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音樂不追求絕對,「好或壞」也常無法(也不想)有一致的定論。時間、地點、與誰一起、身心靈魂狀況都影響音樂的胃口,這算是我聽音樂定律中的「無常」。
腸胃不適時,無法聽聲樂歌劇、管弦樂、連聽三五成群聊天的室內樂興致都沒有。對我而言,又希望有些聲音在旁邊帶來distraction,讓我一半掛在自己的疼痛時,我的另一半心思可以靠在什麼東西上頭,像是去啃一片沒有奶油香料,稍可中和胃酸的白土司。
目前對於17、18世紀的鍵盤樂,我是偏向享受大鍵琴或古鋼琴的樂器質感、個別特色與發聲原理所造成的直接與彈跳。以現代鋼琴來演奏此時期,我總覺得只是拼音量氣勢,太圓滑、太隔靴搔癢、太「new age」。許多 Bach, Galuppi, Scarlatti的鋼琴演出, 都多少帶有這樣的溫吞或大而無當。
但是生病時,就不一樣了。你需要些distraction 但不足造成disorientation 的音樂,這時候「new age」 就反倒有正面的意義了。「適度介入但不干擾刺激」之音,完全能滿足這樣情境下的需要。
除了樂器與獨奏之外,還要再配上兩個因素。第一,小聲聆聽,若有似無。讓你想的時候可以進去寄託於樂念的世界,累了可以漸入夢鄉。第二,音樂的複雜度(不見得是深度),要低一些。棄絕AB 主題對立、衝突、和解的「思考辯論型sonata」,才是最好的選擇。最近頗有復興走勢,十八世紀西班牙作曲家Nebra 的「簡樸」奏鳴曲,就恰如其分地貼近需要療養的心靈。
要注意的是,Naxos 第1、2卷才最剛好,第三卷的長篇作品,可能又不見得適合病中來聽了。Harmonia Mundi 新發Javier Perianes 彈的的Nebra 選輯,我只聽過一首sample,sonata no. 4 的快板,不便妄下結論,好奇稍微比了Naxos版的同曲,還是比較喜歡研究Nebra 有成、較為低調內省的Casals。
像我這麼挑三揀四、個性詭怪的人,要是有朝落入群居的養老院,晚景的淒涼與沮喪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