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翻過一本日文書《何謂寂靜:從文化噪音解讀日本》,其中質問多數的日本人,面對日常生活的種種噪音公害為何不生氣。我第一個反應是啼笑皆非:這群作者老兄若到台灣,應該一兩天就掛了吧。
當然,國情與人民的基調是大不同的,地域學上的「南北、冷熱差異」的確是真實不過的。美國北邊,加拿大、北歐,相對於拉丁語系、南島語系為主的熱情貼臉文化有天壤之別。存有個體差異的每個人,終會找到自己喜歡習慣的生命情調。
台灣是我的故鄉,長久以來,自己居住的空間總離不開人聲鼎沸的傳統市場,我也由衷感激這塊土地的方便與自由。唯獨對這個地方的「熱噪文化」,一直有格格不入的違和感。文化的熱力,人際間的(過度)依賴,造成許多個人的方便與親切,也帶來諸多不便。上了車廂,到了公共空間,手機、電玩、店家叫賣的聲音,四面八方射向沒要借箭的草船。眾人聊天時,深怕陌生鄰人聽不到秘密的大音量,不斷大舉入侵只圖個安靜的耳根。
全街就是我家,你家也是我家,我家更要吵到你家。缺乏自我管理的「鬆文化」,加上媒體與周遭藉由大聲耳語口水交換所織起的取暖網路,或許是我的修養不夠,總難以有靜下來的感覺。
「噓~~小聲一點。好吧,大聲就算了,至少口水不要噴我身上。」
有些業務 (這次音響展裡頭也遇到),猛推的力道(pushiness) 更是絲毫不節制地 in your face,這樣的硬推,只讓商品的價值顯得更廉價,讓客人躲得老遠。另外一個極端,是某種賣高價品的業務或老闆,以輕蔑的驕傲漫罵別的品牌,冷酷地握著S的「真理」鞭子,讓許多M 的客人兼信徒覺得:「哇,他這樣的高高在上,果然是人文、高品味與自信的多重保證。」
音響、音樂、聲音與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聯。友人 Lapi 用來形容各國音響音響的說法真是正中紅心:「德式的直、台式的鬆、英式的鬱、義式的濃郁、日式的精細、美式的大氣。」
賣東西,不管是犧牲自己的尊嚴,或是踐踏別人的尊嚴,都是不夠專業的「鬆文化」表徵。
在德國的擁擠國鐵上,或是人肉沙丁罐的尖峰期日本電車內,對於神經敏感一點的台灣人(我本人),應該是詭異異常的。集聚了那麼多的人的空間,居然發出的音量卻是那麼「渺小」。
能安能靜,對於特別喜歡公共空間的我,那就是天堂了。 I enjoy being alone in the crowd, and being left alone。
當下的這個階段,要有靜的空間,毋寧是過度奢求了。只願退休之後,在上天堂前,先能找個安靜的天堂安渡餘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與安靜無關。
回覆刪除不知你有沒發現你的文章日期,從上一篇開始,都比實際刊出日期早三天?
那是因為樂多的設定問題,文章可設不公開,但顯示日期以文章的草稿送出當日計算。
回覆刪除這兩篇稿是週末寫的,修過定稿公開日期又晚了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