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朕愛江山,也愛賦格

「quarteti fugati zigzag」的圖片搜尋結果

故事的開始,是 Joseph II (1741-90) 這位奧國皇帝。

唱片解說上提到,給予非天主教徒禱告權、政治上開明前進的他,音樂品位上,卻是時代倒退地狂愛老早失勢的賦格。他愛賦格,愛到在宮廷圖書館特闢了賦格四重奏、五重奏(Quartetti fugati、Quintetti fugati) 等專類來珍藏同類的曲子。

偏愛賦格曲式弦樂四重奏的君王,真是他的慧眼獨具?弦樂四重奏,不但在貝多芬以降的德奧音樂系譜,被賦予器樂類無上至高的位置;賦格,更是畫出Bach--Beethoven--Brahms,一脈相承神話的3B 崇拜的一根重要樑柱。

十八世紀後期維也納樂界復古的追求的體現之一,即是對於對位曲式的重新重視,國王的品味,也必須置入這個情景下來思量。Baroque 明明氣數早盡,賦格連帶式微末落。但在十八世紀末與十九世紀開頭交際,卻不斷出現了「賦格恆久遠,一式永流傳」這樣的 universal 論述。

解說裏還提到,此時期 Bach 與 Handel 為主子的(選擇式)巴洛克復興浪潮當中,一位重要的人物--Swieten 伯爵,Mozart 因為他的緣故,寫下了Bach 平均律賦格曲的四重奏改編。

海頓的《太陽四重奏》op. 20,之所以被認定為是他的高峰之作,原因之一,是由於其中三首中賦格的實驗樂章。本片的曲目安排,即是以Haydn op.20 其中的完整兩首,作為開頭與結束的完美拱形設計。

夾心最中間的迷你甜點,是兩首Mozart 改編Bach (KV 405),各不到兩分鐘的賦格。在其中點綴的,則是對位曲式也相當熟稔的 Albrechtberger (Haydn 同時期,維也納St. Stephen 教堂樂長)、Werner (Haydn 在Esterhazy 宮廷的前輩兼上司)兩人的Adagio and/or Fugue 樂章。

由此一來,延展出來的「維也納脾味賦格」對稱結構,即是:Haydn--Albrechtberger--Werner--MOZART--Werner--Albrechtberger--Haydn。

集結了 Le concert des nations、L'ensemble 415、L'ensemble baroque de Limoges、Concerto Vocale、Les Plaisirs du Parnasse 以及 Café Zimmermann古樂名團裏、四位弦樂高手所組成 Ricontro Quartet 的最大特色,如同用過 Beethoven 當代琴四把灌錄過貝多芬四重奏的另一團 Schuppanzigh-Quartet 一般,在於 scruplous attention to detail,細節、動態的完整捕捉和書整。

如此攻法之下,曲子起伏鮮明,便不會落得嚴肅無聊。 Approach 不走大骨架、大氣勢的老派作風,此類講究對位極致的曲子,最為需要的,其實就是四人八隻「推手」的機鋒交錯。

雖排出四位作曲家,各自天地的差異分明之際,同時代的「同流一氣」感非常強烈,這也是本片本團斷代史切入法之落點眉角。

這張2009年Zig-zag 廠錄音,同為《古碟》的切貨之一,也愛賦格的你請勿走寶。

5 則留言:

  1. 「賦格恆久遠,一式永流傳」

    XD!又是一張我非買不可的唱片。要怎麼訂呢?

    即使他再怎麼退流行,我還是覺得賦格是我最喜愛的形式。

    回覆刪除
  2. 一樣可以請苦桑下訂。

    Fugue 的確是相當有魅力的音樂,需要苦行僧的謹慎計算與精工,最好的作品裏,更需要情緒感染力與詩意。

    我或稱之為「數獨般的宇宙詩意」。

    這個類型,在諸多的意義上,都非常的阿聞。

    有空請寫寫對於fugue 曲迷戀的個人歷史,或是以fugue 為主題的中篇小說。

    回覆刪除
  3. 收到,明天去苦桑那邊走一趟。

    事實上,我的德國愛情故事第三段是以貝多芬作品110當背景,這也是一段賦格。

    感謝。

    回覆刪除
  4. >>即使他再怎麼退流行,我還是覺得賦格是我最喜愛的形式。

    I cannot agree more!!

    回覆刪除
  5. 也愛賦格的人不少哪!

    不知 Arwen 兄有些收穫否?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