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Sanderling 首度錄音:馬勒第四

sanM4











BBC Legend 這張Sanderling 與BBC Northern Symphony Orchestra首度錄音的馬勒第四(Manchester BBC Studio 1978錄音),讓我從去年等到現在,終於台灣也引進了。

開頭的 Don Giovanni 序曲,十分符合印象中的Sanderling。從慢板序奏轉入Allegro時,Sanderling 維持著幾近一致的拍子,讓其中的轉折一氣連成,不顯突兀。不像許多貪點刺激的指揮,不但一刀兩斷,將這兩段落誇張地拉高其戲劇對比。

本片重頭戲的Mahler 4,連續幾個午夜,已經聽了五次左右。昨天甚至將樂章拆開來聽,先聽慢板與第四樂章的「天堂之歌」,再倒回第二與第一樂章。沒想到如此洗牌結果,反倒發現了Sanderling的手法的奧妙之處。同為猶太裔,他不像Bernstein,尤其在Landler 舞曲樂章裏強調民族的Klezmer 味,或神經質玩弄速度與動態 (當然, 適量用在馬勒交響曲上, stylistics 上而言並無不可)。他不選擇過慢的沉溺速度, 而著眼在結構鋪陳的層層剝解上,處理的更為細膩。樂團的音色變化,也超出了一般英國團的限制。只是,在我自己的期待中,還是不免想像,如果是跟子弟兵BSO 的話,不知又會開出什麼樣的局。

慢板,真的是Sanderling的一大特異功能。他不用肉麻粘膩的弦樂迷醉你,而是平平無奇地入場,維持住一定的脈動,尊嚴而純粹,且峰迴路轉,迂迴暗示,帶你走上後頭埋伏的最強奏爆點。而且,即便在那一點上,低音部仍然固若金湯,不動如山。高招的是,這樣的穩住pulse 的設計,讓 timpani 激昂高潮後面的抒情弦樂coda,不致成為不知所云的反高潮。同時也讓慢板樂章結尾的氛圍,與最後樂章一致, 氣血相通,順勢推開天堂之門,引我們進入。

除了之前Mahler 第九與這次的四號,,希望透過 archive 的挖掘,我們還能聽到Sanderling更多其他的馬勒交響曲。

驚喜之外,感慨的是,聽過如此的馬勒,許多版本用的「雕蟲小技」,一下便相形失色了。

4 則留言:

  1. Mingus兄,好久沒有來您這閒聊了!
    其實一直有在這逛,只是沒時間回應,怕一寫就是一大篇
    看到這篇評論,忍不住來回應一下,因為前一陣子剛好在網路上買到一張Sanderling與Philharmonia Orchestra現場共演的馬勒第九(其實也是因為您之前的那篇加強了我購買的決心),聽過之後發現跟您所描述的幾乎一模一樣,聲響相當地"素淨",尤其是第二樂章小弟覺得是整場演出最精彩的地方,Sanderling猶如一位老練的賽車手,曲子中的加速減速、節奏換檔完全一次到位,手法相當乾淨俐落,令我佩服不已!
    其實整場演出就如您這篇所描述的一樣,那種莊嚴純粹、穩定的推進力,加上一種豁達大度的正氣,讓整首曲子一氣呵成,聽的時候既覺淡而無味,聽完後卻又覺得讓人回味再三,忍不住想再聽一次,很妙!這種除卻七情六慾,凝鍊至極的音樂恐怕無人能出Sanderling之右!
    讀完這篇精彩的評論,才發現老桑真的是一以貫之的指揮老仙角阿!

    回覆刪除
  2. 是啊, 一陣子沒看到你來走動了, 看來老Sanderling的魅力無窮, 讓你忍不住要來發表一下心得。

    很高興有人同樣欣賞他的詮釋藝術, 「聽的時候既覺淡而無味,聽完後卻又覺得讓人回味再三」, 這句話可見你敏銳的直觀。

    個人還覺得可以加上: 熟悉Sanderling對某些曲目的手法後, 會有曾經滄海難為水的感覺, 對其他版本的共鳴也隨之降低。

    他的錄音不算過多, CD要盡量收齊並不是件難事, 而且應該沒多少人會來搶, 盡情地收吧。

    回覆刪除
  3. 有一個點還想向Mingus兄求證一下,聽過多款Sanderling的錄音,總覺得他不管指揮那個樂團,所營造的聲音相對細瘦,屬於骨感型,但音色透明,力道雄健蒼勁,有點像是李小龍的身形,不知道這個馬勒第四(包括之前的BBC第九號,但這一錄音網路上對於音效評價不太好)聽起來是不是這個樣子?
    如果真是如此,老桑對樂團的控制力不容小覷!

    說到價格,BBC系列的新片還是只能看爽的,買不下去...
    elatus那張網路定價也是兩張高價位,會買是因為賣方只賣一張價。不過最近Berlin Classics有出一套Sanderling套裝錄音,平均一片約100,倒是俗擱大碗的精品!

    回覆刪除
  4. 尤其是70年代之後, 所有他指揮的樂團, 都會沾上Sanderling的色彩, 弦樂部份細膩且可塑性強, 變化多端, 之前我用的比喻:「銳利的穿透力道中透著水母身軀般透明的光」。聲部之間的應和對話, 色彩的揉捏, 都充滿設計感。

    BBC Legend一系列的錄音的確參差不齊, Barbirolli的系列(Beethoven, Shostakovich 第五, Bruckner 第七等)就很糊, 這次的Sanderling 兩張馬勒都不至於太糟, 與大廠的一般錄音水準接近。

    錄音方面, 買之前我常會參考國外的樂評, 如果很糟的, 通常會被點名提及, 可避免踩到地雷股。如你說的, 一張那麼貴, 還是謹慎點挑選。

    回覆刪除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