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一匹狼
20 世紀為左手而作的鋼琴協奏曲當中,以 Ravel 「搞解構破壞」D 大調單樂章那首較為有名。個人覺得深嚼有味的,是 Prokofiev 第四號這一首,跟 Mozart 最後一首鋼協同調性。
單以「限制」「折衷」「減掉一隻手」的殘缺觀點(lack),來看此類曲子,未免太消極狹隘。Prokofiev「讓你一手」,看會有什麼脈法火花,也考驗你,真能聽得出少了什麼。技巧、交錯與對位?或許。然而,外圍兩個Vivace 、 暖心的慢板、熟慮思索的 Moderato 樂章間之反異,左手奔馳在不同音域之異聲效果,感情的豐富與表現衝動,都是毫無欠缺的。Prokofiev 似乎要說:左手,本無伴,是孤獨行野的一匹狼,它,自己。
目前在唱盤上的,是鋼琴家 Krainev 和指揮 Kitaenko 法蘭克福廣播交響(已有 Warner Apex 低價版),最有抒情、行雲流水、無視他人的自在,最能排隔開一天血溼氣鬱的滯礙。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這段來自1872年版的布魯克納第二 Adagio,約早了馬勒第九慢板 40 年。情緒強度不次於馬九,語彙上卻大腳踢開了Brahms,也比馬勒更接近當代音樂所常用的休止、音塊書寫。 這是所有 Bruckner 交響曲中,淡白卻最銘感五內的慢板。Feierlich, etwas...
-
你的德奧作曲家CD,佔了你的收藏的七八成以上? 你喜歡樂評裏,襂入崇高、精準、深度、孤獨、主義、結構性、精神性等字眼? 你瘋狂收集柏林、維也納、德勒斯登、萊比錫等樂團的"德奧之聲...
-
感謝各位朋友的關切與留言,新腦已經到位,但身子卻累壞了,得了重感冒。而且是,全家一同淪陷。 喉嚨痛的當下,還有點感謝敲鍵盤不用「出聲」,可以少挨些疼痛。 醫生囑咐我最好不要超過11 點睡。待我稍作休養生息,再來與大家五四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