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9日 星期一

C.P.E. Bach 唱片版圖 (之一)

CPHM
為何C.P.E. Bach 系列如此難產,從去年年底預告到現在,只有生出了一篇文? 理由很簡單,當時單純的起頭,不料成為地毯式的全面搜索。包括文獻,各廠各編制的唱片錄音,底層是當時啟蒙運動的美學與CPE理念與實踐的關係, 柏林與漢堡時期的文藝圈, 柏林宮廷時期雇主Frederick II 的音樂狂熱...等等。 起了頭,卻發現真難收得了線尾。最近,又接上Mendelssohn 出生地的Hamburg connection 這條線(思想家 Moses Mendelssohn為 Felix 的祖父,CPE的同代,其理論也與 CPE 的某些音樂有共生的關聯性)。唉,真要能稍微釐清寫出,可能真的要一直寫到CPE Bach 300年誕辰紀念的 2014 年。

今天先將目前為止,CPE經典錄音中產量最多的兩個團體做個簡介。個人認為CPE Bach 復興運動來的遲,有其好處:想去敢去灌錄他的作品的藝術家或是團體,大多數是有自己視野觀點,在古樂運動中深耕的大內高手。要不然,大家一齊去錄市場最大、地位最崇高的 J.S. Bach 就好,何必作吃力不討好的苦工 。這些都有一定品質水準的錄音中,最深入CPE精神的兩大高手團體如下:

扎根德國本地,CPE 復興的兩大十八世紀音樂權威樂團,團名都直接掛著作曲家的招牌。第一是乾脆以作曲家之名作為團名的 CPE Bach Chamber Orchestra,其主力指揮為 Hartmut Haenchen。第二是CPO廠旗下的多國聯軍的組合 Les Amis de Phillipe〈CPE之友古樂團,取CPE名字中 middle name 的Phillipe) ,指揮為德國大鍵琴/古鋼琴家 Ludger Remy。

前者樂團成立於1969年,卻要等Haenchen 入主之後的80年中期,才開始專注於18世紀的前古典時期音樂,採取的是「現代樂器,古樂考據」的 approach。後者由Remy 主導,以古樂器演奏Frederick II 時期音樂,參考Berlin 國立圖書館的原稿的「狂熱派」。前者雖然較為嚴謹,仍能帶出CPE 「不按牌理出牌」的善變氣質。後者其實也不附和某些法國或義大利古樂團的搖滾金屬傾向,反是極為細膩清雅的口味。

下次會介紹 CPE Bach 演奏的另外兩大好團,其中一團隸屬Harmonia Mundi,演錄皆相當發燒,細節下回分曉。

11 則留言:

  1. 我就知道~~
    這鍋不只量大,而且精采可期,遠超乎我的預期.

    不知上個世紀的人是怎麼稿的?
    竟把CPE冷落置此?
    CPE的cncertos對樂器表現的要求比Haydn勝出.

    不論是演出或聽眾,大夥早就把JS搞爛了,
    相較於JS量多的聖詠但帶點讓人的打盹感,
    領教過CPE迷幻般的管風琴魅力後,
    我決定加入這鍋,
    請Mingus大力端岀牛肉來吧!

    回覆刪除
  2. 非主流有非主流的好處, 至少CPE Bach唱片裏頭, 濫竽充數, 過度迎合「流行」品味的東西極為稀少。

    如同上次見面所驗證到的, Mendelssohn的Elijah 與Paulus 大型作品, 如果落到了解曲子不清, 技術不夠的音樂家手上, 這些曲子的精妙之處永遠不得為人所知。

    許多人把色彩及動態豐富的CPE味道演奏得"太Haydn", CPE的藝術被冷落, 跟缺乏高手來演奏與promote 有很大的關係。

    CPE迷幻般的管風琴魅力? 嘿嘿, 等你唱片都入手後, 請你也共襄盛舉, 一起加入"CPE之友"的陣營吧。

    回覆刪除
  3. 這張真的燒 電平在HM 裡面算高的
    初聽覺的''古典''味太重
    後來才慢慢發現裡頭有蠻多古典期聽不到的獨特手法
    印象最深的是大提琴協奏曲那段
    似乎有嗅到一絲現代大提琴音樂的味道
    聽起來很過癮 也確實能感受到獨奏家不凡的功力
    ''CPE的藝術被冷落, 跟缺乏高手來演奏與promote 有很大的關係'' 這句話說的很貼切

    回覆刪除
  4. 恭喜Mingus兄,
    籌畫已久的新店終於開張大吉!

    去年有一度想有系統的找CPE Bach的鍵盤曲來聽,
    找了一陣子只發現Naxos和BIS有較有計畫的出版,
    可惜在國內貨源不穩又不齊,BIS價格又不親民,
    最終只好放棄,
    現在就期待Mingus兄這系列的續作了~!

    回覆刪除
  5. To Yellow:

    HM 迷的 yellow 兄把我要寫的已經透露了一大塊!

    「裡頭有蠻多古典期聽不到的獨特手法」, 這句話直指重點, 佔據古典主義「正典」位置的 Haydn與Mozart的多數作品, 都缺少像CPE 的大膽、冒險、幻想的實驗精神。

    To Steinway 兄:

    感謝! CPE 新店開張後, 需要大夥來出聲熱絡場子哩!

    我個人雖也有不少Naxos, 但聽過他家一些CPE, 風格不對, 演奏不夠精妙, 暫不推薦。

    貴叁叁的BIS 鍵盤協奏曲的匈牙利佬也不大對我的盤, 鍵盤樂器的質感稍嫌怪異, 你可以先上網聽聽他用的琴, 再決定要不要收。

    上面文中推薦的幾個團, 個人覺得最能兼顧CPE所demand的美學與聲響特質, 供你做參考。

    回覆刪除
  6. 我也是滿心期待的啦!

    回覆刪除
  7. 一靈兄, 感謝支持, 請耐心靜待。

    其他C.P.E.的優良唱片也陸續入手消化當中...

    回覆刪除
  8. 這張很棒!錄音不錯不說,弦樂團的表現相當厚實。
    「搖滾化」的程度也不像畢昂迪那樣OVER〈雖然我也喜歡畢昂迪的詮釋,但有時候真的覺得他是不是和弦樂器有仇〉
    更重要的是,它收錄了市面上較少看見的交響曲Wq173、Wq178及Wq179〈市面上能見度較高的還是Wq182和Wq183〉
    這張CD在我的CPE巴哈收藏中,是和鈴木秀美那張大提琴協奏曲並列第一。

    最近興趣又擴及到米歇爾海頓的交響曲,他和史他米次等曼汗樂派可說是大型樂團試驗的先驅,希望能在這方面向閣下討教。

    回覆刪除
  9. Gminor40 兄果然識貨, "是不是和弦樂器有仇"一語道盡Biondi的銳利衝撞。也如你所說的, q182和Wq183市面上能見度較高, 可能是兩組自成系列的關係。

    的確, Biondi 的金屬感重了一些, 義大利歌劇或Vivaldi 還滿適切的, 遇到 CPE這樣需要曲子 design 與spirit 兼重的, 可能無法展現出完整的究極全貌。

    Stamitz 與 Mannheim school 等十八世紀音樂也在密切注意當中, 需要更多時間來醞釀爬梳其音樂的歷史軌跡與聲響特色。

    許多的好音樂, 其實都沒遇到真正伯樂, 最近有深深的感嘆。

    回覆刪除
  10. 關於畢昂迪,我曾聽說過他的風格在Virgin比在Opus111更劇烈、更銳利。
    個人僅在韋瓦第的「四季」聽過他在兩家公司的錄音,的確深有同感。不知您是否有類似的感受。

    回覆刪除
  11. 根據手邊有的5, 6 張Virgin 廠Biondi, 我大致同意此說法。

    只是, 就 Vivaldi 的詮釋來看, 倒不覺得是過分的aggressive或abrasive, 仍是極具音樂性的詮釋。

    更可怕的是Teldec 的Il Giardino Armonico團, 簡直殺氣騰騰!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