memoriam的特質。第三樂章的撥奏行進動線,在在證明了Fricsay 如Celibidache長期訓練樂團的功力;終曲是意志力全盛傾巢而出的 tour de force。

這是自從白熱化的Mravinsky DG版之後,最令我感動的版本。

2006年3月26日 星期日

二十世紀鋼琴獨奏錄音荒島十選(連載二)

gilel.jpg
bartok.jpg
1970s: Grieg/Lyric Pieces, DG (Gilels)

在無數的大獎後,有錦上添花之嫌,但是請細細凝聽注視,在Gilels 剛柔並濟的琴鍵之下,每首音像之詩所綻放的小花。我一向不一口氣把這張專輯聽完,而是一次用random鍵聽個三四首,適量服用。森林的清泉,幾口過後,後味無窮。

Berceuse 是最適合睡前一秒前繞樑的妙音。

1960s: Bartok /Complete Solo Piano Music, 5CDS, Vox (Gyorgy Sandor)

這是一個"前柯西斯"Bartok 鋼琴獨奏全集的里程碑。鋼琴家 Sandor 在晚年90年代初,又在Sony 重錄了一回。只是,你不需要 Grand Prix du Disque 對舊版的掛名保證,只要聽過 Out of Doors 組曲的壁壘分明的個性與情緒特質,或Allegro Barbaro 的galloping momentum中融合的秀麗與野性,就能了解這個較早全集的成就。歌唱性、鮮明的節奏、音色光譜的幅度、具音樂性的敲擊,全盛時期的 Sandor,二十世紀「民謠」轉作現代實驗指標的饗宴。

2006年3月23日 星期四

二十世紀鋼琴獨奏錄音荒島十選(連載一)

firkusny04.jpg
ligetude.jpg
極度個人的二十世紀鋼琴錄音, 以年代分野選出十張錄音:

1990s: Ligeti/Works for Piano, Sony (Pierre-Laurent Aimard)

二十世紀的獨奏曲怎能遺漏Ligeti 的練習曲? 用作曲家自許的標語,他想要像塞尚一樣「將技法上的不足蛻化成專業主義」。他要吸盡Scarlatti, Chopin, Schumann, Debussy 等用純鋼琴思索的精粹,非洲敲擊音樂裏的複音主義與脈動感,但把這些元素放置在幻覺般的樣式分解(pattern deformations)裡頭。這是半數學的,巴哈計算的,去音律的,也是極度律動愉悅的鋼琴音樂。Ligeti 可能再找不到像Aimard一樣神志清明,又超技、又能放縱於曲中的驚奇與 joissance的鋼琴家了。

1980s: Janacek/ Piano Works, RCA (Rudolf Firkusny)

晚年的Firkusny RCA Red Seal錄音已經難尋,這已經是老大師最後遙望的晚霞餘暉,卻不只單單將Janacek的乖僻與野唱注入詩意與人性。所行走過的字裏行間,都是他數十年熟稔的街角光影。溫暖有韻錄音,也反映了鋼琴家與作曲家的rapport 與親密感。這是行書式的Janacek,必須在將字形去解放浪之後,才得以成帖。

2006年3月20日 星期一

Brahms 匈牙利舞曲大雜燴

hung2.jpg
從Naxos 的三星帶花管絃樂版開始,收了許多的Brahms 匈牙利舞曲全集。Naxos 發的原來的雙鋼琴版,珍貴的Joachim 小提琴改編版,及Piatti 改編的大提琴版 (Biddulph, Nancy Green/Cello),都將這些曲子,增添了不同的面向和色彩。

Joachim 與Brahms的交情,小提琴與鋼琴音色的分配調製;大提琴的暗啞特質,及擔任Joachim 四重奏大提琴手Piatti 的改編,應當是 idiomatic 的時代之聲。

鋼琴版值得一書的是,火光電石的Katchen Decca 版。#1-10 是獨奏版,#11-21 加上Marty 雙鋼琴合奏,可惜目前除了日版之外,只收錄在他的 Brahms 獨奏曲6 cd 套裝版裏。

管絃樂版當中,有Naxos 的 toned-down 但有活力的匈牙利樂團版。阿巴多華麗維也納宮廷版,但最特別的是Ivan Fischer 配置了揚琴與gypsy violin 的吉普賽風版。另有一張遍尋不至的Toki Horvat Hungarian Putzsta Band 錄音(Arlecchino CD 109),是Bartok 的藍鬍子城堡的補曲。據說,還有更具魔性快意的吉普賽樂團的超技怪盤。

法式奶泡之外:Tagliaferro 的舒曼狂歡節與浪漫曲

magda2.gif
這是法國名小廠Dante 發的 Tagliaferro vol. 1,取自1934-37法國廣播的78轉唱片。

喜歡珍奇曲目的人,會把重點放在 R. Hahn 的小奏鳴曲和作曲家自己指揮的協奏曲上,有些人會好奇另一位女性小提琴家Denise Soriano 的莫札特奏鳴曲(事實上也提供了一種靜逸不加味精的莫式典範)。已經熟悉 Tagliaferro 富架構規模及色彩感的 Schumann Sonata no. 1 (EMI 2 cds)的我,則是對她的舒曼狂歡節與浪漫曲有特別期待。

剛開始的 Allegro,是自由大筆的揮灑。無法接受有人說這位巴西鋼琴家的風格,可視為Argerich 的華麗靈巧技法的前驅。接下來的第二主題有著雲淡風清的雅致,她對舒曼拼湊風的主題各自的特色與銜接處理,也令人懾服。她的 romance 段落,有一種低調的魅力,intermezzo 的樂念轉折與憂鬱也恰如其分。Final 是暗自壓住整體的氣勢,讓 momentum 漸段式爆發。Op. 28的Romance 的小宇宙裏,揉合了幻想與莊嚴。

Tagliaferro 的舒曼已超脫了法式奶泡的綿密感,或德奧式閱讀舒曼的框架。

2006年3月19日 星期日

Walcha 的單聲道Bach box set

Bachorg.jpg
我心目中巴哈管風琴家第一位的Walcha的mono版10 cd套裝? 又只要2000日幣? 是不是得去搶他一套?

一位日本網友的review ,下了"質実剛健,比立體版更有Walcha 的味道",這樣的評語。

國內有誰會引進這個怪怪德國超廉價廠牌 Documents? 我只有在日本買過Nat King Cole和 Piazzolla 的 10CD 套裝盒。雖解說及錄音資料缺乏,雜音的過濾也嫌多度了些,但音樂性還算是充裕,又有價格上壓倒性的優勢。上次在東京Tower Records 還看到一些老爵士,big band, nostalgia 的珍稀套裝錄音。想要補足早期 mono 30, 40年代時期爵士和流行樂的樂友,可以上網放手敗下去。

2006年3月13日 星期一

舒曼交響曲一號與二號(馬勒改編版)

schumaler.jpg
這套馬勒改編版的舒曼交響曲,我只收了一號與二號(BIS),我想資深樂友裏有全集的人,應當不少。

這算是減肥抽脂後的"後浪漫化'舒曼。油花褪去長出筋肉的舒曼,少了些長噓短歎,曲式工整如貝多芬,喜不喜歡就端看個人的味蕾了。

解說中提到,Mosco Carner 分析馬勒版舒曼的特色如下:

1. 厚重的管絃配器的淡化 2. 主題旋律線和節奏的釐清 3. 動態與效果的重新處理 (尤其在較長漸強與漸弱的樂段) 4. 樂句的重新整理 5. 演奏形式的更新 6. 主題的修改 7. 一些縮減的建議。

附帶一提的是,BIS的錄音綜合了自然與高解析的弔詭,十分適合對譜一起聆聽。

2006年3月11日 星期六

梅湘的艷調交響曲

messiaen.jpg

這是最好的20世紀音樂啟蒙曲。比春之祭動聽、規模大、音色節奏繁複, 是我在台南苦桑那裡,第一次跌進當代音樂迷魂湯裏的始點。

Rattle日版,一直是這首曲子筆者的第一名版本,2cd(已降成單中價),封面是旖麗的現代畫作,還附上"時間終止"四重奏。

第二是鄭明勳的Bastille版,是有作曲家在場的修訂版,一張正價解決。近年來最佳的是Chailly的Amsterdam版,是本曲目前唯一的SACD 發燒版,只是有些樂章他趕的太急了,爪哇節奏的韻味稍減。

我殷切期待Boulez/Chicago SO,或是小Jarvi/Cicinnati 的錄音的誕生。

從Argerich 的兩張義大利廢盤談起

argeri.jpg
十多年前收了兩張Argerich 的廢盤,說是限量盤,果真不久後就消聲匿跡了。

第一張是The Art of Argerich,收了她早該進錄音室灌錄的Debussy 版畫(1969)、舒曼的op.17幻想曲(1974)、和唯一的現場版Ravel協奏曲(1969)。

Debussy 還是非法式的直攻法,流利而具現代味,Fantasy則沒有後來的EMI版來得奔放暢快。Ravel 雖然被樂團一值走音放炮拖累,卻有她年輕時特有的靈氣逼人。第二張是Argerich Plays Beethoven and Schumann,貝一(Ozawa)和舒曼(Jordan)兩首協奏曲。Ozawa 驅著巴伐利亞樂團(這個樂團當然遠好過,跟著自己為中心的的Argerich,步調畫面還算和諧,現場也多了些spontaneity。舒曼,就是另一回事了, Jordan 與瑞士樂團還算盡責,但除了平板的錄音之外,Argerich一直無法展翅飛翔(take wings),僵硬且按本宣科,是除了與Rostropovich的版之外(罪在羅式笨重的accent),另個失敗之作。

附上一個個人註腳,多年前曾經買好了她在芝加哥與Freire 的演奏會(當然曲目完全闕如), 興沖沖地開了多小時的車趕往現場後,才發現音樂會已"因重感冒取消"!

是她的對藝術的龜毛,還是單單情緒上的任性,讓我與她的琴藝失之交臂?

2006年3月6日 星期一

亂中的章法:舒曼交響曲全集

schuman.jpg
收了以下的舒曼交響曲全集。
Bernstein (Wiener/DG +NYPO/Sony 法國版),Barenboim/Chicago Symphony (DG),Harnoncourt/Chamber Orchestra of Europe (Teldec),Klemperer/Philharmonia (EMI),Marriner/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 (Brilliant),Masur/LSO (Teldec),Muti/(New Philharmonia),Szell/Cleveland (Sony),Zinman (Ars Nova)。

自從聽了友人排練與演出的舒曼二號後,就瘋狂收集舒曼全集。馬勒的拼湊風,Schoenberg 的突破交響曲式的原型,全都在這裡可以找到。

以下是各曲的版本推薦:
No. 1: Bernstein (DG), Klemperer, Mitropolous (Orfeo)
No. 2: Bernstein (DG), Toscanini (Naxos), Thielemann (DG)
No. 3: Harnoncourt, Szell
No. 4: Furtwangler (DG), Zinman

目前在等的是,Mitropolous 的二號 (Orfeo)。Gardiner 古樂版,待降成低價套裝,再一併購入。

2006年3月5日 星期日

舒曼鋼琴協奏曲的nostalgia癖

richter3.jpg
Argerich.JPG


不知不覺中,從第一張Richter 的DG Resonance版(目前找不到封面照片),已經收了三十個多個版本的舒曼鋼琴協奏曲。不是時間的因素,這個版的剛柔並濟還是深得我心。先列下我收藏的CD如下,排名看法希望日後再詳述。

Andsnes/Jansons (EMI)
Argerich 有四版, Rostropovich, Harnoncourt, Kord(1979), Rabinovitch-Barakovsky
Arrau/Inbal (Phillips), De Sabata (Aura)
Cortot/Ronald (Music and Arts)
Francois/Kletzki (EMI)
Gieseking/Furtwangler (DG), Karajan (EMI)
Haskil/Otterloo (Phillips)
Hess/Goehr (Naxos)
Katchen/Kertesz (Decca)
Kempff/Krips (DG)
Kovacevich/Davis (Phillips)
Lipatti/Karajan (EMI)
Lupu/Previn (Decca)
Michelangeli/Galliera (Aura)
Moravec/Neumann (Supraphon)
Nat/Bigot (EMI)
Novaes/Klemperer (Vox)
Ogdon/Berglund (EMI)
Perahia/Abbado (Sony)
Pires/Abbado (DG)
Pollini/Abaddo, Karajan (DG)
Richter/Rowicki (DG), Matacic(EMI)
Rubinstein/Krips (RCA)
Schnabel/Monteux (Music and Arts)
Serkin/Ormandy (Columbia)
Zimmerman/Karajan (DG)

2006年3月3日 星期五

雨中庭園與庭園中雨:武滿徹的法國血統

takefilm.jpg
takemitsu1.jpg
Garden Rain? 這像不像徳步西Estampes鋼琴曲的 Garden in the rain?

管他是雨中庭園與庭園中雨,管它那裡面是否有東方的色彩,或日本文學中"幽玄"的意境。這其中的銅管樂,有弦樂的質地,可以繪出時有輕盈如羽,時而荒涼的景緻。

也不要迷信日本樂手才能奏出日本作曲家的原味。武滿徹的大多作品,在沒受過些現代音樂(尤其是法系)洗禮的演奏者手裡,可是會穿幫的。看Ida Kavafian 和Peter Serkin ,把他的"悲歌"的 light lamentation 傳達的多美妙。又如,Adams指揮London Sinfonietta的"他人之顏"電影配樂,不但有60年代日本的小酒館味,也連接了Shostakovich 的圓舞曲的疏離與律動。

法系當代音樂的血緣,居然是從 Debussy , Messiaen, Ligeti, 一路走到武滿徹?

新維也納樂派的Webern的微物宇宙,同樣在武滿徹的"聲音書法"中得到傳承。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