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8日 星期二
"Just old-fashioned notes!"
出身瑞士,歸化美國的 Bloch 這首第一號 Concerto Grosso,是我的美國夢的一部分,也是新古典主義與巴洛克音樂想像混交的合成作。
在許多層面上,1925年首演的此曲顯得「中庸保守」。相較之下,Stravinsky 的古典主義,有著更優雅與精妙前進的和聲細節;Schnittke 的concerto grosso 更為自由,古典加電吉他與噪音配置的拼湊風;Bloch 自身,也還有更直接崇拜猶太風的作品。我喜歡這首曲子的每個樂章主導的大膽節奏,與直接無諱的「不夠現代無調」語彙。
在此曲1920年代的時空,所有層面的保守,縮到一個框架,這框架本身卻有強烈的「願意直射出情感」的誠意。仿巴洛克風的曲式,又hold 住各樂章中情感的流竄,不至於成為氾濫的宣洩。不管你喜不喜歡各方不討好的「折衷」,置於現代主義的無感情主義作品,這作品是一顆顆飽滿濃厚的墨點,有墨點重量的旋律被包裹在現代的和聲裏。
喜歡古樂的我,排拒激情,卻非寡情的人。在音樂裏沒有納入「感情」或直率的「熱情」,並無法接受的。我追求能量,不見得要是大江大海的 Wagner 或Mahler,可能只要細微的電池如魯特琴的能量。
如果容器剛好,電流能量剛好,觸到身體對的地方,振動出來的情感,其實是強烈澎湃,讓人無法自已的。
用大量的彈藥掃射攻擊,打中是會打中,但也虛擲了許多無謂的鋪陳與子彈,是能量及空間、時間的浪費。對作品是,對閱聽者也是。Mahler 或村上春樹裏頭較多贅詞的作品,常給我這樣的想法。
精準且經濟無浪費地命中少數幾個點,只在紅心點完整出血,或在穴道上震出全身的漣漪,是我嚮往的美學。
Bloch 在克里夫蘭音樂院樂團的學生們,本來對於古老形式是否能表達現代音樂有所疑慮。當作曲家發現學生帶著熱情投入這個曲子的時候,他說:「現在你們覺得怎樣?它有的只是老掉牙的音符罷了!」(“What do you think now? It has just old-fashioned notes!”)
附上的Youtube 音樂,是我覺得最直觀有力不假優雅的Hanson 版,後頭還有其他的樂章,有興趣的朋友,可感受它們直觀的魅力。
https://youtu.be/-TgbMgZc9K0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多謝介紹. 我差不多對大部分的現代作品無感,這首倒是蠻可接受的...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