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um? (為何) 是 Schumann op. 12 這組《幻想小曲》中最讓人困惑的兩首曲子之一。我管它叫做 「Schumann的天問」,幾近聖經中約伯式 (Job) 的天問。
「為何?」所問的為何?可能永遠沒有答案,即使有來自Schumann 墳墓的回應(Eusebius的輕問?),也不能阻止我們自由地在抽象的音樂中幻想其他的可能。Beethoven 在16號弦樂四重奏的「必須如此嗎?必須要如此!」(Muss es sein? Es muss sein! ),不僅在前句裡Beethoven 其實已經有了答案,只是需要最後的確認。最後的確認,也來的堅定果決,屬於Beethoven 的,總是知道他要的是什麼,或在百番掙扎後必能得到的解脫、正--反--合過後的必然、超越的「肯定句」(transcendental affirmation)。
有別於Beethoven 的問句與答句的確立與互相依賴,Warum 裡頭上行的、不同音高對位的、斷掉一半的「問句」(fragmented question) ,卻始終沒有找到對應的、下行的「回答」,像是「永遠的問句」,或是即使得到答案後,仍會存有的、繼續延昇的疑惑。
左手的踉蹌切分節奏,像是一隻不穩的拐杖,讓這個問句不那麼孤單的一個依靠。Richter 在1948年Moscow最年輕時期的詮釋(Naxos),稍健康了一點,Beethoven 了一些,即使有惑,仍自信踩著自己的腳步;1956年Prague 的詮釋(Supraphon),感覺拖的好長好長,也充分表述了「天問」的神秘與自閉。
為何問為何?知何又如何?我能奈你何? Warum。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稱你文章寫得好也是老梗了...(嘆)
回覆刪除這篇好在增一分太肥,少一分太瘦,
兩個主題互為表裡,又扣緊你的觀點,
文字的遊戲玩得精準又有深意,
實在是很不容易。
考慮參加一下華文部落格大獎?
感謝您的欣賞讚美的老梗,就不提了。(不提還是提了)
回覆刪除我學事情一向很慢,總需要一個很長的learning curve,對個人情資的保護又很龜毛(所以「劃地自限」地尋找能寫的材料),有時方能矇到寫出像樣的心底話。
以自己的文字火侯、中英夾雜、篇幅,這個部落格的邊緣位置與過度自由等等,並不適合參加部落格大獎。
真要報名,您的還比較適合(就題材廣度、篇幅、操作的細膩等等),這是真心話。
手上還有Richter 兩個版本,昨晚聽過。
加在正文裡不是很搭,在此一併分享:
1) 1956年 Moscow (Melodiya/BMG),比同年的Prague 演出較為剛強直率。
2)1970年 地點不詳 (Revelation 英國廠,絕版),慢到極致,幾乎到四分鐘長(其他約三分鐘出頭),Richter 的迷可能會很喜愛。我覺得「境界」很純粹、不食人間煙火,但天問中線條交織的 texture 已嫌過度變形。
我的是Melodia那個版。都忘記有這張CD。
回覆刪除對舒曼和李希特理解有限,以有限經驗觀之,我覺得李希特跟舒曼很搭,除了李希特translucent的音色天生具備了舒曼音樂也有的夢幻感,內在有某些精神質素滿一致的,某種延伸到神經末梢的纖細與神秘感。而李希特很失控的狂氣也還滿適合舒曼溢出常軌的情緒。
又,本人部落格雖不致亂寫,但急就章時候多,錯誤也挺多,與「操作細膩」相去甚遠,也就筆隨意走而已,沒有甚麼主張。大獎也就省省吧。感謝真心話。
這兩周再仔細聽了下Roesel,續聽沒聽完的布拉姆斯、穆索斯基。
我必須說他的布拉姆斯實在太棒了,變奏曲尤其好,技巧、美感和力道甚麼都顧到,觸鍵真是光可鑑人。雖然76, 79, 118和三首奏鳴曲那些曲子實在過於糾結,非我所好,但他彈得真是好,很難得聽到這麼有說服力卻不刻意愁容滿面的布拉姆斯。
穆索斯基看畫的曲子也就罷了,畫之後的那些鋼琴曲,真是太美了,而且他彈得也好。
貝多芬放了很久一直沒聽。最近對貝多芬實在沒有胃口,或者應該說我有興趣的曲子裡面沒有,所以現在還是沒聽。
以上對Richter 彈Schumann的部份原則上同意。附上一些補充:
回覆刪除Richter 不同時期、地點錄製的Schumann又有些「重大」差異。例如,同是56年版,比起Prague 版,Moscow的op. 12《幻想小曲》相當果斷、觸鍵也俐落許多。
Fantasia op.17 在EMI的60年代錄音,幻想、敏銳、但不至於迷離恍惚,是我最喜歡的,後來在Phillips的晚年版,則是令人如墮五里霧中。(願意墜入他精心佈置的謎團中的粉絲,或也不在少數。)
總之,我比較欣賞他1970年代之前的Schumann: intense, (hyper)sensitive, but not too dreamy。
Rosel 的Brahms 避掉一些「愁容滿面、凝重糾結」,是個人較可以安心享用的版。Katchen 的Brahms 鋼琴曲集大而化之,是較粗曠些的直攻派,或許少了Rosel的剛毅瘦實中的美感,卻也是另一個選擇。(或許你不需要那麼多Brahms?)
之後有 Rosel的 update,若不留著自家用,隨時丟過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