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6日 星期四

Kellner 《魯特十六品》


不知是否因為戰火的緣故,落腳生根於瑞典,同是管風琴師、鐘琴師的德國作曲家 David Kellner (c. 1670-1748) 留下的作品少得可憐,說穿了不過這一套在漢堡出版的《魯特十六品》(XVI Auserlesene Lauten-Stücke, 1747),其中有兩首曲子,被認為是魯特琴最後大師 Weiss (1686-1750) 的「疑作」。

之前文章提過,Kellner 的「專輯」,先前只有1982年 Stephen Stubbs 在CPO 廠留下的錄音,也是這全集的首度錄音。睽違多年不曾錄音的José Miguel Moreno ,今年重出江湖之作選擇了Kellner ,和 Stubbs 同樣使用作曲家所指定的11弦巴洛克魯特琴,不過這位西班牙Glossa 廠的創始者,同時是魯特琴工匠,為了這張唱片乾脆自己做了一把琴。

與標題不符,這些小品事實上一共有17首,可以湊成兩套法式組曲 (A major 與 D major),加上四首幻想曲。組曲裏,除了常見的Sarabande, Gavotte, Giga等舞曲外,還有 Chaconne, Phantasies,最奇特的還有一首因鐘琴(carillon) 為靈感的〈鐘曲〉(Campanella),模仿鐘琴此起彼落、多點共振的效果。

見證過戰禍和瘟疫殘酷的 Kellner,所預想的是11弦琴,聲響不像十八世紀後半蔚為主流的13弦魯特琴豐沛,在這些曲子裏也完全沒放進血腥和激烈的情緒。最多是 Fantasia 的曲子,多了些「不規則」的段落對照罷了。

音樂史裏巴洛克時期結束於1750年,也就是大巴哈與Weiss 過世那年。分水嶺過後的多感浪漫風,沒出現在這套魯特琴曲裏。不知Moreno 強烈喜歡如此「簡單」曲子的原因為何,我自己則被其中的生之慾,生之喜所打動。這些曲子,好像是為知己而作,不是為了證明什麼的藝術宣言。

(古典主義之後,這種羞澀的「親密感」消失了。即便是室內樂,也是人多口雜一室的公開告白。)

由於最近音響電源上的一些小調整,現在拿出Stubbs 唱片來聽時,雖然並非Harmonia Mundi, BIS 或Glossa 級的發燒錄音,看不到空氣塵揚,至少早期數位的平面與白燥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可讓人專心在音樂上的自然與和諧,也更接近去年哥本哈根夏日巴洛克祭所幾場音樂會裏魯特琴的氣味。

Kellner 一曲入魂的〈夏康〉,27次的短變奏,很像Jazz 的即興自由。與較為建構主義、長思量、有重量的 Weiss 的組曲相比,Kellner 較為簡樸,與其說是前後呼應的組曲,不如說是剛好落在同一花鈿,各自生長燦爛的花。

當然,我同樣是非常欣賞Weiss的,Robert Barto 以13 弦魯特琴演奏、已出到第十一卷的Naxos 大全集,整體加起來,像是一部大河小說,給我持續期待的戀愛感覺。

如果只想走入小詩的花園,隨意散步,我會選擇 Kellner。



2012年2月15日 星期三

靜默

喧嘩突然一刻間縮掉,進入無聲的一瞬。這一瞬爆開的,是一段黑黝黝的靜默。

客觀上,周遭還是有聲音的,窸窣種種的環境噪音。不過耳朵卻配合地、無意識地自動關上,進入了外界進不來的主觀世界,像是舊電視關掉後,沙沙畫面消逝前的一線,或是電影上心電圖「嘟」一聲後,不再跳動的綠色直線。

此時間內,所有的真實一口氣湧了上來,懊悔的、不足的、糾結的、快樂的回憶,彷彿熱熱一碗拉麵後冰水下喉,異常清醒地冒了上來。

被這些「放送」流過的我,不再抵抗,也不想用音樂去蓋過悲喜交雜的瞬間。

我的耳朵聾了,停止了功能,我的喉嚨,像夢中突然啞了,無法出聲。

無法聽聲音,也無法發出聲音,只有血液的流動和器官的運行。

活著,意識著。

2012年2月7日 星期二

雜碎一盤


這一兩個月,過年間更甚,不分日夜操到快要爆肝趴倒的我,前兩天終於可以小喘一口氣。

在寫新的文章之前,為了一位老友建議我要換掉部落格 banner 的易北河圖片,找照片修圖又縮尺寸的,那天搞了一整個下午,才發現樂多不給改?!只要寬度超過 700 以上,就自動縮圖。可是我 banner 寬度卻是770 啊!( Mr. 樂多,你嗎幫幫忙,把尺寸的控制權交給作者吧。隨時能換上新新美美的圖,你的流量也會高一些唄。)

說真的,自從上次的 CPE Bach 小提琴奏鳴曲後,整整一個月沒有坐在音響正前方,好好仔細聽一張唱片了。

先紀錄一些南征北伐收入新片的草思吧,我已說了這是雜碎一盤的。

1. "A Route to Chaconne" (Denon 廠 Aliare),寺神戶亮2003年的舊片新發,從Baltzar 到 Westhoff, Biber, Telemann, Pisendel 到大巴哈,全數為無伴奏小提琴曲,這張與貴貴的Mira Glodeanu 獨奏集 (Ambronay 廠),是我覺得德國巴洛克此類曲目歷史「回首來時路」唱片中最為優異的。

無伴奏小提琴歷史中,就數量與流變史來說,巴哈只是一條小寫的小溪( bach )!寺神戶昂首、大器、端正的高歌,屬於直球的光明磊落直攻法,也不會有翹起蓮花指般過多揉捏的裝飾音。

2. Pollini 的Mozart 奏鳴曲錄音:超稀珍貴的舊日版 live 盤,還一次兩張!在BOOK-OFF 500日圓角落看到時,實在不敢相信我的眼睛!其實很懷疑唱片是否是風衣版的品質,不過寧願被騙,不能放過這樣機會。

這兩張內容全數是1979到81年的倫敦現場,主戲是五首奏鳴曲:土耳其進行曲,有!Lipatti 和內田光子各有意趣意境的 a minor K.310,也有!還加上重量級的小曲三闕, Rondo in a minor K. 511, Fantasia in c minor K. 475, Adagio in b minor。聽過後發現,錄音雖非錄音室等級,mono,卻沒有想像糟,相反地有種不經修飾的質樸。

演奏上,要比去年底介紹的Chopin Etudes Testament 盤,更讓人驚豔。這樣的 Mozart,一點都不小家子氣,一點都非陶器娃娃,也不將小調作品做得太委屈,或太Beethovenian。細膩流利,有一定的韌度與犀利,卻不會過於理型缺血。最主要的是,很少聽過如此 relaxed 的Pollini,這個時刻的他,是 potent (充滿飽足的能量) 的自信大師,不會過度小心翼翼地深怕自己的缺失,會污衊了他的美名。

他功底早有,去掉意識過剩的控制,反而更為張顯 diamond in the rough 透光的美。

希望有朝一日,DG 或任何廠牌,能找到當時的檔案音源重發,讓大家都能聽到站在光明頂頂峰的 Pollini。

3. Beroff 的《版畫》:雖然Beroff 年輕時期在EMI 留下的Debussy 唱片不至於難找,這張最早法國版足其珍貴,一樣是在BOOK-OFF 找到的片子。沒聽到這版《版畫》之前,不知道可以用行草書來墨寫Debussy。

之前介紹過 Ferber 的或是季雪金,都是堂堂讓旋律凸顯浮上的作法。Beroff 的節奏極為飄渺,聲部的主從位置也不穩,主題流動的emphasis可以錯置遊走,像是即興在鍵盤上想出來的曲子,「行雲流水」此詞雖已是cliche,放在此處卻異常妥當。

4. Edna Stern 的 Bach 計畫(Zig-Zag):此姝和同廠的小提琴手 Beyer 一樣,都是幾乎不曾讓我失望過的成熟藝術家。之前,聽過她與Beyer的「夏康計畫」,深深受到打動,'Bach on piano' 的唱片很少能給我如此大的共鳴。

這次本來是要買前作的,卻因錯得福地入手這張更個人化的專輯。此碟的概念在於橫貫大巴哈 chorale, prelude, 與 fugue 三種文類,依照情緒與畫面,做出個人重組的順序連結。

她將鋼琴的 sonority,做出「交響式色彩」的熟透分配。錄音bass 的突出,讓鋼琴生出管風琴般的豐厚韌性。(大膽實驗的) 浪漫與(節制理型的) 古典之間,我覺得已經無法直接用標籤去說明。

Edna Stern 完全沒有 Gould 的頑愚,卻是非常類顧爾德的極端個人視野,彈奏出主觀鏡頭式的 Bach。比起Hewitt, Tharaud 的「新巴哈」即物、平淡、順暢,我欣賞Edna 的膽識、強化的凝視(heighten vision)、與執行的到位完熟,在「精神上」其實與古樂的實驗主觀態度,是有共通之處的。

Bach 通常被賦予數學的、建築式的形象,此處,我感受到的是黏土般、墨水般、油彩調度般的彈性 (elasticity)。

頑固不走的冬天午後,此般 Bach 與冷掉的咖啡並行,冷與暖之間的變化與即膚感受,敲鍵噠噠間難以形容。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