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又一個星期天的夜晚。
許久未更新,公事的種種把心磨得老薄,無閒緻吟風詠樂。
再來,思緒雖無間斷,但多雜而零碎。像昨晚夢裏,自己身在南非(到最後最後才知道的),夢中卻一點想不起置身何處。「之前是在澳洲的,這次旅行的目的地是哪裏呢?」唯一記得的,是巴士行進在幾近高入雲霄的公路上,斷掉的公路像活動鷹架般交叉接行,司機自然精準地從一條公路的盡頭,開接下橫甩迎面而來的另一條路。
「就快到了吧。」
(二)Byron Janis 的RCA Complete Album Collection 全集(11CDs+1DVD),一發行就去找了來。最近的大盒裝,大多數拼命要把CD的長度填滿,這個全集反當道而行,居然每張都原封不動照原始LP發行來製作,許多片在30分鐘左右,第11張的bonus,複製了Janis 最早的78轉唱片(1947年錄音),只有15分鐘左右。我並不反對這樣同時販賣原初設計與懷舊的感覺,但看過曲目編排後,留下兩個謎團。第一,為何有完全一樣的錄音,只是不同封面(前後版)的重複(duplication)?Janis 與Reiner 在芝加哥的錄音,Rachmaninov 的一號協奏曲,Liszt 的《死亡之舞》,被重複收錄在第九與第十片裏。因為Matrix 編號與錄音日期是完全相同的,應該並非mono, stereo 或是不同時期壓片,換句話說,並沒有差異。無謂收了兩次的意義不明。
第二,更不解的,既說是complete album collection,保持原來專輯長度,Janis Plays Chopin 的那一張,居然砍掉了原LP發行中的第6軌,D大調夜曲op.27/2。解說中只提到刪掉此曲,並沒有交待原因為何。目前的臆測,或許是在世的鋼琴家不滿意,堅持不准發行吧。
這套唱片並不貴,大概1000塊出頭。個人覺得有其價值,稀罕的,是DVD中對於Janis 生平的介紹,難找的Chopin,Beethoven 奏鳴曲Gershwin 藍色狂想曲錄音,以及與Mercury 發行不同年代的《展覽會之畫》。其中的牛肉,應該是當中的Chopin,以及協奏曲目,Schumann,Liszt,Rachmaninov。
內行的樂友,應該非常期待他 1990年代末在 EMI 復出的那兩張以蕭邦為主唱片的再版吧。可惜我只收到一張"True Romantic"。他的列寧格勒現場錄音(不知是否是Melodyia 發行的1960年唱片),本預計去年夏天要發行CD,落在只聞樓梯響的階段。
最近剛過世的 Cliburn,由於冷戰時期攻陷柴可夫斯基大賽,加上他成立長達50年的鋼琴大賽之雙重加持,光環大過年紀稍長六歲的 Janis。Janis 的超技級數絕對不在話下,他的「歌唱的線條造景」與「可以狂氣,可以自省低迴」上,讓我偏愛他多一點。
這些特質,讓他在此之前從未發行的RCA 版《展覽會之畫》(1958年),成為我的首選。這首曲子,對我而言,真是難。不能過度神經質瘋狂 (Horowitz),或理性控抑 (Brendel),一條彎腸通到底,歷盡起伏褶皺的同時,貫穿的是同一口氣息。還要有的,是一種緬懷舊路,未失序卻步伐不安,以及穿越浮光掠影不殊風景的膠卷感。
Janis 這一口氣,好長。對應 Moussorgsky 剪輯的速度與間隔,他完整抓到了畫面、系列串連與情感的綿延。
2013年3月10日 星期日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我前兩天才剛從日本HMV收到Byron Janis這套,才剛開始聽,就看到你這兒的新文。
回覆刪除對於你的第一個疑問,我相信原因是他們這次發行是完全按照原始第一版LP的曲目安排,甚至連封面封底與CD內標的設計也都仿照原版唱片,而死之舞本來就是分別被放在這兩張發行年代相隔超過二十年的唱片。
RCA 0.5 半速刻片系列大約是在1980年代發行,幾乎全部是再版當年的暢銷唱片,這張上的舒曼是極少數的首發版本,因為當年錄了音之後還沒來得及發行,RCA就和Janis鬧翻了,冷凍了二十多年後才見天日。死之舞被一起放進來,一方面是當補曲長度適合,一方面是它和舒曼幾乎是同時錄的。
對第二個疑問,我的猜測是母帶受損無法修復。我不相信Sony對音樂或歷史那麼尊重,你看解說裡頭寫到發行年代,都很厚顏地credit於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不過還是應該要感謝Sony,這個製作真的非常精緻,也讓那些從來沒發行過CD,或甚至連LP也沒發行的錄音能重見天日。
受到 Cliburn 現象波及的鋼琴家除了Janis之外還有好幾位,但他們沒像Janis這樣在一兩家公司密集留下錄音,也不太可能會有機會出版合集,甚至連CD都沒有,就無聲無息地退場了。
Val 兄手腳也是超快的!
回覆刪除感謝解釋,很 make sense。我喜歡原始設計,但不是太懂堅持「每張都要黑膠首版」的意義。何況,已經發行過的,不就「非首發」了嗎?
我很喜歡27/2 這首夜曲,才特別扼腕。"Complete" RCA album collection? 原來它沒保證每個 track 都是 complete....
仍是慶幸有此全集發行,讓資深樂迷補上缺憾,讓新樂迷可一次一網打盡,領略 Janis 第一個黃金期的豐沛電力與歌唱性。
轉錄方面,不知你那邊聽感如何,活生感好像比之前Living Stereo 舊版( Rachmaninov與 Liszt ) 較為差一些,稍嫌薄聲。舊版美版碟片的實際厚度同時厚了不少。
唉!你如果有考古或收藏癖好,上eBay發現想找的東西有行無市或是開價有如天價,就會了解再版片看來「有如黑膠首版」的意義。我不算是hardcore玩家,但我會想找首版唱片,除了聲音之外,有很大的原因是封面設計。好比Janis這套CD,同樣的死之舞那兩張,封面的格調就有天地之別。另外一個我現在想得到的例子:DG重發的Kleiber貝多芬五號七號,固然兩張經典合成一張CD造福了現代樂迷,但是封面只能有一個,於是舊版七號那張照片自此而絕。
回覆刪除關於轉錄我的評論大概很洩氣。與90年代BMG再版的Living Stereo系列CD比較(Reiner Sound以及Rach 1, 3),我的感覺和你一樣。我比較兩者,新的這套Janis全集的整體音量較大,也就是動態對比比較小。而90年代版的CD和再版LP比起來,動態已經被壓縮了,就更別提和首版LP的差別了。還好的是我聽這套的重點是那些LM單聲道的錄音,我想原本錄音就沒那麼好,差別應該也不大。
這也不是我第一次對Sony重發RCA失望,前一兩年興沖沖買了Leinsdorf/Prokofiev, Munch/Romantic Works, Wand/Bruckner等等,聽後覺得不聽也罷。
要聽黑膠,一要有考古究竟的堅持,二要有些財力。又有一堆新錄音,不同類型音樂要聽的我,或是無緣重返了。
回覆刪除不過,老唱片的 cover art 真是賞心悅目的美學,畫面大,反映時代的氛圍,更讓有品味的設計者可以配置揮灑的一面畫布。你看那些40,50 年代的爵士樂封面,像油畫般厚重有存在感。
磨到老了,就回來充電吧!
回覆刪除不只充電,還要進廠維修。
回覆刪除Thank you, my mechanic friend!
Won't be long till we meet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