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Black or White

clou
老家中的CD,除了是因緣聚匯剛好寄到那兒之外,同時反映了過去的聽音樂口味。

有些唱片流浪過好幾個寄居的地方,有些一直沒有移動過,積了許多灰塵。

這次,我打算把一些抱回北部,如 Klemperer 的 Schumann symphonies,Abbado 的柏林愛樂版 Beethoven 交響曲,幾張DHM的舊版片,Charlie Parker 十分之四的 Verve 全集,老家唯一的一張 CPE Bach、Pletnev 彈的Sonatas and rondos 等等。

這樣的搬遷,像是不同時空所聽的音樂 (挾帶著當時曾經熟悉的人事物),重新洗牌匯流,可以好好咀嚼驗證自己音樂上的 passing fancy。

靜待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7 則留言:

  1. 看到標題 腦海就響起剛辭世的流行天王唱的HIT曲
    這是您精心安排或是我想太多
    久沒聽CD重新PLAY應會勾起當年的點點滴滴
    拂去塵埃 記憶又鮮亮起來

    回覆刪除
  2. 偶然與巧合,最近我也在進行類似的工程,只是主體不是音樂是書籍。

    不曉得你的過程是如何,我自己的感受是從中會發生許多神祕的事情。具體一點講是,passing fancy可能會以更具體的形象出現,並且與你當下正在思索的問題與環境起些化學作用,也不一定喔。所以你以為fancy已經passing,實際上並沒有passing,而是用另外一種方法existing。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未必需要對外人有益處,但對過去的自己可能是個好老師。

    回覆刪除
  3. 打得太快有筆誤。

    上述最後一句應該是:但過去的自己對現在的自己可能是個好老師。

    回覆刪除
  4. To UQ:

    你想的沒錯, 如前面提過的, 近來一些文, 在不牽強且有所感的前提下, 會用到他的一些歌名。

    是啊, 每個人認識到他的時期都不同, 但不管是否仍舊喜歡, 有些歌像是記憶的窗口。

    UQ 兄並沒收到他的黑膠?

    To OB:

    我大致上認同你上面這句話。

    然而, 有些時候, 過去的自己也可能是脫胎換骨的障礙。 吶, 您好像提出過對這個blog的一些建言, 如果我繼續以過去為師, 可能怎麼煮炒炸都是同一道菜哩。

    至於passing fancy, 個人的看法是, 當你覺得它是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 物質不滅時, 那就會開出那樣的局。當你consider it "passed", 又會是不同的局。

    Passing or existing, you are what you fancy。

    回覆刪除
  5. 我哪敢有甚麼見言啊...(逐漸小聲)
    you are what you are.

    回覆刪除
  6. 不會吧~~ (要用周星馳的口氣)

    Orangebach 封了金口, 便少了一面自省的鏡子。

    I know who I am, and who I MAY be. (from Don Quixote)

    回覆刪除
  7. 有時候就是這麼微妙。
    我最近常常讀到或聽到鏡子這個詞,或者是mirror。
    kind of serendipity.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