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古典唱片封面出現許多烏龍無厘頭的「創意」設計,話不多說,只加個小標題,直接看圖。
圖一:韓德爾派鷹爪功?
圖二:玫瑰銅鈴眼系列
圖三:鋼琴五重奏之星際大戰光劍篇 or 燈飾工人中場休息自拍篇
圖四:救人喔,天雷勾動地火,火燒樂譜的「小調情」奏鳴曲
2009年2月18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A Tale of Two CDs
嘗試一下新作法,看看把不同要素的唱片,圈在一起聽,會發生什麼事。 最近要不是淡白戲細 的Weiss,就是被浪頭剷過的Bryars 鋼琴協奏曲,或是 Khachaturian 小提琴協奏曲包藏花心的蠻橫潑辣,很極端。 不是連續的好幾個晚上,Weiss 的魯特琴,治...
-
8月20日,Wes Phillips在Stereophile 的網站,寫了一篇關於"華納「放棄」古典部門"的好文,再度為「哀悼古典樂之垂死」這個話題,打開了Pandora's box。 該文主要論點如下: 國外華納古典(包括Erato, T...
-
在Dresden聖母院聽音樂會,不禁想起齊物論中的一段話:「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 Dresden 聖母院的聲音不能說不美,卻存在著兩大問題...
-
星期天的夜晚,常是特別感性的時刻。一個禮拜中所藏納的汙垢雜念,在此時緩緩沉澱。動筆寫老早決定要寫的咖啡館紀事,可能是對的時機。 今年仲夏午後,在一個日本小鎮,爲了躲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我必須在右手邊品質較穩定的Starbucks,和左手邊一家其貌不揚的local 小咖啡店之間...
還好我剛吃完晚餐 否則會將食物噴到MONITOR上
回覆刪除這些封面都很嗆 我要大聲喝采 因為早就看膩不是作曲家的畫像就是風景油畫的封面 只是不能離題太遠
相較之下 上次買的CHANDOS 「FIRE AND ICE」封面太小兒科了
奇怪為何我在唱片行都見不到這些唱片咧
這篇有趣,若是哪天出現女藝人露點的封面照,那才真的夠嗆!
回覆刪除不過說真的,古典業界已經是老猴子變不出新把戲,必須在封面搞怪才能吸引消費者的眼光,真不知該高興還是難過...
我很古板
回覆刪除也很直率
更是龜毛
所以我覺得以上唱片封面都很醜
除了第四張以外
前三張怎麼看都無法賞心悅目
反正實體唱片已是窮途末路
大廠早就不把唱片當藝術品在製作
還是黑膠時代讓人玩味再三
naive 那張在唱片行看過很多次
回覆刪除很有印象 一來shostakovich
二來那男生表情酷的很有味道
不過一直到今天
我才發現前面那張紙在燒
youtube上試聽過第一張
回覆刪除上市應該會買
原本看到他唱這種曲目
直覺會不會太商業取向(今年是韓德爾過世250週年)
試聽後覺得用男高音來唱這曲子還真別有一番風味
韓德爾的世俗歡娛似乎用男高音表現也是不錯的一種詮釋
好久沒上來
回覆刪除華納重新包裝的系列真的有夠難看
每個人不管是Kremer、Pretre或其他人
都被搞的牛鬼蛇神一番
真懷疑設計人員的眼睛是不是色盲了
Mingus兄,
回覆刪除正巧,
上周三收到從Amazon訂購的《CLASSIQUE Cover Art for Classical Music》一書,
小弟也正想續po好久沒寫的【Cover Art系列】文章,
最近有空再來一起懷念一些封面美好的古碟。
不過將這些新碟的封面和老唱片放再一起欣賞,
真的有種蠻kuso的感覺 XD
沒想到這篇文將諸位貴客都請過來了。
回覆刪除To UQ 兄:
的確, 名畫, 作曲家肖像, 演奏明星沙龍照已經成為一種陳腔濫調(cliche), 了無新意; 但搞創意搞過頭, 也會貽笑大方。這件事, 大小廠都有份, 改天會貼上呈堂證供。
過猶不及, 拿捏不易哪。
To Dude兄:
限制級的就要經過自我電檢處censor後, 才能決定要不要貼, 能貼什麼了。
To Hubert:
回覆刪除黑膠的舊時代設計確實有它的魅力, 以size來講, 能玩的花樣也比較多。
有機會也跟我們分享一些絕版經典黑膠classical cover art 吧。
To Yellow:
這個傢伙的EMI debut 拉的很有大將之風, 同是Naive 發的Katchaturian 協奏曲在流利之餘, 也揮灑出俄式的蠻橫氣勢。
希望你早日再現江湖!
To Cloning:
我被Villazon的Monteverdi驚嚇過一次, 餘悸猶存, 我要先上網試聽一下風格, 再來考慮。就Handel的風格, 指揮與樂團應該不賴才是。
To Fennir:
回覆刪除這個系列實在太過銅鈴眼, 讓我不禁覺得, 後面的美術設計是故意在kuso, 製作人可能在打盹。
歡迎常來玩!
To Steinway-d:
你定到的書我也有興趣, 就嫌他稍貴了些。
非常喜歡你早期部落格中, 介紹一些懷舊系列的詳實。期待你的古碟介紹, 來個cd 黑膠不同封面的比較也會很讚喔。