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暫別了,馬勒第九

MahNeu
















Bernstein 來自前世紀的「馬勒時代來臨」說法,在21世紀將邁入第十年的現在,是否有所改變? 零星的 Jansons BR新版第七,久違再版的Bernstein柏林第九,Svetlanov 再版全集,以及 Tilson Thomas, Gergiev, Zinman 等趨近尾聲的錄音全集,仍繼續延續著Mahler 王國的影響力。

今年要慶祝周年的,不只是Handel, Haydn, Mendelssohn 這幫作曲家,還有一首被硬加上死亡封印神話的曲子,馬勒第九,今年也時逢百年誕辰(完成於1909年)。

「與我的生命情調漸漸無關」,隔著厚厚的雙層玻璃,看著窗內的人呲牙冽嘴地吶喊,卻完全聽不到任何的聲音。不是冷漠,也非背手看雪。只是,黏膩沉溺的重度浪漫因子,是我心中已崩壞的部份。

兩年前寫過Barbirolli的馬勒第九,提到這張唱片,在不同時期的 leaving-taking 時的意義。眼看這首扮演著「新舊交替」角色的曲子,漸漸離我遠去。我搬出 Neumann 的萊比錫版,不是舊東德情結的緣故,我想要雲淡風輕地,暫且目送這位老朋友。

聽過 Neumann,我會轉變成一個「新的人」(new man) 嗎?

馬九走了,有什麼聲音能來代表這階段的心神圖像呢?

19 則留言:

  1. 不只會更新,而且會更好吧。
    對你是問號,對我反而是肯定的句號了。
    沒有穿林打葉聲,你也可以吟嘯(或淫笑)且徐行。

    回覆刪除
  2. 吟嘯(或淫笑)且徐行, 這個意象蠻跳tone的...讓我不由得大笑三聲。

    雖然我對自己沒那麼有信心, 還是感謝您的肯定。

    回覆刪除
  3. 我也覺得淫笑徐行很不賴...超有畫面。

    世界何其大,少了馬九也還有貝九(怎麼樣?聽聽貝九吧),沒有貝九也有高粱酒。總之就是要持久。

    Just trust yourself then you will know how to live. 這不是我說的,是貝多芬的好友歌德說的。

    回覆刪除
  4. 高梁酒太猛, 偶爾跟老婆喝點葡萄酒, 年裡一兩次與大學同學淺嚐whisky, 倒是有的。

    這位貝多芬的朋友不見得一直都是自信滿滿, 看他的Faust 開頭書齋的場景, 可以聽到揮之不去的凝重空氣與疑惑。

    這個人可是厭倦百無聊賴到要招神弄鬼的。

    回覆刪除
  5. 不好意思!想告訴大家~分享你心中最「幸福」的旅程。請大家至NSO國家交響樂團的粉絲部落格留言參加,就有機會獲得「勇敢騎士-鋼琴大師」寇瓦謝維契的CD專輯喔!http://www.wretch.cc/blog/nsoalbum/295068 他將於12月10日國家音樂廳與指揮根特赫比希合作演出布拉姆斯第二號鋼琴協奏曲,音樂會還將演出「交響情人夢片頭曲」的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敬請期待!(可上兩廳院售票系統查詢NSO《1881年5~10月 幸福旅行中》)

    回覆刪除
  6. 對啊,雖然馬九令人厭,但放眼望去,還真想不出馬九走了,誰能代表這階段的心神圖像呢!

    回覆刪除
  7. 是啊, 目前還沒有呢。

    不急不急, 圖窮匕自現, 音樂的刺客要襲擊你的時候, 常常你是沒有防備的。

    暫且留白吧!

    回覆刪除
  8. 馬九走了,我想以最愛的布魯克納第九,
    真心贈與您這位素未謀面的聆樂好友...

    回覆刪除
  9. Busoni 兄, 感謝你的推薦。

    很巧的是, 我的確想重新多聽些 Bruckner。想消化的參考版本是Rogner的 3 到 9 號交響曲(盒裝)。

    你的blog 最近很少有音樂的大作, 可能大多跑到MUSIK 雜誌上去了。

    有朝一日, 如果有意碰個面, 歡迎在私密回應中留下連絡方式。

    回覆刪除
  10. 呵呵,我景仰您很久了,也許可以找個機會碰個面!
    Muzik雜誌我寫得非常非常少,他們也很少找我寫。

    話說您竟然有買到Rogner那盒,真的是讓人羨慕不已啊~

    回覆刪除
  11. 景仰兩字言重了, 內容繁雜瑣碎, 文字的拿捏精煉也不到位, 實在是不值一笑。

    Rogner 這一盒, 2001年逝世後, Edel 集團幫他出了兩盒紀念合集, 目前已經絕版, 我只買到一盒(Bruckner, Mahler 3, Wagner symphony in C), 正慢慢消化中。

    也聽黑膠的Busoni 兄可直攻黑膠, 可能不算難找。

    回覆刪除
  12. 聽音樂的感受,常常是與聆聽者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
    平淡無味的生活,或許較難感受馬勒音樂中的驚濤駭浪,
    雖然可以想像,但總不比自己親身的經歷來得真實。

    像是Shostakovich第七號交響曲這種描寫戰爭悲切的曲子,我也是因為到外島當兵,經歷了人生中生死交關的半年之後才體悟深刻~

    不論Mingus兄現在的心境如何,總是有合適的音樂陪伴您,或許多年後會再回到馬勒第九這個轉折點也說不定。

    回覆刪除
  13. 暫別馬九, 不見得是永別。

    「聽音樂的感受,常常是與聆聽者的生活經驗息息相關的。」我大致是同意這樣的說法。

    不過, 生活上大風大浪之時, 不去直撲 Mahler, Shostakovich 的情緒颶風, 反倒想單純找個相反心境的、單純的音樂避風港, 也是可能的。這樣的抉擇, 隨人, 也隨時間點的機緣。

    沒有吶喊嘆息的深刻, 或也是種深刻。

    Dude 兄說的沒錯, 無論生命如何起伏, 對於音樂迷的我們, 通常能找到合適的音樂陪伴。

    回覆刪除
  14. To 私密回應的朋友:

    收到這樣的回應, 個人相當感動。

    這個園地充滿著含苞未放的花蕾, 很高興你是以一個期待與長程的觀點, 來看待我寫作的緩慢、雜亂, 與無數說不出的謎團與gaps。

    如你說的: 「音樂世界無邊無界,倒也不必心急」, 也希望所有在此地同樣耐心等待的看花客, 不時有些許的共鳴。

    衷心謝謝你的真心感受。

    回覆刪除
  15. 哈哈,Mingus兄真是一語中的阿!

    沒錯,當我在外島時雖然將蕭七聽得透徹,但真正讓我找到心靈平靜的卻是巴哈的平均律,一首首的前奏曲及賦格交織而成的大千世界,深邃悠遠,彷彿將我以及煩悶的心情一併帶離開那個孤島,進入那個神聖脫俗的世界,不知不覺中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帶去的李希特版外紙盒包裝回來台灣時已經破破爛爛的了...

    回覆刪除
  16. 對了,上次提及的Kegel指揮貝多芬的莊嚴彌撒曲,個人聽過後相當感動。

    根據我對這首曲子淺薄的瞭解,其實貝多芬本身並不是天主教徒,但這首預計要致贈給好友的曲子,卻讓貝多芬傾注相當大的心血去創作,想以莊嚴崇敬的態度創作一首彌撒曲。但貝多芬畢竟不是宗教曲目的高手,他是以大型交響樂的手法來創作,結果越寫越龐大,而且隱含了許多戲劇性在其中。

    Kegel的演出可以說是有如聖靈充滿,將這首曲子莊嚴的氣氛忠實地傳遞給聽眾,而且樂團、合唱團、獨唱的頻率相當整齊一致,緊密結合,產生出驚人的能量。

    獨唱的唱法很有戲劇性,就像歌劇一樣,情緒的起伏很容易感受到,而不像宗教音樂獨唱者習慣於強調音質純淨以及聲線的雕琢。
    Kegel對於合唱獨到的處理在這部曲子更是一覽無遺,包括咬字的精確以及情緒的傳達都讓我佩服不已,Kegel是以歌唱為表達的主軸,伴奏只是支撐歌唱的工具,然而Kegel將伴奏與合唱獨唱的融合再鑄的功力史上罕有人能出其右,這也就是這個莊嚴彌撒珍貴的地方,既莊嚴,又優美,既虔誠,卻又這麼戲劇性地震撼靈魂。

    指揮家福特萬格勒是一位偉大的貝多芬詮釋者,但終其一生卻不敢碰這部作品,理由是內容太豐富太崇高,不夠資格詮釋。或許這是歷史上最大的遺憾之一,但藉由Kegel這位孜孜不倦追求完美的指揮之詮釋,我們可以體會福氏的心境,也可以稍微彌補這個歷史缺憾。

    或許Kurt Sanderling也有留下莊嚴彌撒的錄音,若是哪一天被挖掘出來,肯定能為這首曲子開創新的格局。

    回覆刪除
  17. 「Kegel是以歌唱為表達的主軸」, 這句話正中紅心! 不過個人感覺, 管弦樂也相生相伴地一樣精美雄渾。

    Kegel 的家族裡重視歌唱的背景, 聲樂訓練, 與萊比錫廣播合唱團指揮的經驗, 都早在他成為指揮之前。所以我對他的聲樂錄音相當重視, 也收他的歌劇作品, 甚至包括Bizet 與 Puccini。

    這張唱片, 我試聽過一次(沒買是因為台灣應該會進), 從第一個音開始就深入了你說的「莊嚴,又優美,既虔誠」。Dude 兄聽的非常仔細, 深深抓住Kegel 此錄音的龐大能量與精準兼具的難得平衡。

    有這樣的莊嚴彌撒, 加上水準以上的stereo, 沒有Furtwangler, 一點都不會讓我有任何的缺憾。

    回覆刪除
  18. Mingus兄僅憑試聽就能夠聽出重點,真是不簡單!

    Kegel在管弦樂的處理跟老桑德霖的俊逸秀美比起來粗獷得多,但是內在的硬頸精神卻相當能夠撼動人心,尤其他能夠帶人立刻進入音樂的核心,可以說立竿見影,開門見山。或許這也是Kegel的指揮總是扣人心弦的主要原因。

    這張莊嚴彌撒萊茵河堤有進,兩張算一張價,非常合理的價格,此外兩張Sanderling與維也納交響的新錄音也是讓我愛不釋手,特別是布拉姆斯第三以及Tchaikovsky第四交響曲可以說又讓老桑拓展出異於其他指揮的全新疆土,強烈推薦Mingus兄納入收藏!

    回覆刪除
  19. 雖說是「試聽」, 可是在二手店裡用不賴的Stax 的耳機與耳擴認真聽過。

    兩個人都是不浮誇嚴謹扎實的基調下, Kegel 較為直言不修飾(direct), Sanderling 較為迂迴低調(indirect), 算計累積能量的爆發點。

    你說的這些錄音, 我很有興趣, 有機會一定親自體會一番。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